项目分解后的每一个具体任务均有一个或多个指标用于评判任务完成质量,称为诊断指标。理论上,诊断指标越多,质量评判就越精准;实践中,诊断指标数量越精简越好。另外,诊断指标数受研究程度、诊改技术、运行成本等多种因素制约,每一个诊断指标均需以研究为基础,历经多轮次的诊改实践检验,才能不断趋于合理。针对目前的诊断技术难以测量的诊断指标,宁可暂时不用,待研究透彻或诊断技术成熟后再补充。
专业群负责人在设计每一个诊断指标时,均有一个目标值,一项具体任务的所有目标值一经达成,就意味着该项具体任务完成了。只有诊断指标全部达成,任务才能验收通过,否则就需整改完善。为了激励每一个任务主体以超目标值的效果完成任务,需具化每一项诊断指标,形成诊断标准。诊断标准通常分为A、B、C三个等级,部分难以量化的指标的诊断标准可设为“Y/N”(是/否,有/无),每一个等级对应一个具体的数值或数值范围,便于借助信息化诊改技术,实现任务成果质量的快速处理和自动判别。(www.xing528.com)
诊断标准是判断任务成果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对任务主体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诊断标准确定的依据比较复杂。在无特别可靠依据的情况下,通常的办法是先预设一个诊断标准,然后通过若干轮的诊改实践,逐步调整,调整到位后,及时制定规范性的制度文件予以确认。而对于国家级的专业群建设项目,则必须放眼全国,通过同行调研,找到与自身地位相称的标准,并努力达成标准。数控技术专业群专业岗位调研项目中的诊断标准数值大多源自笔者学校的《专业(群)调研办法》。该办法主要包括调研目的、调研对象、调研时间、调研内容、调研方法和调研成果等内容,同时规定了历经三轮诊改实践形成的目标标准数值,比如在一次年度岗位调研工作中,规定每个专业调研10—15家企业,不少于10家;调研企业规模按大型、中型、小型分类,至少调研两个类型,调研企业性质按国有、民营、外资分类,至少调研两个类型;应届毕业生调研覆盖率不少于70%,小班力争全覆盖,最小样本数不少于30人。往届一般为近五年毕业生,调研规模不少于近五年总毕业生人数的10%,最小样本数不少于60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