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程通常依据开发者的教育理念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教育理念包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任务的理解,以及对国家教育政策的遵循。涉及意识形态和国家治理的课程,课程内容由政府统一规定。
1.数学课程内容变革
数学课程内容变革趋向是注重数学思想培养,突出基础性数学知识,通常以手工解题方式训练数学方法应用能力。有的院校尝试传授MATLAB、Mathematica、Maple等数学工具,以弥补手工解题训练的局限性,为学生解决具有较大运算量的工程问题提供先进工具,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物理课程内容变革
对于理工类专业,物理课程是专业学习的支持性课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解释现代技术方法的原理。有的院校开始尝试开发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新内容,因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推进了电子通信、激光、高温超导、核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于学生理解、解释和推演新技术方法和方案十分重要,同时对于全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也是极其重要的。(www.xing528.com)
3.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变革
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提升国民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提出了信息安全、项目管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程序设计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数字媒体、虚拟现实、区块链等课程拓展内容。[3]《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也提出人工智能初步、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维护、小型网络系统搭建等课程拓展内容。[4]
4.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变革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职业院校要独立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同时,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教育。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