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案例如下。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
制订人: 审定人:
(一)入学要求
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二)基本修业年限
3年。
(三)专业面向
1.专业类别
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归属电子与信息大类(51)电子信息类(5101),专业代码510102。
2.行业面向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7—2017)中,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行业面向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C6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
3.职业面向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面向为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2-02-10-10)[7]、物联网安装调试员(6-25-04-09)[8]、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4-04-04)[9]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4-04-05)[10]。
(四)培养目标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必要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胜任物联网系统运维岗位(员)、物联网系统设备装调岗位(中级工)、网络运维岗位(员)、物联网系统软件应用开发岗位(员)等,或在软件开发岗位(员)、自动化系统装调岗位(中级工)等拓展岗位就业,毕业3—5年可转型升迁至部门管理岗位(主任)等,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要岗位能力培养课程如下表所示。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要岗位能力培养课程
注:课程名称后标注“D”的是“一标多案”课程。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拓展岗位能力培养课程如下表所示。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拓展岗位能力培养课程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转型升迁岗位能力培养课程如下表所示。
表5-13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转型升迁岗位能力培养课程
(五)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正确政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守法和用法意识等。
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2)具有健康锻炼意识、若干体育项目爱好、良好的体质、心理健康。
课程: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体育选项Ⅰ、体育选项Ⅱ、体质健康测试、心理健康。
(3)具有国防意识、国家安全意识,以及良好的文化历史素养、艺术素养。课程:军事理论、文化历史、公共艺术。
2.知识
(1)具有交流沟通、数理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英语应用的知识及通用能力。
课程:应用数学Ⅰ、应用数学Ⅱ、基础英语Ⅰ、基础英语Ⅱ、物理基础及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拓展。
(2)具有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知识,了解本专业。
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认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
(3)具有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知识。
课程:网络基础D(课程名称后标注“D”的是“一标多案”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工业物联网基础、人工智能。
3.能力
(1)具有电工技术知识和基础性应用能力。
课程:电工技术基础D(课程名称后标注“D”的是“一标多案”课程)、电工电子基础实训。
(2)熟练使用一种CAD工具软件。
课程:CAD实训。(www.xing528.com)
(3)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能力。
课程:Linux操作系统基础。
(4)鼓励获得一项或一项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课程:X证书培训(推荐Web前端开发、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网络安全评估)、国际证书培训(推荐H3C认证网络工程师、华为认证IoT工程师、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
(5)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
(6)具有本专业技术技能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物联网应用技术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毕业实践(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
(六)教学总安排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总安排如下表所示。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总安排
(七)课程设置及进程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进程如下表所示。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进程
续表
续表
考核类型:C——考查;S——考试;P——评阅。
注:课程名称后标注“D”的是“一标多案”课程。
(八)课程设置说明
1.总学时
总学时=公共基础课程(必修)学时+公共基础课程(选修)学时+群共用性课程(必修)学时+专业(技能)课程(必修)学时+专业综合课程(必修)学时+群拓展课程(限定选修)学时
=640+148+208+(608+14.5×24)+(0+22×24)+9×24
=2696≥2500
2.公共基础课学时占比
公共基础课合计学时=公共基础课程(必修)学时+公共基础课程(选修)学时
=640+148
=788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占比=公共基础课合计学时/总学时
=788/2696
=29.2%≥25%
3.实践学时占比
实践总学时=公共基础课程(必修)实践学时+公共基础课程(选修)实践学时+群共用性课程(必修)实践学时+专业(技能)课程(必修)实践学时+专业综合课程(必修)实践学时+群拓展课程(限定选修)实践学时
=154+48+8+514+528+216
=1468
实践学时占比=实践学时/总学时
=1468/2696
=54.5%≥50%
(九)毕业要求
必需修得的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必修)学分+公共基础课程(选修)学分+群共用性课程(必修)学分+专业(技能)课程(必修)学分+专业综合课程(必修)学分+群拓展课程(限定选修)学分
=40+9+13+52.5+22+9
=145.5
修满145.5学分后方可毕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