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公共基础课程门类的学时约束,可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进行推算。即,总学时数≥3000/3学时=1000学时,必修类别课程的学时数=900学时,限定选修+选修的学时数=100学时,周学时数=3000/学时=25学时。因,1个学分=16学时。
公共基础课程门类中,应开设多少门课程?首先,课程门类的数量与专业的教育学制有关。一个教育学制允许的课程总学时是定数,分摊到公共基础课程这一门类的学时也是一个定数。其次,课程门类的数量与每一门课程实际占据的学时有关,每一门课程实际占据的学时较多,在学时约束条件下,课程门数自然就较少。另外,课程门类的数量与开发者在某个阶段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认识有关。若认为要突出或解决某个公共基础的教育问题,公共基础课程的门数就会增加;若认为其他课程门类更重要,就会导致公共基础课程的门类和学时减少。
关于公共基础课程门类的学时约束,可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的相关规定进行推算。
三年制高职,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总学时数≥2500学时,必修类别课程学时占比≤90%,门类的学时占比≥25%。
即,总学时数≥2500/4学时=625学时,必修类别课程的学时数=562学时,限定选修+选修的学时数=63学时,周学时数=2500/(40×3)学时≈21学时。
因,1个学分=16学时。
则,门类中的限定选修+选修的学分数≤4学分。(www.xing528.com)
三年制中职,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总学时数≥3000学时,门类的学时占比≥33.3%,限定选修+选修的学时占比≥10%。
即,总学时数≥3000/3学时=1000学时,必修类别课程的学时数=900学时,限定选修+选修的学时数=100学时,周学时数=3000/(40×3)学时=25学时。
因,1个学分=16学时。
则,门类中的限定选修+选修的学分数≤6学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