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遇会
周遇炳同志于1929年11月23日出生在江西省都昌县大树乡龙门村裕梧周村的一个雇农家庭,1950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950年11月至1951年11月任都昌县汪墩区干事,1951年12月至1952年9月任汪墩区团委书记,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任中共都昌县委组织部组织员,1953年4月至1955年8月任中共都昌县汪墩区委书记,1955年9月至1958年10月任中共都昌县委农工部部长,1958年11月至1965年11月任中共都昌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65年12月至1968年3月任中共都昌县委副书记,1968年3月至1970年1月任都昌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1年2月至1973年1月任中共都昌县委书记,1971年5月至1973年10月任中共九江地委副书记,1973年10月至1974年10月任江西省吉安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兼吉安地区水电局局长,1974年10月至1976年12月任中共吉安地委常委、吉安地区革委会副主任,1991年3月经组织批准退休。2001年5月25日,周遇炳同志因病在吉安逝世,享年七十二岁。
周遇炳同志曾在1957年荣获“模范干部”称号,并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971年5月至1975年,周遇炳是中共江西省第七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在周遇炳同志逝世后的生平事迹介绍会上,吉安市政府的负责同志说:“周遇炳同志的一生,是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走向成功的一生;是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一生想的是人民的利益,为的是革命事业;他居功不傲,位显不骄,平易近人,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他把自己毕生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不愧为我们尊敬的好领导。”
周遇炳同志生前曾在他写的《难忘的岁月》(刊在《鄱阳湖上都昌县》一书第241页)一文中写道:“我是都昌县人民的儿子,出身农民,来自田野,是农村的水土养育了我,是党教育、培育我从一个雇农成长为党的地方领导干部。但是不管地位如何变迁,我心中始终保持着与土地、与人民的那份天然的亲切。”周遇炳同志幼时帮人家放过牛,打过长工。苦难的童年使他认识到要想翻身得解放只有跟定共产党。他总是头戴草帽,脚穿草鞋,踏遍了都昌的山山水水,跑遍了都昌三千多个自然村,白天在田头地角同农民一起扶犁踏耙,晚上入农户向农民嘘寒问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都昌,提起周遇炳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在水利工地,白天,他与农民一起打赤脚挖泥挑土;夜晚,他跟民工一样住工棚,睡地铺。在他任县委书记期间,每逢下乡检查农业生产,在路上发现狗屎牛粪时,他总是用双手将其捧到田里,弄得跟随他下乡的干部手足无措。《江西日报》曾在头版头条对这件事做过报道,“县委书记捧狗屎”成了当时的一大新闻。每当说起这件事,周遇炳同志总是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么好的肥料浪费怪可惜的。就这样,周遇炳同志始终保持着农民本色。他认为,中国的农民是伟大的,有的是绿色情怀,做出的是金色奉献,是真正的英雄。
都昌,地处鄱阳湖北岸,北旱南涝,“大雨水横流,天旱水难求”。自古以来,都昌人民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繁衍生息,受尽了洪妖旱魔的折磨。周遇炳同志是都昌当地土生土长的干部,非常了解都昌的实际情况。因此,他自参加工作起,就同兴修水利、建水库筑圩堤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任农工部部长、副县长、县委书记期间,同县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县人民大兴水利建设。他1957年开始负责北炎乡田民水库的建设工作。从规划设计到组织民工施工,他精心操办,事事亲自过问,生怕出现一点疏忽,生怕出一点纰漏,生怕一不小心会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损失。因此,他处处身先士卒,同民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大家吃的是萝卜和辣椒酱,睡的是稻草地铺。经过半年的奋战,一座筑土300余万立方米、库容达179万立方米的蓄水工程——田民水库胜利竣工,灌溉面积达22000余亩。接着,他1960年开始规划建设张岭水库。1965年11月,一座兼防洪、养鱼、发电的总库容为1270万立方米的张岭水库胜利竣工,昔日经常遭受严重旱灾的张岭、北炎、春桥、徐埠以及县良种场等的近4万余亩农田得以自流灌溉。1969年,大港水库建成。1970年元月,周遇炳又组织全县十万劳力上阵,打响了大港水库配套设施——百里渠道的建设大会战,使大港水库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向盐田、鸣山、中馆、狮山、南丰、万户等的7万多亩良田。在初步解决山区干旱问题的同时,从1969年开始,周遇炳又组织全县人民开始向湖汉进军,陆续建起了长达5200多米的周溪圩堤、2800米长的三汊港东风圩堤,还有南丰的破絮圩堤、大树的大沔池圩堤、沙岭圩堤、和合圩堤,等等。1969年至1973年的五年间,经他亲手筹办的水利工程遍布全县20多个乡镇。大大小小的水库星罗棋布,达100余座,土方达4200万立方米,隧洞达10多里长,渡槽长约20公里,干支渠道300余条,总长达1000余公里,圩堤20多座。据专家测算,都昌水利建设的工程总土方量如果用来筑一条高宽各一米的小堤,这小堤可以绕地球一周。都昌县水利建设的巨大成就得到了省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成为全省水利建设的一面先进红旗,成为江西省各县“远学大寨,近学都昌”的榜样。周遇炳同志也因此获得了“水利专家”“南征北战勇士”等光荣称号。
在治水的同时,周遇炳同志还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了以植树造林为中心的治山工程。当年都昌的状况是“山上秃顶岭上荒,到处一片精光光”。1971年,周遇炳组织专业人员驻扎武山,科学造林500多亩,建立了第一个国营红光林场,从而带动了全县的植树造林工程,徐埠、土塘、张岭、左里、苏山、春桥、三汊港等公社的林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仅1971年,全县就完成造林9.7万亩。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全县营造杉树林22万亩,既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又发展了林业生产。(www.xing528.com)
随着都昌水利建设渐成规模,都昌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粮、棉获得了丰收。从1968年起,都昌每年向国家提供大量的粮、油、棉,扎扎实实地如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四大指标,成为当时粮、棉、鸡、猪上交国家的第一县。《人民日报》撰文《自来风不如改造风》对此予以了充分肯定。
在这些治山治水的工程中,周遇炳同志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领导组织者,又是一个普通民工。他当官不像官,深受都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1973年,周遇炳同志被调离都昌。之后,他仍不忘故里,心系都昌,那种思乡之情始终挥之不去。特别是退休以后,周遇炳经常带着妻子、孩子回家看看。每次回来后,周遇炳都要到各乡各村转转看看,看到家乡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看到不如意的地方,就找到当地干部提出建议。周遇炳始终关注都昌的建设和发展,还经常帮助到吉安办事的都昌人排忧解难,给予温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都昌人修建房子急需木材。他们到吉安找他,他总是千方百计给予帮助,先后为都昌批计划木材几千立方米。特别是1998年都昌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周遇炳整天坐卧不安,毅然从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2000元,并动员子女募集衣服100余件,专程赶到都昌,将钱物捐赠给家乡的受灾群众。
如今,周遇炳同志永远地离开了生他养他的都昌人民,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在都昌人民的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