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士毅:国防部次长与文化都昌

刘士毅:国防部次长与文化都昌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朝末年,清政府成立保定速成军官学校,在全国各省选拔学生。马毓宝自任都督,蒋群为总参谋长,刘士毅则担任都督府参谋。刘士毅任第二师参谋长。在两军即将对垒的紧急时刻,刘士毅及时向师长刘世钧提出了破敌之策。1919年,刘士毅学业期满回国。但是,方举棋不定,刘士毅未取得成果。这次,刘士毅得知赖部败退汕头后,估计赖世璜另有图谋,便前往担任参谋长。刘士毅在赖困危之际前去受任,更为赖所推崇。

刘士毅:国防部次长与文化都昌

龚 屏

刘士毅,字任夫,桂系外省籍的重要将领。他胆略过人,曾在国民党旅、师、军各级任过参谋长,最后被李宗仁特任为总统府上将参军长。享有“小诸葛”之名的白崇禧也称赞他“经纶满腹,文武兼备”。

刘士毅是江西省都昌县下排门刘家村人,生于1886年3月。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由寡母抚养成人,十几岁时进入南康府中等学堂读书,随后到南昌报考江西高等实业学堂,被录取在农林科就读。但他无意于农业,一心想学军事,便买了一部《孙子兵法》,熟读背诵,因而被同学讽称为“武秀才”。

清朝末年,清政府成立保定速成军官学校,在全国各省选拔学生。刘士毅应试录取,被保送到保定速成军校,编入炮兵科受训。1907年结业后,他被分配在江西巡抚胡廷赣编练的江西新军混成协(相当于旅的建制)五十三标担任排长。他练兵得法,被标统马毓宝誉为“排长之楷模”,旋被提升为连长。从此,他成为马毓宝的得力助手。武昌起义后,驻防九江的江西新军第五十三标的营、连、排级军官在同盟会秘密组织的宣传影响下,思想倾向于反清政府。刘士毅和刘世钧、王恒等保定速成军校的同学获悉武昌起义的消息之后,便跃跃欲试,分头试探上级军官的思想动向,以便待机而动。他自忖标统马毓宝对自己颇为信任,参谋长蒋群对自己也很赏识,便和刘世钧一道向蒋群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同时,他们又面见马毓宝,向其呈交建议书,表示拥护辛亥革命,敦促九江独立。此时,马毓宝又听说李烈钧已在武昌担任起义军的重炮队司令,经与蒋群会商,遂于10月23日宣布独立,成立了九江都督府。马毓宝自任都督,蒋群为总参谋长,刘士毅则担任都督府参谋。数日后,李烈钧即由上海到达九江,蒋群主动让贤,由李烈钧任总参谋长。

不久,清朝总理大臣袁世凯北洋军阀头目冯国璋率领重兵向武汉反扑。马毓宝、李烈钧应武昌都督府之电邀,立即组成江西援鄂义勇军。刘士毅随部参加了支援武昌起义军的战斗。到达武昌后,李烈钧担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研究战略。刘士毅作为参谋官,向李烈钧献策说:“近获谍报,冯军已部署倾兵渡江。我军之计,在于速决。各路人马务必构成掎角之势,并立即组成一支轻骑,绕道袭击黄陂孝感之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截断平汉路,压迫冯军之后方,使其首尾难顾。冯军则受我牵制,不敢遽尔仓促渡江。”李烈钧深以为然,遂决定自己亲率中央军控制武昌紧要地区,以杜锡钧部为右翼,以王芝祥部为左翼,并派刘士毅火速率领轻骑部队袭击黄陂。此时,山西民军起义,滦州的吴禄贞部也宣布独立,直接威胁清王朝中枢。冯部被迫北撤,武昌之危得以解除。

1912年春,李烈钧任江西都督,委托刘士毅为江西省临川府知事。当时,刘士毅只有二十六岁。

1913年7月,李烈钧在湖口发动起义讨伐袁世凯,组成了讨袁军总司令部,下辖两个师。刘士毅任第二师参谋长。当时,北洋军阀李纯奉袁世凯之命率第六师进攻江西,其两个先头营已进入九江县的官排甲。在两军即将对垒的紧急时刻,刘士毅及时向师长刘世钧提出了破敌之策。他说:“目前,我方兵力只有第六团的两个营和第三团的两个营,李纯的北兵已有两个营进入九江官排甲,双方都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为今之计只有两条,第一条是捕捉战机,先发制人,在李纯的增援部队尚未渡江之前,我们集中现有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歼北军两个营,此乃上策;第二条就是我军全部转移,保全实力,以待我方增援。这两条的利弊得失,请慎重衡量。”经过研究,李烈钧决定集中三个营的兵力,先解决李纯的两个营,然后开赴德安,协同第一师的林虎旅进攻李纯师部侧背,并准备翌晨照计行事。不料第六团团长李定魁被袁军收买而叛变,竟然与北军合击第二师师部,并包围第三团,将其第二营缴械。这时,袁世凯已派海军进袭湖口,讨袁军节节失利。湖口起义失败后,刘士毅随同刘世钧化装潜赴上海,东渡日本,过起了流亡生活

1916年,袁世凯的“皇帝梦”幻灭,黎元洪继任总统。刘士毅从日本回国,被黎元洪委派为陆军部咨议官。适逢北洋政府选拔十名青年军官出国深造,他应试被录取。是年10月,刘士毅以官费留学生的身份进入日本东京士官军事学校。1919年,刘士毅学业期满回国。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之际,全国掀起了反对北洋政府的巨浪。他权衡形势,便没有到陆军部报到,而转赴上海,暂作寓公,等待时机。

1920年,刘士毅在上海邂逅辛亥革命时的老友王恒。这时王恒在广州革命政府任职。经过交谈,刘士毅为广州的革命形势所打动,乃离沪去穗,由王恒引荐,拜访大元帅府的部长程潜,可是话不投机,受到冷遇。接着,他又想去会见李烈钧,然寻思当年在江西时曾被李撤过职,就犹豫不决。这时,他正好碰上日本士官军校的同学方本仁。方时任赣西镇守使,将他请回江西,待若上宾,让其担任本部参谋长。

1923年,广东革命政府进行第一次北伐孙中山派张岂庸担任第十四路游击司令,让其率部攻打驻赣西北的军阀陈光远部,为北伐军做内应。张和刘士毅私交很深,便密约刘士毅商讨计策。刘士毅也有意靠拢革命政府,便对张说:“眼下方本仁与陈光远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如果能够把方本仁争取到革命阵营来,合力攻打陈光远,当然是上上之策。”张便敦促他秘密做方本仁的工作。但是,方举棋不定,刘士毅未取得成果。

第一次北伐失利后,刘士毅离开方本仁部,与赣军第二旅旅长赖世璜合作。该旅曾参与北伐,战败后转而投靠陈炯明,受到革命军的讨伐,退守潮州、汕头一带。刘士毅与赖世璜是早年的同窗好友。刘士毅在刘世钧的第二师担任参谋主任时,赖是该师的连长,两人曾一同参加湖口起义。两人关系密切,刘士毅称赞赖是勇敢善战的英雄、不可多得的未来的将领之材,赖则称赞刘士毅是足智多谋的战略家。这次,刘士毅得知赖部败退汕头后,估计赖世璜另有图谋,便前往担任参谋长。刘士毅在赖困危之际前去受任,更为赖所推崇。

在刘士毅的策划下,赖世璜率部向福建漳州进发,击败了闽军臧志平。接着,赖世璜收编了流窜在闽西的李厚基、黄大军陆荣廷和刘志陆等的残部,成立了“联军办事处”。刘士毅为军事代表,兼任“联军办事处”处长,负责整编。从此,赖世璜控制了漳州、汀州一带的二十余县,形成一个独立王国。

1924年春,闽军臧志平以收复失地为名进犯漳州,陈炯明也派兵威胁赖部。面临多方来犯之敌,赖世璜问计于刘士毅。刘士毅果断地回答:放弃漳州,相机进入江西。

这时,方本仁因江西督办蔡成勋克扣军饷,极为不满,正欲出兵驱蔡,但力不从心,未敢造次。他见刘士毅来访,喜不自禁。刘士毅看到方求策心切,才讲出自己的来意,使方本仁大喜。方本仁说:“依君所言,我愿将赣南的石城渚邑拨归赖将军驻扎。”

刘士毅回汀州之后,与赖世璜同作部署,率部入赣。

是年冬,方本仁与林虎、谭延闿、赖世璜成立联军,以刘士毅为前敌指挥,北上逐蔡。12月5日,联军攻入南昌,蔡成勋化装潜逃。不久,北京段祺瑞政府任命方本仁为江西督办,方遂将赖世璜的第二旅改编为第四师,赖任师长,刘士毅任参谋长。(www.xing528.com)

北伐战争开始后,谭延闿向蒋介石建议动员赖世璜和刘士毅起义,让他们为北伐军攻打江西做内应。蒋遂派总司令部参议杨赓笙前往赣南活动。当时,江西督办方本仁已被直系军阀邓如琢撵走,刘士毅与赖世璜一时无所适从。杨赓笙一传达广州革命政府的意图,他和赖就立即响应,联名致电广州总司令部请求收编。蒋介石随即下令,将赖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以赖世璜为军长,以刘士毅为参谋长,另派熊式辉为党代表。

其时,革命军已占长沙。军阀孙传芳率重兵驻于南昌,欲反击长沙以牵制革命军。刘士毅即协助赖世璜率领第十四军从雩都(今于都)出发攻赣州,并分兵一部攻闽,牵制孙传芳的部队,使革命军得以由湘入赣。这时,军阀邓如琢困守南昌,刘士毅又建议赖世璜率部由吉安攻打抚州,然后兵下高安,配合国民革命军程潜、朱培德的部队长驱直入,进攻南昌。

第十四军进入南昌后,刘士毅又由第二师师长回任军参谋长。不久,因熊式辉挑拨,赖世璜被白崇禧杀害,第十四军为桂系所控制。刘士毅被白崇禧调到南京任军事委员会教育处处长。但他见到赖被杀害,唯恐自己也遭暗算,就蓄须便服,杜门不出。后来,白崇禧又考虑第十四军是赖世璜、刘士毅所经营创建的,为安定军心,任命刘士毅继任第十四军军长。

1927年,蒋介石下野,白崇禧接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职务,欲让刘士毅任教育长。刘士毅任军长后,虑及树大招风,亦不安于位,现在正好借此脱身,明哲保身,因此欣然受命,担任中央军校的教育长。

1928年,蒋介石重新兼任中央军校校长,刘士毅被免去教育长职务。刘士毅从而对蒋不满,靠拢桂系。白崇禧为罗致亲信,又向蒋介石保荐,刘士毅才被委任为独立第七师师长,驻扎在赣南的宁都一带。他乘此时机,招兵买马,培植自己的势力。

1930年,国民党元老居正亲自到松江,策动刘士毅率部倒蒋。刘士毅很快接受了居正的谋划,并秘密地进行准备。岂料事机不测,被团长肖致平发觉。肖之前因本团在瑞金大柏地被红军歼灭而受到刘士毅斥责,早怀报复之心。肖与熊式辉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同学,便将刘士毅与居正联合倒蒋的情况向熊告密。熊立即调集两个旅将第十五旅包围缴械。刘士毅事先毫无防备,仓促无计,乃由营长张勋死力相保,杀出重围。之后,刘士毅化装潜逃到上海租界,搭轮船前往日本。在日本,他穷困潦倒,靠一些旧友接济勉强为生。后来,他找到了一位日本的老同学田支爱一郎,诉说苦衷。田支爱一郎与何应钦关系很好,便给何写了一封信,为刘士毅疏通关系。

当时在江西充任行营主任的何应钦接到田支爱一郎的来信后,觉得刘士毅颇有才能,便允诺让他来南昌行营供职。当刘士毅回国到达九江时,突然有一位军官来见,并向他递交了一封白崇禧的亲笔信。他展书一看,不禁大喜:原来白要请其到广西担任要职。刘连夜乘轮船到武汉,悄悄转赴南宁。白崇禧一见刘士毅,马上盛情款待。白对刘说:“目前广西整军经武,励精图治。为了实行地方自治,广西已设立了军事政治学校,我兼任校长,敦请任夫兄出任副校长兼教育长,专负其责。”刘士毅劫后逢生,深感白崇禧之知遇,当即对白表示:“健公知我,我决不负健公。”

刘士毅到任后,悉心出谋献策,想要办好军政学校。在教学中,他大都推行日本士官军校的方法。其时,正值广西紧缩财政、裁减军队,他即向白崇禧提出了“三寓政策”,即“寓兵于农,寓募于征,寓将于学”。这一政策被桂系视为奇珍而推行全省。军政学校则根据“寓将于学”的原则,将培养的军政干部一律派往各县主持农民训练,实行“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支”的政策。因此,抗日战争初期,广西扩军复编甚为迅速。刘士毅在广西担任教育长五年,为桂系培养了大批军政骨干,在广西享有一定的声誉。他五十岁生辰时,桂系为他举行了祝寿仪式,白崇禧还为刘编撰的言行录题写了书名。

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南宁的军事政治学校改由南京中央军校统一管理。刘士毅被任命为第三十一军军长,奉命率部北上,驻守苏北海州,以防敌人登陆。

1937年冬,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组织、指挥津浦路防御战。刘士毅奉命率领第三十一军从海州进驻津浦路南段徐州、明光一带做纵深配备,据险防守。这时,日军八个师团先后从津浦路南段的镇江、南京、芜湖渡江北进,其中三个师团沿铁路正面直趋蚌埠,进逼第三十一军防区的明光。刘士毅指挥部队奋勇堵击,血战逾月,双方打成平手,大出日军指挥官的意料。后来敌军增援,他深知难以与敌军火拼,便采取了避实就虚、以退为进的战术,在明光设了一个“空城计”,将部队连夜西撤,迂回于淮河两岸。待日军扑入明光空城后,他即率部突然在敌军的左侧背出现,向东出击,将敌军截成数段,进而围歼孤立之敌。就这样,第三十一军与日军在津浦部进行拉锯战,始终给敌军以威胁。李宗仁在总结这次作战经验时说:“这一战役的关键是三十一军彻底执行了命令,始终盯住津浦线,使敌军不能北进。”

1938年春,刘士毅率第三十一军驻防山东台儿庄,抗击日本关东军的板垣师团。板垣自恃“皇军无敌”,长驱直入。刘士毅指挥部队据险埋伏,沉着应战。紧接着,日军矶谷师团南下的增援集中炮兵、坦克火力,猛烈攻击第三十一军阵地。刘的指挥部也被敌炮击中。他带领部队顽强地与日军激战了四天四夜。随即,李宗仁急调汤恩伯的第二十军团和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全力增援,从而取得了台儿庄大捷。台儿庄战役结束后,第三十一军伤亡很大,奉命撤往蚌埠休整。

1939年,白崇禧任国民政府军训部部长,刘士毅被任命为军训部政务次长。他协助白崇禧制定军训方案,开办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等的专业军校,还在军训部设置了“军事科学编译处”,延聘专门人才,将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的军事科学论著翻译成册,既作为各军事学校的教材,又发给部队连长以上军官学习。白崇禧对他的工作大为赞赏。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白崇禧升任国防部长,刘士毅被委任为国防部次长。因白崇禧兼任“华中剿总”总司令常驻于武汉,他代行国防部的日常事务近两年,参与了策划内战的活动。

1947年,李宗仁宣布竞选副总统。刘士毅作为桂系在江西的头面人物,专程从南京赶回南昌进行“拉票”活动。除要在原籍都昌竞选“国民代表”,他还要拉拢在江西的好友,从各个方面竞选“国民代表”,为李宗仁竞选副总统创造有利条件。

李宗仁当选副总统不到一年就代理总统职务。刘士毅被委任为总统府上将参军长,为李宗仁的首席幕僚。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就在这天凌晨,刘士毅随同李宗仁乘飞机离开南京,先到桂林,再转广州。7月,他飞往台北。1982年10月,刘士毅病故于台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