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正国
枕流桥,位于白鹿洞书院贯道溪峡口上。此处两岸悬崖峭壁,地势险要,故又有“小三峡”之称。现桥为单拱石砌,长12.5米,宽3.2米,高约18米,桥两旁建有石砌条石护栏,南北端各有三级石砌台阶以供上下。桥下溪水奔涌,大石枕之,石上有朱熹亲书的“枕流”石刻,故名“枕流桥”。桥下及桥头岩石上石刻满布,是一处绝妙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也是电影《庐山恋》拍摄的主要景点之一。
此桥是旧时南康府、星子县(今庐山市)通往书院的必经之处。过此桥后即达独对亭(俗名“接官亭”),凡来书院官员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缓步进入。枕流桥初为朱熹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所建。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广东番阳令李骏自武昌来江州,访白鹿洞经小三峡,爱清泉之奔流、悬崖之对峙,故捐己棒于桥上建亭,以利行人歇息、观景。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朱熹弟子胡泳、黄干和郡守陈宓一道将桥亭新修并扩大,名其“枕流亭”并悬匾于其上。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李骏在安徽池阳(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为官,胡泳也正好客居此处,两人谈及建亭始末,均有不尽的话语,甚为欣慰。这一年秋天,李骏儿子李仁广、外甥夏昌学、昌辰也来到白鹿洞,与洞中士友七十八人相聚,举酒亭上,“相与叹岁月之易流,幸来者之有继也”。胡泳将此次盛会及枕流亭始末题刻在崖石上,名《枕流亭题志》。这是白鹿洞书院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一处摩崖石刻。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五月,石桥被山洪冲毁,人们暂以木桥代之。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都昌贤达陈尚忠独资捐建成石桥。该石桥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了。
陈尚忠,字夏轩,少孤,事母维谨。及其长,朝廷援例授其按察司照磨一职,其卒以母老不就。其平生慷慨,拯弱恤贫,所掩暴骨不下数十冢,名列清同治版《都昌县志》卷九《人物志·义行传》。其为清代道光年间都昌县四十三都松口庄人,不过是中产乡绅,而铜钱三十六万在当时也不是一个小数。但陈尚忠深明大义,不做守财之奴,毁家助教,堪称后人楷模,“其子洋谟、绩谟肄业童生,皆循循在家法”。据清同治版《都昌县志》和《白鹿洞志》载,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石桥又毁于蛟水。越明年,其子州同衔洋谟、贡生绩谟又对该桥进行了捐修,可谓子继父业,贯彻始终。只可惜因史料匮乏,这次维修不知耗资几数。(www.xing528.com)
白鹿洞书院碑廊中,今仍存有当年南康知府杨树基撰文、府学训导熊骏书额的《重修白鹿洞枕流石桥碑记》一通。碑高1.93米,宽0.83米,楷书阴刻,竖排十四行,满行三十字,字体端庄、工整,石碑保存完好。
杨树基,山东蓬莱人,进士,清道光十年(1830年)时任南康知府。他写道:“白鹿洞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而门前枕流桥为士子来学必由之径。桥跨峡口贯道水,圣泽泉汇焉。考志原系石桥,久废,后易以木,难期坚久,庚寅夏,余来守是邦。公余流览书院,荒废应修之处甚多,而此桥尤属要津。适有陈君先得我心,以独力捐建请即。于是科躬自督工,风霜冰雪,备历艰辛。堕者立之,埋者疏之,木椿尽撤,驾以石梁。砥柱中流,坚久不朽,共用制钱叁佰陆拾余缗。”碑之最后赞道:“陈君家不中资,勤俭自持,而遇公事能知大义若此,予甚嘉之,是为勒诸贞珉,以为世之好义能用财者劝。”
陈尚忠、陈洋谟、陈绩谟父子两代乐善好施、尊儒重教的慷慨义举令后人没齿难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