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中复:忠诚职守、敏锐洞察的文化都昌闻人

吴中复:忠诚职守、敏锐洞察的文化都昌闻人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史》中有吴中复传记叙其一生概况。与吴中复同朝为官的吴中复的成都挚友赵撰写的《中复公传》和《中复公墓志铭》的内容则更为系统、翔实。赵在详述吴中复生平经历的同时,对其为官风范大加赞赏,并言知公莫如余。吴中复为官清廉,秉性耿直,受百姓赞颂,为后人之楷模,不愧为义字宗之开创者。

吴中复:忠诚职守、敏锐洞察的文化都昌闻人

吴柏初

吴中复,字仲庶,江西都昌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登进士第。《宋史》中有吴中复传记叙其一生概况。与吴中复同朝为官的吴中复的成都挚友赵抃撰写的《中复公传》和《中复公墓志铭》的内容则更为系统、翔实。

“吴中复少时性精敏,虽年少如成人,崭然见头角。”这是赵抃《中复公传》的开篇语句。然后,赵抃详列出吴中复一生之简历:

宋景祐四年(1037年),吴中复登进士第,调任泗州招信使;平泗州巨盗,以功移闰州之金坛令;秩满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临江之新淦;未几,移汉之德阳改秘书丞;期年,河东都转运使;嘉之捷,为通判军州事。

宋皇祐二年(1050年),吴中复迁太常博士通判潭州。

宋皇祐五年(1053年),吴中复任监察御史,俄迁主客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通判虔州(未至),移知池州

宋至和元年(1054年),朝廷授吴中复殿中侍御史克言事台官,九月命其使北迎章圣皇帝御容,以往致国信还朝,授右司谏兼管勾国子监

宋嘉祐三年(1058年),吴中复转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任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兼都水监都水;宋嘉祐五年(1060年),除三司副使;宋嘉祐六年(1061年),转吏部郎中;宋嘉祐七年(1062年),进天章阁侍制知潭州;宋嘉祐八年(1063年),宋英宗登极,恩改户部郎中。

宋治平元年(1064年),吴中复改任左司郎中知灜州;宋治平四年(1067年),转左谏议大夫。(www.xing528.com)

宋元丰元年(1078年),吴中复病卒,朝廷赐其为上柱国渤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四百户,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

赵抃在详述吴中复生平经历的同时,对其为官风范大加赞赏,并言知公莫如余。概括起来,吴中复为官有如下特点:

1.铁面无私,直言进谏。吴中复对时任丞相梁适和刘沆的所作所为,敢于上疏弹劾;对贾文元拜枢密使一事,也直言其不宜辅政。宋仁宗对其刚直不阿的品质甚为赞许,并帛书“铁御史”三字赐之,让其留传后世。

2.恪尽职守,不畏强暴。吴中复刚出仕时任泗州招信使,遇县民高禹谎称使者,惑众于祸福,公悉发其妖状,民安之;在知瀛州时,此地沿边界河虏人嗜利捕鱼,其边臣喜生事,殆至争斗杀伤,公至下令指河北为界,以善约束而平息。

3.忠于朝政,勇于献身。吴中复受命使北迎章圣皇帝御容,以往既至国信,而北朝自以先当求与章圣二宗御容至本朝,而本朝不当报书议欲无答。他敢于挺身而出,愿自己留在北国当人质,不辱使命。

4.善察民情,体恤百姓。他在任汉之德阳秘书丞时,地产荔枝、紫竹、胭脂及楠樱二木,在上者求索无度,民甚苦之,他即立石碑刻三诗告后人;移知池州时,当地无学校,他便在秋圃上建校以教诸生,池人后建生祠以颂其德。

5.因循守旧,反对新法。他在知成德军时,朝廷推行青苗法,他谓敛散固自有期徒,遣武人重为民忧,遂称檄止之,即关白河北安府司韩国魏。他领使北道适与执政辩论青苗法非是得,并移文兼录其语以闻时固不喜,过分强调地域条件,而缺乏革故鼎新之思想。

吴中复开创了吴氏义字宗——这是宋代全国吴氏十二大宗之一,并在宋熙宁乙卯年(1075年)亲自参与纂修延陵吴氏宗谱。他五个儿子中就有三个进士及第,其中长子居湖北黄梅,次子居都昌,幼子居豫章。吴中复为官清廉,秉性耿直,受百姓赞颂,为后人之楷模,不愧为义字宗之开创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