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的分析和调研是进行城市规划工作以及研究的必要手段,它为我们对于城市具体的现状的认知和理解体现到具体的实际工作和设计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空间分析的理论仍然适用于它。
(一)物质与形体的空间分析
视觉秩序与空间联系是着重于三维空间艺术处理的城市空间分析与设计理论,也可以称之为物质与形体空间分析理论。视觉秩序是一种自文艺复兴就开始广泛应用的空间分析理论,它的产生主要受传统美学教育的影响,将城市视作艺术品来进行开发建设,以人在运动过程中的视觉感受作为城市空间形态创造的依据,讲究在整个过程以及主要视点下美观的视觉效果与体验,追求和崇尚视觉的完美秩序。卡米诺·西特总结出注重整体性、相互关系与内在关联性的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提出了一条塑造具有文化和情感视觉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7]
空间联系理论与视觉秩序理论关系密切,研究的是城市形体环境中各个构成元素之间的“线”性关系规律,这些“线”有交通线、视线、行为线和心理线等。芦原义信则总结融合了以上两种空间分析理论,并运用自己设计的若干实例,详细探讨了外部空间的布局、围合、尺度、视觉质感、空间层次、空间序列等一系列相关要素的分析与设计问题,提出了“空间秩序”“逆空间”“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和“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等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概念。
这两种空间分析理论均注重城市空间与体验的艺术质量,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忽视市民精神需求与城市中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倾向,但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开敞空间能否成为城市空间序列以及城市景观的序列的引导,空间的艺术感、秩序感的创造仍然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行为与环境的空间分析(www.xing528.com)
视觉秩序和空间联系理论只考虑到人的视觉因素,把空间理解成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存在。场所理论与现象学则将人的行为包括人的心理需求、社会行为等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来研究,注重行为与环境的互动联系,可称之为行为与环境的城市空间分析理论。
在场所理论中,外在的自然因素和人们的行为和感知以及内在的社会、文化因素,被渗透到对空间的界定、围合中,于一般性的场地(Site)的基础上赋予出场所(Place)的意义。与场所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文脉(Context),两者既包括各种物质属性,也包括较难触知体验的文化联系以及在人类漫长时间里因使用它而使之拥有的环境氛围。现象学理论则是场所理论的基础,其目的就是要探求场所的本质所在,认识场所的意义,同时注重场所的物质精神双重作用。
可以看出,场所理论与现象学是以人和现代社会生活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并寻求人的行为与环境深层结构的有机并存,力图创造具有深刻意义的特定情景,将人的思维激发,营造出当时、当地的氛围和场所感。然而这些理论也存在因过于抽象、模糊、笼统,而难以在城市空间设计中操作和应用。
(三)生态与景观的空间分析
以“设计结合自然”与“大地景观”为代表的理论研究的核心是人类与自然生态、人类与生态景观的和谐相处,因此可以称之为生活与景观的空间设计与分析理论。前者的理论思想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责任,第一个把生态学的概念用于城市设计上。在生态分析理论中,对于城市的文化生态分析做出了探索,认为环境是多重的,包含了社会、文化以及物质等诸多方面,城市设计所能驾驭的物质环境的变化与其他人文领域的变化(如社会、心理、宗教、习俗等)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联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