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至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10年,在这史无前例的10年间,上至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下至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学艺术都受到了这股红色浪潮的席卷。就像陈伯达在1966年11月28日“首都举行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上致开幕词时所说的那样:“历史上的文化革命,常常是从文艺方面开头的。”[1]“文化大革命”也是由“文艺革命”发端的。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在《文汇报》上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批判吴晗的《海瑞罢官》,从而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2]在作为“文化大革命”纲领及以其发表作为“文革”全面爆发标志的“五一六通知”中,电影、戏剧、曲艺、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形式作为文化领域的一部分,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革命批判的主要对象。在1966年8月18日“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上林彪做了有关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的讲话后,红卫兵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文艺批判的洪流,大量古代的建筑、雕塑以及其他传统艺术作品被无情地毁坏,建国17年以来的文艺思想、创作形式和创作成果被彻底批判和否定,在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路线中,大批文艺界专家被当作反动“美术权威”遭到清洗。[3]在“旧文艺”中的一切被造反派加以彻底批判和破坏的同时,“文革新文艺”的重建工作也在各方面展开。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议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关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及其以后有关在文艺创作中“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谈话在这个时候得到进一步强调与推广——事实上,由于受其时革命冲动与革命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在“文革”艺术中,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式得到了无限的提升。新的、为革命服务的文艺方针路线、艺术标准、创作模式以及一种“革命艺术风格”被创建起来,红卫兵美术运动、工农兵美术运动、知青美术创作构成了此一时期艺术创作的三大主体,而革命主题的样板艺术形式及其创作更是倍受运动领导者的推崇与重视。总体上讲,在“文革”文艺中,“革命”的审美理想占据了一切,此时的文艺创作走了一条与社会、政治生活相结合的道路,其创作无论在主题,还是表现形式,抑或思想内容上都普遍体现出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宣传服务的“革命”特征,因而在当时创造了一种“红海洋”的新艺术景观,这个时期的艺术也被人比作是中国的红色波普艺术。(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