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即位后,结束了武宗会昌时期的废佛政策,以恢复宪宗朝为口号,对于武宗时期的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在武宗朝郁郁不得志的郄氏师徒,也迎来了新的转机。[57]
宣宗的性格与武宗截然不同。武宗性格豪爽,不喜欢与外廷的文士打交道。而宣宗则以喜欢“文”而知名,传世史籍中对此记载颇多:
自大中皇帝好儒术、特重科第,故其爱婿郑詹事再掌春闱。上往往微服长安中,逢举子则狎而与之语。[58]
上雅重词学之臣,于翰林学士恩礼特具,宴游密召,无所间隔。[59]
宣宗酷好进士及第,每对朝臣问及第,苟有科名对者必大喜,便问所试诗赋、题目、拜主司姓名。或有人物稍好者偶不中第,叹惜移时。常于内自题乡贡进士李道龙。[60]
宣宗好文,喜欢与文士交往,当然不会像武宗那样宠信赵归真这类的技术型道士。更重要的是,宪宗去世时,宣宗虽然年幼,但“颇记其事”。即位之后,“追感元和旧事,但闻是宪宗朝卿相子孙必加擢用”,甚至因为对在宪宗去世时担任山陵使的令狐楚感念不已,特意将其子令狐绹拔擢至宰相。宣宗还曾在宪宗曾经临幸过的长乐坊青龙寺“追感元和圣迹,怅望久之”。郄彝素在宪宗朝烜赫一时,兴唐观也是宪宗亲自临幸过的道观,宣宗对此也应该了然于心。而且兴唐观所在的长乐坊,与宣宗即位前长期居住的十六王宅也不过一街之隔,对于郄氏师门的遭遇,宣宗也应该不会一无所知。所以宣宗即位后,不仅立即仗杀了赵归真等武宗朝受宠的道士,还特别对郄氏师门青眼有加。宣宗大中元年,郄玄表被追谥为“通玄先生”,玄济也被“慎重名器,未尝容易,服色之赐,一无所滥”的宣宗“赐紫服象简,以旌其道”[61],随后即被挑选参加三教论衡。玄济此后的仕途也异常顺利,大中十二年正式出任左街道门威仪,并一直活跃到懿宗时代。(www.xing528.com)
关于玄济的生平,张全民和王永平二位已经进行了先行研究。[62]笔者这里想指出的是,懿宗咸通十二年玄济去世时,出任左街道门威仪的也是出自同一师门的牛弘真。[63]玄济的弟子伍又玄继续留在了玄真观,虽然伍又玄没有出任过左街道门威仪,但是伍氏的学生程紫霄在唐帝国的最后时期,又一次出任了左街道门威仪。[64]
我们知道,唐代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比如大明宫的左、右银台门。左银台门在大明宫东侧,右银台门在大明宫西侧。长安同样也以朱雀门街为中轴,分为左(东)、右(西)两部分。左街道门威仪负责管理朱雀门街以东的所有道观,是道士能够担任的最高行政职务。而从郄彝素开始,其师门中郄玄表、玄济(曹用之)、牛弘真、程紫霄都陆续担任过这个职务,时间从宪宗元和时期一直持续到唐末五代初,可见此道团在长安的势力之大,根基之深。
值得注意的是郄氏师门前期主要以兴唐观为活动中心。而从玄济开始,已经迁往长安城中另一所重要的道观——崇仁坊的玄真观。[65]从整个长安布局来看,这两所道观都在长安城的东北部。兴唐观在大明宫一街之隔的长乐坊西南隅,长乐坊的东部是中晚唐著名的佛教寺庙——大安国寺,负责管理宗教事务的两街功德使的办公场所也在其中。长乐坊的东边则是皇子皇孙所住的十六王宅。
中晚唐长安的政治中心在大明宫,紧邻大明宫的兴唐观和大安国寺,其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则是不言而喻的。[66]住在兴唐观中的道士往往是皇帝特意安排,如天宝时期的尹尊师,被玄宗招致长安之后,因为频频被召入大明宫中,所以玄宗“下明旨□任兴唐,取近宫阙也”[67],让他直接住在兴唐观,这样便于进宫。在宪宗元和年间修建了复道之后,因为可以与大明宫直接相通,不仅皇帝会安排宠信的道士住在兴唐观,甚至宪宗和武宗还亲自临幸过此观,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而位于崇仁坊西南隅的玄真观距离大明宫则略远,玄济师徒也许不需要再像郄彝素时代那么频繁地出入大明宫,与政治的联系也许没有之前那么紧密。但另一方面,崇仁坊的北街对着皇城的景风门,与尚书省礼部南院非常近,礼部南院正是进士科考试发榜的地方,所以“选人京城无第宅者多停憩此(崇仁坊)”[68]。崇仁坊的正南面是平康坊,[69]东南面则是东市,这一带正是长安最繁华的地方。[70]当时人描述崇仁坊“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镫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71],其喧嚣热闹程度可想而知,而居于其间的玄真观,则悄然完成一个外来道团的长安本地化转型。这点从玄济和程紫霄家世的不同可以明显感受到。玄济(曹用之)为“谯人”,曾祖为吉州长史,祖父是右监门卫长史,父亲则是虢州司法参军,均为政府的中下层官员,他并不能算是长安本地人,只是借由兴唐观的道学会才因缘际会投入郄玄表门下。而咸通中入道的程紫霄的父亲是长安右神策军中管征马的都将,是地道的长安本地人。程紫霄虽然是在玄济的学生伍又玄处披度,但从其墓志里的叙述来看,玄济在当时长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使年幼的程紫霄也明显地有所感受,这恐怕也是他愿意选择投入玄济门下做再传弟子的原因之一。这和玄真观特殊的地理位置更容易扩大其在长安乃至全国的知名度有着直接关系。另一方面,相比官宦世家出身的玄济,程紫霄的父祖都只是武将,文化程度显然不会太高。从这个角度来观察,郄氏师门确实是在逐步地走向大众,走向一般的长安士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