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卷182《王处存传》记载:
王处存,京兆万年县胜业里人。世隶神策军,为京师富族,财产数百万。父宗,自军校累至检校司空、金吾大将军、左街使,遥领兴元节度。宗善兴利,乘时贸易,由是富拟王者,仕宦因赀而贵,侯服玉食,僮仆万指。处存起家右军镇使,累至骁卫将军、左军巡使。
乾符六年十月,检校刑部尚书、义武军节度使。[5]
引文明示了王处存父辈之出身、与神策军的关系以及仕宦经历。《辽史》中亦径称王处直之子王郁为京兆万年人。[6]
王处直的墓志云其原籍为并州晋阳,祖先为王子晋。而王处存之孙王廷胤的墓志,则记载王氏“并州太原人”,“世本京兆,因历任兹地,遂累世居焉”[7],并追认其祖先为王导。从王廷胤墓志对籍贯的解释来看,并不崇重太原王氏身世,而更强调唐京兆万年人。这反映出晚唐至五代门阀、郡望的衰落。[8]
据《王处直墓志》,其祖上王仁俊、王全义,并无仕宦经历,官号均为赠官。在其父王寮时,[9]“顷以家居帝辇”[10]。据此而知,王氏自父亲王宗迁移至长安后转盛。乘势入籍神策军,借经商之资转入仕途。故王处存家族由商贾厕身晚唐军镇,是考察社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的典型个案。(www.xing528.com)
上引《旧唐书·王处存传》称处存“世隶神策军”,勾稽史籍,《新五代史·王处直传》言其父王宗为神策军吏,“处存以父任为骁卫将军、定州已来制置内闲厩宫苑等使”[11]。据《张师儒墓志》,志主张师儒四子张湜与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之弟左神策军粮料使王弘绍同勾当供军之务。[12]这种父子兄弟多人累代入职禁军为唐代后期普遍情况。据《荆从皋墓志》记载大和五年(831),其父荆子晟为神策军先锋兵马使押衙知将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右领军将军御史中丞,举荐补衙前正将。[13]他的三个弟弟荆从牟、从肇、从罕,都职据神策军,荆从皋之子也任神策军衙前兵马使。[14]高骈世仕神策,自禁军至地方藩镇。其祖高崇文曾任职神策军,父亲高承明是神策虞候。高骈本人也因宦官的称重荐引,而累历神策都虞候。[15]李孝恭父子也皆隶神策军职。[16]禁军中累世从军的家族不在少数,而从他们的仕宦生涯来看,入职禁军为他们转镇地方提供了便利。
唐代中央禁军虽驻扎长安城,但户籍与管理上却不隶属于京兆府县。如德宗贞元七年(791)曾下诏:“武威、神策六将军,自相讼,委军司推勘。与百姓相讼,委府县推勘,小事移牒,大事奏取处分。军司、府县不得相侵。”[17]
又如《册府元龟》卷41载:
〔文宗〕开成四年(836)五月,谏议大夫韦力仁仗内奏曰:“臣伏见军家捉钱事侵府县。军司与府县各有区别,今富商大贾隶军司,着一紫衫,府县莫制。当陛下至圣至明之时,固不宜有此。禁军是陛下卫士,警夜巡昼以备不虞,不合搅扰百姓以干法理。伏乞陛下戒敕统帅,令各归其分。则人情获安,天下幸甚。”帝问,宰臣等奏曰:“凡语事,须当,力仁所言乃欲生事。”帝曰:“盖论名分耳。”李曰:“军家所出榜是自捉军人,百姓即府县自捉,此无乖名分。”[18]
由此可知王宗所居为长安万年胜业坊,但所隶却是神策军籍。于长安城中召募市人,[19]是唐代后期禁军召募中的一种禁而不止的风气。且随着禁军,尤其是神策禁军地位的提高,富商贾人也以入籍禁军而自恃。故影占军籍也曾是困扰政府的问题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