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新考量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揭示中古中国都市与社会

重新考量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揭示中古中国都市与社会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现在看来,无论是对于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的理解,有些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甚至有误的地方,同时也有一些方面在以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27]在梳理文献记载,并结合近年考古发现比对时,我们发现北齐初年的崇修可能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修补,而更可能是一个新的制度的确立时期。综合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我们逐渐可确认东魏北齐邺城应由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区三部分组成。

重新考量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揭示中古中国都市与社会

都城制度作为一个综合体的呈现,从创建时的规划设计到使用中的增益、改建直至最后毁废,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就规划思想而言,往往是掺杂了传统礼制、历史经验和当朝帝王思想,从而“折中为制”,因此在分析讨论都城布局和制度演变思想时不得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同样当我们试图对古代都城进行复原研究时,就如同历史地图的编绘,不得不考虑时间节点的问题。纵览上述半个多世纪的邺城考古工作和复原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以往对于东魏北齐邺城的都城格局认识较为简单,一般都持邺城始建于东魏,北齐沿用,城市格局大体保持不变的观点。然而,现在看来,无论是对于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的理解,有些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甚至有误的地方,同时也有一些方面在以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东魏北齐王朝历时虽短,但受政权更替等因素影响,城市格局至少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东魏初年规划设计的思想基础是“模写洛京”,强调的是对洛阳传统的继承。北齐初年高氏代魏后,为显示皇权的正统性,在进行一系列国家制度改革的同时,对宫城等核心区域进行调整,并重建或修缮了如昭阳殿、三台等标志性建筑,这一时期是都城格局形成的核心时期。北齐中后期大肆营建较多,基本属于改建或是见缝插针,宫城内格局调整较大,但未必有规划思想可言。当然北齐中后期的大规模营建活动,如频繁的“舍宅为寺”等行为,也不可避免地会打破原有的规划设计,并且上述建设行为也并非都能全面完成,肯定不乏进行中甚或只是计划中的范例。[27]

在梳理文献记载,并结合近年考古发现比对时,我们发现北齐初年的崇修可能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修补,而更可能是一个新的制度的确立时期。北齐在继承东魏制度的前提下,出现了革新性的创建,由此奠定了隋唐制度的基础,这在考古发现的建筑基址建造技术、佛教舍利瘗埋、手工业生产(如陶瓷器、陶俑的制作)、陵墓区布局等方面均已初露端倪。不过由于受考古发掘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完全按照理想去选择发掘对象,在发掘中也受制于遗迹保存状况等,并非一定能区分出遗迹属于东魏还是北齐,因此这给平面布局的复原研究带来很多难度,由此再去探索规划思想、礼乐制度、发展演变自然也就困难重重。

(一)考古所见邺城遗迹

东魏北齐邺城的考古工作始于1985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2000年以前,主要通过大面积勘探和重点发掘相结合的办法,确认了邺城内城(邺南城)的城墙、城门、马面、护城河、道路以及宫城和宫城内主要殿址等分布和保存情况,大面积发掘仅有朱明门一处。1994年配合京深高速公路建设,在邺南城西侧约1公里处进行了南北长达6公里的线性勘探和发掘,发现了大量战国两汉、魏晋以及隋唐以后的墓葬,以及北朝时期的建筑遗迹、窑址、水渠和道路等遗存。[28](2)2000年以后,工作重点转移到邺南城外围,致力于东魏北齐邺城外郭城的探寻工作。期间重点开展工作的包括南郭区赵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园北齐佛寺,东郭区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曹村青釉器窑址,以及西郭区配合京港澳高速公路拓宽进行的勘探发掘等。

综合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我们逐渐可确认东魏北齐邺城应由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区三部分组成。

1.宫城

宫城位于整个都城的中心。据勘探了解到,宫城平面呈纵长方形,东西620米、南北970米。[29]宫城四面有宫墙,西墙和南墙保存较好,东墙破坏较为严重,西墙北侧还发现疑似门址。宫城内外共勘探发现15处建筑基址,其中如101、112、111、103号和110号基址位于宫城中轴线之上,103号和110号规模最大,东西80米、南北60米,这些均应是宫城内主要门址和殿址遗存。[30](见图4)

2015年,邺城考古队重启了邺南城宫城区的工作,通过勘探在以往认知的宫城北墙区域又获得一系列新的发现,如基本否定了早年勘探所认为的北墙的存在,真正的北宫墙应更为偏北。[31]

2.内城

东魏北齐邺城内城(邺南城)的考古工作主要开展于1985—1986年,[32]经勘探和发掘确认了如下几点:(1)城墙 勘探确认了东、南、西三面城墙,发现北墙延用邺北城的南墙。经实测邺南城平面呈不规则纵长方形,东西最宽2 800米、南北3 460米。东、南、西三面城墙均有较舒缓的弯曲,东南、西南城角为弧形圆角,形制特殊(见图4)。西南角发掘确认的城墙基槽宽8.5—9.3米、深约1.8米。(2)城门 勘探确认邺南城东墙有城门1座、[33]南墙有城门3座、西墙有城门4座,北墙延用邺北城南墙上的3座城门。1986年全面揭露了南城墙正中的朱明门,发现其规模壮观,共3个门道,门址两侧出阙。[34](3)马面 城东、南、西三面城墙外侧筑有“马面”,共勘探发现50座,东墙马面间距约85米,南墙和西墙马面间距约95米。马面平面呈长方形,宽约18米、伸出城墙约12米。(4)护城河 邺南城东、南、西城墙外均勘探发现护城河遗迹,护城河与城墙基本平行,东、南墙与护城河距离较远,约120米;西墙与护城河相距较近,约28米。护城河一般宽20米、深约1.8米。(5)道路 邺南城内勘探发现主要道路6条,包括南北向3条,东西向3条。其中位于中轴线上的朱明门大道最宽,为38.5米,与之平行的两条南北向干道启夏门大道和厚载门大道宽约11米;东西向道路与南北向道路宽窄不一,如乾门大道残宽4米、西华门大道宽5—8米、上秋门至仁寿门大道宽约10米。

3.外郭(城)区(www.xing528.com)

东魏北齐邺城外郭(城)区的正式提出始于1994年,此后朱海仁、朱岩石、徐光冀等曾先后撰文论述这一问题,但都是在讨论外郭城的存在和范围问题,并未对里坊布局进行复原。[35]

从2001年开始,邺城考古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外郭(城)区,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如南郭区赵彭城北朝佛寺、[36]核桃园北齐佛寺;[37]东郭区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38]曹村青釉器窑址[39]等。2012—2013年为配合京港澳高速公路扩建,我们再度在邺城西郭区中部进行了一次长达6公里的勘探和发掘。[40]此次工作为我们呈现了一条贯穿邺城西郭区的南北大剖面,再次印证了我们根据1994年的发现所提出东魏北齐邺城应存在外郭城区的观点。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在外郭区的东、南、西三面均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并没有能找到和确认外郭城的城墙遗迹。[41]

(二)从现有考古材料重新认识文献所记邺城格局

新的考古发现对于都城布局复原研究所起到的关键性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东魏北齐邺城由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区三部分组成的框架结构,经过多年考古工作,目前应该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

1.城圈结构

根据《邺都宫室志》等文献记载,结合考古发现,我们可以了解到邺城由宫城、南城、北城和外城等部分组成,南城、北城南北并立,与宫城、外城呈回字形结构套合。

南城的指代始终比较模糊,《邺都宫室志》中称“四民幅凑、里闾阗溢,盖有四百余坊”,而“周回二十五里”之城减去宫城(周回约9里)的空间后是断然容不下这四百余坊的,因此“周回二十五里,四面开十一门”之城应为内城,但是内城之外的“郭”在文献中未见提及“门”的设置,那么,郭城的城墙是否存在就是个疑问了。所谓南城,实为内城,周回二十五里,四面开十一门,南面三门:启夏、朱明、厚载,东面四门:仁寿、中阳、上春、昭德,西面四门:上秋、西华、乾、纳义,北面沿用北城之南门。据记载,南城(内城)内有东魏太庙、大司马府、御史台尚书省及卿寺百司、仰观堂、司州牧廨,以及和士开、元文遥、刘臻、唐元邕、刘龙虎、韩长鸾等达官的宅邸。北城内有三台(天统二年改大兴圣寺)、京畿府、司马子如和高欢宅。

外城(郭)空间较大,设有东市、西市、双堂、明堂、大总持寺、大庄严寺、石桥、清都郡,以及游豫园、清风园、华林园(仙都苑、玄洲苑)等皇家园林。在外城之外还设有礼制建筑,如南郊有圆丘、南郊坛,北郊有方泽坛等。

2.宫城布局

基于文献我们只能了解到宫城的大致情况。宫城周回约九里,东西四百六十步,南北连后园至北城合九百步,东西南北共设有21座阙门。宫城内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止车门、端门、阊阖门、太极殿。太极殿前东西有街,东出云龙门,西出神虎门。太极殿两侧分别设有太极东堂和太极西堂,太极殿后为朱华门、昭阳殿。昭阳殿东西设东阁、西阁,东阁内有含光殿,西阁内有凉风殿,昭阳殿后有永巷、五楼门。五楼门后设有左右院,左院有显阳殿,右院有宣光殿,为帝后宫嫔的居所。此外,还有镜殿、宝殿、瑇瑁殿等。北齐河清年间,武成帝高湛又以后宫嫔妃稍多,椒房既少,拓破东宫,更造修文殿、偃武殿、圣寿堂、玳瑁楼等。宫城北部为后园,园中见于记载的仅有万寿堂。

由于现有考古资料仍然极为有限,以往工作多为勘探所得,并没有得到发掘验证,因此尽管徐光冀、傅熹年等都对勘探发现基址属性进行了推测,但是仍然与我们的理想目标存在较大距离,近年考古工作的新发现已对以往的认知提出了挑战,因此北齐初的“营新宫”究竟只是对东魏宫城的修补,还是全新的规划设计,还有待于考古工作的逐步证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