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双刚性墙方案先建下游墙,后建上游墙,墙厚1.2m,应用以上各种本构模型对围堰及防渗墙的受力计算结果如下。
(1)墙体水平位移。各种本构模型计算的墙体上、下游墙的水平位移如图6.5.1所示,最大水平位移如表6.5.1所示。
图6.5.1 高双刚性墙不同本构模型计算的墙体位移
(a)上游墙;(b)下游墙
①—E-μ;②—DS—E—μ;③—E-B(μ≥0.1);④—E—B(μ≥0.25);⑤—E—B(μu=0.333);⑥—EP—E—μ;⑦—EP—E—B(μ≥0.1);⑧—EP—E—B(μ≥0.25)
表6.5.1 高双刚性墙方案各种本构模型计算的墙体最大水平位移值
由表可见,一般E—B模型计算出的水平位移最大,E—μ模型最小,与上面结果一样,μ值小的模型位移大。略去偏大的E—B模型,则上游墙最大位移约8.5cm,下游墙最大位移约50cm左右。
(2)墙体垂直应力σy。上、下游墙的上、下游侧不同的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σy分布如图6.5.2~图6.5.5所示,由图可见,在墙底端处,弹塑性模型的σy值最小,受力状态最好。
图6.5.2 高双刚性墙上游墙上游侧σy
(a)σy沿墙高分布;(b)墙底端σy放大图
①—E-μ;②—DS—E—μ;③—E-B(μ≥0.1);④—E—B(μ≥0.25);⑤—E—B(μu=0.333);⑥—EP—E—μ;⑦—EP—E—B(μ≥0.1);⑧—EP—E—B(μ≥0.25)负为拉应力 正为压应力
图6.5.3 高双刚性墙上游墙下游侧σy
(a)σy沿墙高分布;(b)墙底端σy放大图
①—E-μ;②—DS—E—μ;③—E-B(μ≥0.1);④—E—B(μ≥0.25);⑤—E—B(μu=0.333);⑥—EP—E—μ;⑦—EP—E—B(μ≥0.1);⑧—EP—E—B(μ≥0.25)负为拉应力 正为压应力
图6.5.4 高双刚性墙下游墙上游侧σy
(a)σy沿墙高分布;(b)墙底端σy放大图
①—E-μ;②—DS—E—μ;③—E-B(μ≥0.1);④—E—B(μ≥0.25);⑤—E—B(μu=0.333);⑥—EP—E—μ;⑦—EP—E—B(μ≥0.1);⑧—EP—E—B(μ≥0.25)负为拉应力 正为压应力
图6.5.5 高双刚性墙下游墙下游侧σy
(
a)σy沿墙高分布;(b)墙底端σy放大图
①—E-μ;②—DS—E—μ;③—E-B(μ≥0.1);④—E—B(μ≥0.25);⑤—E—B(μu=0.333);⑥—EP—E—μ;⑦—EP—E—B(μ≥0.1);⑧—EP—E—B(μ≥0.25)负为拉应力 正为压应力
(3)墙体单元破坏情况。不同的本构模型墙体的破坏单元数如表6.5.2所示,主要破坏单元在墙的底部,且破坏单元多数为拉坏,同时先建的下游墙出现的破坏数多于后建的上游墙的破坏单元数。图6.5.6、图6.5.7给出了E—μ模型和EP—E—μ模型墙体破坏单元的位置。因此,破坏单元数以弹塑性模型最少。
表6.5.2 高双刚性墙不同模型计算的墙体破坏单元数
(www.xing528.com)
图6.5.6 高双刚性墙方案E—μ模型上、下游墙破坏单元的位置
(a)上游墙;(b)下游墙
图6.5.7 高双刚性墙方案EP—E—μ模型上、下游墙破坏单元的位置
(a)上游墙;(b)下游墙
(4)堰体的沉降、水平位移及应力水平。不同本构模型计算的堰体最大沉降及水平位移的位置有所不同,且不同模型结果也相差较大,如表6.5.3所示,以E—B模型最大,其他各种模型较为接近。
表6.5.3 不同模型计算的堰体最大沉降及水平位移
图6.5.8~图6.5.11给出E—μ模型和EP—E—μ模型的堰体沉降、水平位移等值线,图6.5.12、图6.5.13给出了E—μ模型和EP—E—μ模型的堰体应力水平等值线图,由图可见,最大应力水平位于上游墙的上游侧,这是由于水压力作用使墙体侧移,土体侧向应力减少造成该区应力水平较高,是合理的。堰体破坏区范围较小,故堰体是稳定的。
图6.5.8 高双刚性墙方案堰体沉降等值线图(E—μ模型)(单位:cm)
图6.5.9 高双刚性墙方案堰体沉降等值线图(EP—E—μ模型)(单位:cm)
图6.5.10 高双刚性墙方案堰体水平位移等值线图(E—μ模型)(单位:cm)
图6.5.11 高双刚性墙方案堰体水平位移等值线图(EP—E—μ模型)(单位:cm)
图6.5.12 高双刚性墙方案堰体应力水平等值线图(E—μ模型)
图6.5.13 高双刚性墙方案堰体应力水平等值线图(EP—E—μ模型)
(5)小结。高双刚性墙是先建下游墙,后建上游墙的,与以上的低双墙方案的施工顺序是相反的,故墙体位移大的是下游墙,受力大、破坏单元多的也是下游墙。各种不同的本构模型中,无论是墙体水平位移还是堰体的位移,均是E—B模型较大,E—μ模型较小,与上面结果是一致的。除E—B模型较大外,其他模型平均值大致为:上游墙的水平位移约8.5cm,下游墙的水平位移约50cm,墙体的应力状态以弹塑性模型最好,墙体破坏单元数以弹塑性模型最少,但这种破坏由于未考虑单元破坏后刚度及应力的重分配,故实际结果是夸大的,但通过不同模型结果比较,证明弹塑性模型还是有其优越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