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本构模型
对堰体材料采用了不同的本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本构模型的参数或试验曲线由长江科学研究院提供,如表6.2.1所示。
表6.2.1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计算参数表
本章所采用的模型有:邓肯—张E—μ模型、邓肯E—B模型,双三次样条函数E—μ模型以及应变空间弹塑性模型,对各种模型简介如下。
6.2.1.1 邓肯—张E—μ模型[5](简记为E—μ模型)
6.2.1.2 邓肯E—B模型[126](简记为E—B模型)
Et与式(6.2.1)相同
E、μ、B的关系为:
拟合结果如图6.2.1所示。
6.2.1.3 双三次样条函数E—μ模型[32](简记为DS—E—μ模型)
该模型用双三次样条函数表示试验曲面:
当σ3=const.时,切线模量Et和泊松比μt由样条曲面求导而得,可由已知的m×n个型值点的(σ1-σ3)及边界条件通过插值得到:
式中:ε1i≤ε≤ε1(i+1) σ3j≤σ3≤σ3(j+1)
(i=1,2,…,n-1,j=1,2,…,m-1)
图6.2.1 石渣料(湿态)(ρd=1.97t/m3)三轴试验与E—B模型拟合曲线
式中:
(i=1,2,…,n-1,j=1,2,…,m-1)
对二期围堰的堰体材料,根据试验结果[127],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曲线进行整理,由式(6.2.6)、式(6.2.7)求得Et、μt后,转换为应力空间(σ1,σ1-σ3)表示的结果:
代表性的结果如图6.2.1、图6.2.2所示,其中图6.2.1为试验结果及曲线,图6.2.2(a)、图6.2.2(b)为双三次样条函数表示的空间试验曲面;图6.2.2(c)、图6.2.2(d)为求得的E、μ空间图,这样只要知道了单元的应力(σ1,σ1-σ3),就可由Et,μt的空间图形通过插值而求得其相应的Et、μt,有了Et、μt即可以像邓肯—张模型一样,由广义虎克定律建立应力应变矩阵。
对二期围堰,淤砂及砂卵石层没有试验曲线,我们采用了ρd=1.91t/m3的石渣料试验曲线代替淤砂,采用ρd=1.97t/m3的石渣料试验曲线代替砂卵石层。
6.2.1.4 应变空间弹塑性模型[122](简记为EP模型)
弹塑性模型与以广义虎克定律为基础的非线性模型比较,其应力应变矩阵(弹塑性矩阵[Dep])是满阵的。由多重势面理论[114]或张量定律[119],可建立应变空间上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为[122]:
弹塑性矩阵[Dep]为:
其中[De]为弹性矩阵,为应变空间表示的塑性矩阵。
式中:Ke,Ge为弹性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取弹性时μ=0.3,弹性模量取为邓肯模型的Eur,Ke、Ge可由E、μ确定;为广义剪应变;εv为体积应变,在常规三轴试验条件下(σ3=const.);系数可以用Et、μt来表示,有关公式见上一章。
Et、μt可由邓肯—张E—μ模型或E—B模型来确定。
6.2.2 加卸载准则
为比较不同模型的结果,加卸载准则统一用应力水平S来确定,设Sm为该单元历史上的最大应力水平,则
当S≥0.95Sm时,取Et′=Et
当S≤0.75Sm时,取Et′=Eur
其中:Eur为卸荷模量;Et′为计算采用的切线模量;Et为按模型计算的切线模量。
当0.75Sm<S<0.95Sm时,取:
其中:
6.2.3 接触面模型
接触面模型采用Goodman节理模型,切向刚度系数为:
Ks、ns、Rfs、δs、Cs为计算参数,σn为法向应力。
当σn<0时,令Kst=1.0t/m3
当接触面受压时,令Kn=108t/m3
当接触面受拉时,令Kn=1.0t/m3
6.2.4 计算的模型方案及补充规定
(1)邓肯—张E—μ模型(简记为E—μ模型):当μ≥0.49时,取μ=0.49。
(2)E—B模型[简记为E—B(μ≥0.1)模型]:当μ≤0.1时,取μ=0.1;当μ≥0.49时,取μ=0.49。
(3)E—B模型[简记为E—B(μ≥0.25)模型]:当μ≤0.25时,取μ=0.25;当μ≥0.49时,取μ=0.49。
(4)E—B模型[简记为E—B(μu=0.333)模型]:当μ≤0.1时,取μ=0.1;当μ≥0.49时,取μ=0.49;当为卸荷(S<Sm)时,取μ=0.333。
(5)弹塑性E—μ模型,(简记为EP—E—μ模型):E,μ取法同①;卸荷为S<Sm。
(6)弹塑性E—B模型[简记为EP—E—B(μ≥0.1)模型]:E、B取法同②;卸荷S<Sm。
(7)弹塑性E—B模型[简记为EP—E—B(μ≥0.25)模型]:E、B取法同③;卸荷S<Sm。
(8)双三次样条E—μ模型(简记为DS—E—μ模型):卸荷时的弹模取Eur=E/(1-S1)2,E为样条插值得到的加载切线模量,S1见式(6.2.2)。(www.xing528.com)
在以上各模型方案中,E—μ、E—B模型求初始Ei时均用该单元历史上最大的σ3,样条函数模型插值也用该单元历史上最大的σ3值。
6.2.5 非线性计算方法
每级荷载均采用中点应力刚度法进行计算。
对第i级荷载增量{ΔPi}
由{σi+1/2}求得中点刚度矩阵[Ki+1/2]
则
6.2.6 计算的防渗墙方案
目前设计推荐的方案为低双塑性墙方案,本章应用以上①~⑧种本构模型方案计算以下防渗墙的方案和情况:
6.2.6.1 低双塑性墙方案(简记为LDPW方案)
墙厚1m,入强风化岩1m,墙与墙的中心距离为6m,墙底端不设沉渣单元,墙体划分为三排单元,厚度分别为0.2m、0.6m、0.2m,两墙分担水头分4种情况。
有限元网格采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提供的统一网格,如图6.2.3所示。
图6.2.3 低双墙方案有限元网格和材料分布
施工或加载次序为:初始应力场(冲淤砂以下单元)分2级,填筑过程分级为:
(1)抛填堆石体至高程69.0m,分5级加载。
(2)抛填过度(反滤)料至高程69.0m,分2级加载。
(3)抛填风化砂及右上角石渣至高程69.0m,分7级加载。
(4)抛填上游坡石渣至高程69.0m,分5级加载。
(5)水上碾压至高程73.0m,作1级加载。
(6)在高程73.0m平台建上游墙。
(7)碾压填筑子堤至高程83.5m,作1级加载。
(8)基坑抽水,由高程69.0m分2次降至40.0m,第一次降至58.3m,第二次降至40.0m,上游水位同时升至75.0m,作2级加载。
(9)在高程73.0m平台建下游墙。
(10)碾压填筑至坝顶高程88.5m,作1级加载。
(11)围堰进入运行期,两墙分担水头。
根据以上两墙分担水头的工况,水荷载分级见表6.2.2。
表6.2.2 两墙分担水头荷载分级
低双塑性墙方案除以上的基本方案外,还计算了墙间水位变化、墙厚变化以及墙体两侧强风化岩变软对墙体位移和应力的影响。
墙间水位的变化:
(1)墙间水位由40.0m上升至58.3m,相当于下游墙承担2/3水头,上游墙承担1/3水头。
(2)墙间水位由40.0m上升至48.5m。
(3)墙间水位由40.0m下降至31.6m,相当于上游墙承担2/3的水头,下游墙承担1/3的水头。
墙厚的变化:
(1)墙厚0.8m。
(2)墙厚1.2m。
墙体两侧强风化岩变软:考虑墙体两侧强风化岩一排单元由于冲孔时对岩体的影响,弹模由5×103MPa降为1×103MPa。
6.2.6.2 低双刚性墙方案(简记为LDHW方案)
计算条件及有限元网格同低双塑性墙方案,只是墙体材料改变,相应泥皮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参数也改变,同时考虑了墙底有沉渣,沉渣的弹模E分别为1.0×103MPa和1.0×102MPa的情况。
6.2.6.3 高双刚性墙方案(简记为HDHW方案)
有限元网格采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提供的统一网格,如图6.2.4所示,施工或加载次序为:
图6.2.4 高双墙方案有限元网格和材料分布
(1)堆石至高程69m,分为8级荷载,每排单元作一级荷载。
(2)反滤带至高程69m,分为4级荷载。
(3)风化砂至高程69m,分为6级荷载。
(4)石渣至高程69m,分为4级荷载。
(5)水上干填至高程84.0m,作一级荷载。
(6)在高程84.0m施工下游墙。
(7)基坑限制性抽水至高程40m,墙上游水位82.3m,水荷载分二次施加,第一次为水荷载的1/3,第二次为水荷载的2/3。
(8)在高程84.0m施工上游墙。
(9)填至坝顶高程88.5m,墙顶高程85.0m。
(10)两墙分担水头时的水位:上游高程85.0m,墙间42.0m,水荷载分成1/3和2/3两次施加。
其他条件:
上、下游墙厚均取为1.2m,两墙中线间距离为6m,墙体单元为三排,厚度分别为30cm、60cm、30cm。
6.2.7 各计算方案及计算模型小结
计算方案如表6.2.3所示。采用的本构模型如表6.2.4所示。
表6.2.3 计算方案表
表6.2.4 计算的本构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