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施工技术:流砂的防治方法

建筑施工技术:流砂的防治方法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砂现象易发生在细砂、粉砂及亚砂土中。即组织分段抢挖,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度,挖到标高后立即铺席并抛大石块以平衡动水压力,压住流砂。此法仅能解决轻微流砂现象。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是防止流砂的有效措施。

建筑施工技术:流砂的防治方法

采用集水井降水法开挖基坑,当基坑开挖到地下水位以下时,有时坑底土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此时,基底土完全丧失承载能力,土边挖边冒,施工条件恶化,严重时会造成边坡塌方,甚至危及邻近建筑物。流砂现象易发生在细砂、粉砂及亚砂土中。

1.流砂发生的原因

动水压力是流砂发生的重要条件。流动中的地下水对土颗粒产生的压力称为动水压力,其性质可通过图1-10说明。

图1-10 动水压力原理图

1,2—土颗粒

图1-10(a)中水由左端高水位h1,经过长度为L,断面面积为F的土体,流向右端低水位h2,水在土中渗流时受到土颗粒的阻力T,同时水对土颗粒作用一个动水压力GD,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图1-10(a)中,作用在土体左端a—a截面处的静水压力为ρw·h1·F(ρw为水的密度),其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作用在土体右端b—b截面处的静水压力为ρw·h2·F,其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水在土中渗流时受到土颗粒的阻力为T·L·F(T为单位土体的阻力)。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得:

由上式可知,动水压力GD水力坡度Ⅰ成正比,水位差愈大,动水压力愈大,而渗透路程愈长,动水压力愈小。(www.xing528.com)

产生流砂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大,而且动水压力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与土的重力方向相反,土不仅受水的浮力,而且受动水压力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见图1-10(b)。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流入基坑,即发生流砂现象。在粗大砂砾中,因孔隙大,水在其间流过时阻力小,动水压力也小,不易出现流砂。而在黏性土中,由于土粒间内聚力较大,不会发生流砂现象,但有时在承压水作用下会出现整体隆起现象。

2.流砂的防治

流砂防治的主要途径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或改变其方向。具体措施为:

(1)抢挖法。即组织分段抢挖,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度,挖到标高后立即铺席并抛大石块以平衡动水压力,压住流砂。此法仅能解决轻微流砂现象。

(2)打钢板桩法。将板桩打入坑底下面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入坑内的渗流长度,以减小水力坡度,从而减小动水压力。

(3)水下挖土法。即不排水施工,使坑内水压与坑外地下水压相平衡,消除动水压力。

(4)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是防止流砂的有效措施。

(5)在枯水季节开挖基坑,此时地下水位下降,动水压力减小或基坑中无地下水。

(6)地下连续墙法。沿基坑四周筑起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用来截住地下水流入基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