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区的类型与规模
1.居住区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休息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社团组成,规模一般:人口为3万~5万人,户数为1万~1.5万户,用地为50~100公顷。
2.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是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民区的一个单位,规模一般:人口为7 000~15 000人,户数为2 000~4 000户,用地为10~35公顷。
3.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是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不被小区道路所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规模一般:人口为1 000~3 000人,户数为300~700户,用地为4~6公顷。
(二)居住密度
居住密度是关于住宅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单位用地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密集程度,是一个包含了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指标的综合概念。居住密度的高低取决于土地的价值和土地资源的状况、生活环境质量的定位以及对城市型生活氛围的营造。一般而言,越接近城市中心的住宅区,其居住密度越高;土地资源越紧张的城市其居住密度越高;环境质量标准越高的住宅区,其局部居住密度应较小。
想一想:居住密度是受哪些因素影响的?(www.xing528.com)
(三)设施布局
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配套设施的用地,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另外,商业类公建包括超市、商场等,福利类公建包括幼儿园、学校、医院等。
2.智能化住宅
根据建设部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要求,智能化住宅要达到安全防范、信息管理和信息网络覆盖的要求,也即智能化住宅是将各种家庭自动化设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与建筑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从而实现住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家庭遥控管理,或与外界进行联系的住宅。
智能小区由众多智能楼宇组成,其旨在通过高度集成的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把社区的保安、物业、服务及公共设施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和最优化管理,使小区内居民可以24小时与社区医院、学校、超市、娱乐场所等处联络。
3.户型比
户型比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占住宅总套数的比重,如一栋住宅楼中,小套(或一室户)占25%,中套(二室户)占47%,大套(三室或四室户)占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