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燃混合气表示方法
汽油在缸外喷散成雾状,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均匀混合,能够进入气缸燃烧,这种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称为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中燃油含量的多少称为可燃混合气浓度。可燃混合气通常用过量空气系数和空燃比表示。
(1)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kg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量之比为过量空气系数,记作φa,即
φa=1的可燃混合气称为理论混合气;φa<1的可燃混合气称为浓混合气;φa>1的可燃混合气称为稀混合气。
(2)空燃比
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为空燃比,记作σ,即
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当量关系,可求出1kg汽油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质量即化学计量空气质量约为14.7kg。显然,σ=14.7的可燃混合气为理论混合气;σ<14.7的为浓混合气,σ>14.7的为稀混合气。空燃比σ=14.7称为理论空燃比或化学计量空燃比。空燃比表示可燃混合气多为欧美国家采用。日本多采用燃空比,空燃比的倒数称为燃空比。
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可燃混合气形成的影响因素有缸内气体流动、燃油的雾化质量、燃烧室形状。
(1)缸内气体的流动
①进气涡流: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气缸中心线有组织的定向气流运动
②挤压涡流:在压缩行程的后期,活塞顶表面和气缸盖靠近时所产生的径向或横向气流运动,简称挤流。
③湍流:在气缸中形成的无规则的气流运动称为湍流。
(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法
①空间雾化混合:可燃混合气是在燃烧室空间形成的。
要求:燃油必须喷射到燃烧室空间并与燃烧室形状相适应。
船用大、中型柴油机:主要依赖于燃油的喷雾(又称为油雾法),而较少依赖空气运动。
中小型高速柴油机:主要依赖于空气涡动(又称为涡动法),而较少依赖燃油喷雾。
②油膜蒸发混合:把大部分燃油(约占95%循环喷油量)喷到燃烧室表面形成薄油膜。在燃烧室中强烈的空气涡流下,油膜逐层蒸发并与空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
两种可燃混合气形成方式的特点比较如表3-2所示。
表3-2 两种可燃混合气形成方式的特点比较
(3)燃烧室(www.xing528.com)
汽油机燃烧室常见的有半球形、楔形、盆形三种形式,如图3-39所示。
图3-39 汽油机燃烧室形式
①半球形燃烧室
半球形燃烧室结构紧凑,火花塞布置在燃烧室中央,火焰行程短,故燃烧速率高,散热少,热效率高。这种燃烧室在结构上也允许气门双行排列,进气口直径较大,故充气效率较高,虽然使配气机构变得较复杂,但有利于排气净化,在轿车发动机上被广泛地应用。
②楔形燃烧室
楔形燃烧室结构简单、紧凑,散热面积小,热损失也小,能保证混合气在压缩行程中形成良好的涡流运动,有利于提高混合气的混合质量,进气阻力小,提高了充气效率。气门排成一列,使配气机构简单,但火花塞置于楔形燃烧室高处,火焰传播距离长些,切诺基轿车发动机采用这种形式的燃烧室。
③盆形燃烧室
盆形燃烧室的气缸盖工艺性好,制造成本低,但因气门直径易受限制,进、排气效果要比半球形燃烧室差。捷达轿车发动机、奥迪轿车发动机采用盆形燃烧室。
3.各种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
(1)怠速
怠速时发动机在对外无功率输出的情况下以最低转速运转,此时混合气燃烧释放的功,只用以克服发动机内部的阻力。怠速时发动机的转速为800~900r/min,此时需要少而浓的混合气,φa=0.6~0.8。
(2)小负荷
小负荷是指发动机匀速、空载、速度不超过90km/h,此时需要少而浓的混合气,φa=0.7~0.9。
(3)中等负荷
中等负荷是指缓加速、中大载重行驶、较高的行驶车速(90~110km/h),随着节气门的开大,混合气由浓变稀:φa=0.9~1.1(主要是大于1)。
(4)大负荷
大负荷是指超重载荷行驶、行驶速度在110~120km/h,此时使用的是功率混合气,φa=0.85~0.95。
(5)冷启动
通过水温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温度,电脑ECU控制喷油嘴,延长喷油时间,实现冷启动加浓要求。此时是极浓混合气,φa=0.2~0.6。
(6)加速工况
加速工况是指急加速、超车、加速踏板猛踩到底,此时强制多供油,额外增加供油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