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1-3列出了非雾霾、雾霾、重度雾霾期间PM 1及其中各相关组分的浓度。PM 1在非雾霾期间的平均浓度为56.67μg·m-3,在雾霾期间则达107.2μg·m-3,而在重度雾霾期间,则高达122.69μg·m-3,雾霾期间平均浓度是非雾霾期间的1.9倍,而重霾期间更高于非雾霾期间2.2倍。PM1各类组分浓度在雾霾期间均有倍数增长,其中以可溶性无机离子总浓度TWSII上升最多。TWSII浓度从非雾霾期间20.11μg·m-3,上升到雾霾期间37.44μg·m-3,直至重雾霾期间的48.06μg·m-3,雾霾期间和重度雾霾期间的浓度分别是非雾霾期间的1.9和2.4倍,表明TWSII组分是雾霾期间新生成PM 1颗粒中的主要组分。其中NO3-的增长幅度最大,平均浓度从非雾霾期间的5.57μg·m-3,上升到雾霾期间的13.41μg·m-3,直至重雾霾期间的18.62μg·m-3。雾霾期间和重度雾霾期间的浓度,分别是非雾霾期间的2.4和3.3倍。SO24-的浓度也有倍数增长,雾霾期间和重度雾霾期间的浓度是非雾霾期间的2.1和1.7倍,增长幅度较NO3-小。在非雾霾期间,NO3-低于SO24-,NO3-/SO24-比值为0.86。NO3-/SO24-比值在雾霾期间上升到1.16,以及重度雾霾期间的1.32。这也充分说明了机动车排放在上海雾霾中的作用。
表51-3 非雾霾、雾霾、重度雾霾期间PM 1及其中相关组分的浓度
各元素的富集系数(EF)值,可用来比较雾霾和非雾霾期间来自人为污染源的各元素的富集程度。从图51-2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各个元素在不同时期的污染程度。来自地壳源的元素如Ca、Co、Mg、Na、Ti等,在雾霾天乃至重雾霾天期间,其EF值与非雾霾期间相比均没有升高。显然,这些元素与雾霾期间的大气能见度无关。由于非雾霾天大多分布在由海洋向陆地方向为主导风向的日子,受到来自海洋的船舶排放影响,V和Ni的浓度由非雾霾期间的7.5和8.1 ng·m-3,上升到雾霾期间的14.3和12.3 ng·m-3,直至重雾霾期间的15.1和14.0 ng·m-3。但是两者的EF值在雾霾期间没有明显的增长。两者的比值V/Ni,在雾霾天期间和重度雾霾期间分别为0.90和0.93,较之非雾霾期间的比值(1.19)低。这是由于非雾霾天期间,主导风向来自海洋。这一结果再次说明了,船舶排放是上海PM 1中V和Ni的主要来源。其余元素的EF值变化,都是重度雾霾>雾霾>非雾霾,表明在雾霾期间,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源的这些元素的污染水平,均有所上升。Pb的EF值,在雾霾天和重度雾霾天比非雾霾天分别上涨了3.1和5.0倍,其余元素诸如As、S、Cd、Pb、Zn、Cr、Cu和K等的浓度上升了1.1~2.4倍。Pb的来源主要是机动车之前使用含铅汽油所排放的含Pb颗粒物在道路上的沉降物。因机动车行驶而产生的道路扬尘颗粒物,则含有较高浓度的Pb。这再次说明,机动车排放是上海雾霾的主要来源。(www.xing528.com)
图51-2 PM 1在中度雾霾、重度雾霾以及非雾霾期间各元素的EF值(彩图见下载文件包,网址见14页脚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