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上海市为例,探究城市NH 3排放对环境NH 3浓度的影响,或者说,环境NH 3浓度的变化是否体现机动车NH 3排放的影响。上海市2014年的机动车保有量为304万辆,年均行驶里程为15 000 km,以本研究确定的NH 3排放因子估算,全市的机动车NH 3排放量为1 300 t,这与2010年采用美国排放因子的自下而上的排放清单估算结果相近(1 581.1 t)。这部分NH 3排放量与农业NH 3排放量比较起来,所占比例虽然很小,却占到上海城市内部NH 3排放量(基本为非农业源排放)的12%。此外,与农村不同的是,城市具有富NO x和富SO 2的大气氛围,且下垫面多为硬质表面,汽车NH 3排放可以较彻底地中和,而形成二次无机气溶胶,因此其环境影响不容小觑。
由长时间高分辨的环境监测数据,可得到污染物浓度在四季的可靠的昼夜变化规律,并从中一窥污染物的可能来源及其影响。图36-2表示,上海城区NH 3和CO浓度的四季昼夜变化,依据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上海每小时连续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数据的具体来源和质量控制详见第5章。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较长历史时期,上海及其所处长三角区域的CO,主要来源于钢铁冶炼和交通运输。2007年,两者分别占比为34%和30%[5]。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稳步提升中,由此导致与之相关联的污染物排放源也在发生着变化。譬如在过去数年间,中国在工业领域实施了诸如“抓大放小”、提高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新举措。而同期的中国汽车销量,经历了数年的两位数发展,并于2009年超越美国,首次跻身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发达的东部沿海区域的机动车现已超过工业源,成为CO的最大排放源[5]。图36-2中,上海城区CO浓度的昼夜变化,呈现典型的双峰构型,分别出现在城市交通的早高峰(从当地时间5:00开始)和晚高峰(从当地时间16:00开始)。因而,CO的变化可作为机动车活跃性的强有力指标。与CO类似,NH 3浓度在四季的昼夜变化中也呈现出清晰的双峰构型,表明上海城市大气的NH 3受到机动车排放(市民日间通勤)的显著影响。
图36-2 上海城区NH3和CO浓度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各个季节的昼夜变化(彩图见图版第21页,也见下载文件包,网址见正文14页脚注)
其中圆点的颜色深浅代表温度高低,圆点的大小代表湿度高低。
分季节来看,CO与NH 3浓度的相关关系强弱又有所不同[图36-3(b)]。展开而言,夏季两者的相关性最强(R 2=0.48,p<0.001),春秋稍次,冬季则没有相关性。无论在哪个季节,机动车的NH 3排放量的变化应无显著差异。因此,造成相关性的季节性差异的原因,有可能是气象条件(如边界层高度、温度、湿度、降水等)的不同,也可能是NH 3/CO的非本地排放传输至上海。气象因素并不构成上海城区NH 3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对于是否有长程传输的影响,本研究利用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mental Prediction,NCEP)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DAS)气象数据,结合同期的NH 3和CO小时质量浓度数据,对上海的大气污染输送过程进行潜在源贡献分析(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以确定大气污染传输路径及可能源区。PSCF算法是一个条件概率函数,主要利用后向轨迹来计算和描述可能的源区位置,反映了一定空间覆盖率的空气团在到达研究区之前的滞留时间。本研究将被轨迹覆盖的地理空间区域(114—117°E,26—41°N)按照0.5°×0.5°进行水平网格化。由于PSCF为一种条件概率,因此采用其与W ij(权重因子)的乘积(WPSCF)表示,以减少不确定性。在本研究时段内,上海NH 3浓度的季节变化较为平稳,而CO的浓度变化呈现出较大的季节性差异,春夏秋冬的平均值分别为0.71、0.61、0.51和1.1μg·m-3。图36-3(a)指示北方燃煤集中区域是上海冬季CO的主要源区,又结合CO具有较长的大气寿命,可以预期上海冬季CO深受外来长程传输的影响。而图36-3(c)表明,上海NH 3的来源在四季中均以本地源为主导。冬季CO的来源以长程传输为主,而NH 3的来源以本地贡献为主,这解释了为何冬季两者的相关关系最弱。
图36-3 上海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CO(a)和NH 3(c)的PSCF分析,CO和NH 3浓度在研究期间各季节的相关性分析(b)。(彩图见下载文件包,网址见14页脚注)
参考文献(www.xing528.com)
[1] Emmenegger L,Mohn J,Sigrist M,et al.Measurement of ammonia emissions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in a comparative tunnel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4,22(3):326-341.
[2] Kean A J,Harley R A,Littlejohn D,et al.On-road measurement of ammonia and other motor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34(17):3535-3539.
[3] Durbin T D,Wilson R D,Norbeck J M,et al.Estimates of the emission rates of ammonia from light-duty vehicles using standard chassis dynamometer test cycles.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2,36(9):1475-1482.
[4] Liu T,Wang X,Wang B,et al.Emission factor of ammonia(NH 3)from on-road vehicles in China:Tunnel tests in urban Guangzhou.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2014,9(6):064027.
[5] Huang C,Chen C H,Li L,et al.Emission inventory of anthropogenic air pollutants and VOC spec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China.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1,11(9):4105-4120.
【注释】
[1]排放因子(emission factor,EF)不同于富集系数(enrichment factor,E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