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污染气溶胶的特性、来源和形成机制

上海污染气溶胶的特性、来源和形成机制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为排放的污染气体在气溶胶表面的复相反应是上海大气中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酸盐等污染气溶胶的主要形成机制[8 13]。鉴于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国计民生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重大危害[34-42],迫切需要系统而全面地揭示上海污染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形成机制。本章基于2008年和2009年之交采用多种监测手段的综合观测结果,全面分析了上海市大气气溶胶及其各种组分的物理、化学、辐射特性与来源,并估算了不同组分对大气气溶胶消光的贡献。

上海污染气溶胶的特性、来源和形成机制

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的1/3左右,其GDP占全中国的20%左右。由于该地区稠密的人口、大量的工厂农田以及来自上游城市的污染,如今长三角已成为海洋污染的源头之一。上海作为世界上的超大城市之一,位居长三角城市之首,人口超过2 000万,人口密度为2 700人/m2,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工业和海港,其空气质量一直引人关注。上海的SO 2排放总量在1996—2005年间从4.0×105吨增至5.4×105 t,其中工业导致的SO2排放占总量的70%,而非工业SO 2排放则从2000年以来增加了40%以上[1]。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来自工业的CO 2从1995的47%降至2006年的30%,来自煤燃烧的CO 2排放从1995年的8 400万t增至2006年的11 000万t,其中由燃油产生的CO2排放在1995年为2 300万t,而到2006年则为6 400万t;来自天然气燃烧的在2006年只有500万t。2000—2020年SO 2排放会维持在2000年的水平,CO 2的排放也会有所下降,但由于上海机动车数量近年来增加非常迅速,NO x的排放到2020年预计会增加60%~70%。2000年上海的NO x排放为4.0×105 t,其中1.7×105 t来自电厂排放,1.0×105 t来自工业排放,0.9×105 t来自交通排放,而剩下的0.4×105 t则来自其他源[2]。到2020年,NO x可能会达到6.0×105 t。随之而来由交通产生的CO2排放比例也从7%增至18%[3]。上海PM 2.5中的硫酸盐主要来自当地的SO2排放,且在不同温度下,SO 24-/SO 2比值较稳定[4]。1999—2000年间上海气溶胶中(NH42 SO4和NH4 NO3之和占PM2.5质量的41.6%,而其中硫酸盐就占了23.4%。含碳物质占PM2.5质量的41.4%,其中73%为有机物[5]。上海气溶胶中的主要离子以(NH 42 SO4、Ca(NO32、CaCl2和CaSO4的形态存在[6]。由于极高的SO2和NO2气体浓度所发生的光化学反应,2007年1月19日在长三角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强的一次区域霾事件,当日上海日均SO2和NO2浓度分别达到194、123μg·m-3,当天区域能见度低于0.6 km[7]。人为排放的污染气体在气溶胶表面的复相反应是上海大气中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酸盐等污染气溶胶的主要形成机制[8 13]。含碳气溶胶[包括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约占PM 2.5质量浓度的30%[14],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浓度为5.7~7.2μg·m-3,约占OC的30%。OC中约50%来自机动车排放,15%则来自煤燃烧[15]。可溶性有机碳占总碳的比例(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total carbon,WSOC/TC)大约在0.3,其中可提取的有机组分中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烹饪是其主要来源[16]。上海气溶胶中来自生物质燃烧的元素K与元素C的比例(K/EC)比国外很多地区高出很多,表明其深受生物质燃烧的影响[17]。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是上海大气气溶胶中的多环芳烃(PAH)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on-methane hydrocarbon,NMHC)中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主要来源[18-20]。大气气溶胶中的另一类主要组分为重金属,虽然含量较低,但其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意义很大。上海大气中的有毒金属,包括Pb、Zn、Cu、Cr、Cd和Ni。Pb、Zn、Cu主要来自交通污染,Cd主要来自工业源,而Ni则主要来自自然源。空间分布显示,以上金属浓度较高的区域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街道交叉口以及工业区附近[21]。Cd、Cr、Cu、Pb和Zn从1965至2005年呈明显增加趋势,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来源主要是当地的工业及交通[22]。上海大气中的颗粒态Hg主要来自固定源和气-固转化,与硫酸盐和元素C高度相关,却不和F、Cl、硝酸盐以及有机碳相关。粗略估计,煤的燃烧对上海大气中的Hg的贡献可达到80%左右[23,24]。上海大气中的Pb在20世纪90年代40%来自水泥,18%来自有铅汽油,16%来自冶金工业,而只有9%和5%来自油燃烧和煤燃烧[25]。1997年之后,上海已经禁止了有铅汽油的使用,PM 2.5中的Pb浓度仍处于较高的水平(213~176 ng·m-3),Pb的主要来源为煤燃烧、以往含铅汽油排放生成的颗粒物沉降后再扬起,以及冶金工业排放[26-31]。上海大气中含有的CS2和SO 2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CS2主要来自煤炉的煤燃烧[32]。上海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是煤燃烧,其他来源包括建筑活动、机动车排放、扬尘以及炼钢[33]。以上结果大都局限于对上海大气污染的某些组分例如臭氧(O 3)、有机物、Pb污染等的研究。鉴于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国计民生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重大危害[34-42],迫切需要系统而全面地揭示上海污染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形成机制。本章基于2008年和2009年之交采用多种监测手段的综合观测结果,全面分析了上海市大气气溶胶及其各种组分的物理、化学、辐射特性与来源,并估算了不同组分对大气气溶胶消光(导致太阳光衰减)的贡献。(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