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1-2列出了从塔克拉玛干沙漠春季气溶胶中测定的19种元素的平均浓度及范围。从表11-2中可见,质量浓度最高的元素是Ca,其春季在PM 2.5和TSP中的平均值分别为52.20和99.67μg·m-3,占到总质量的8.9%和7.7%。有些样品中,元素Ca占到总质量的12.9%。与Ca在全球地壳中的平均浓度4.15%相比,元素Ca的浓度是地壳均值的2倍多,说明塔克拉玛干沙漠是高钙地区。这一结论与X.Wang等报道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表层土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aCO 3相一致[21]。其次是典型矿物元素Al,在PM 2.5和TSP中的浓度分别为34.85和62.87μg·m-3,TSP中Al的浓度分别是阿克苏(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敦煌(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沙坡头TSP中Al浓度的2.6、3.7、4.5倍[23],说明沙漠腹地矿物气溶胶的浓度非常高。在PM 2.5中,其元素浓度大小顺序为Ca>Al>Fe>Mg>Na>S>Ti>Mn>P>Sr>Zn>V>As>Cr>Cu>Pb>Ni>Co>Cd;在TSP中略有差别,其顺序为Ca>Al>Fe>Na>Mg>S>Ti>P>Mn>Sr>Zn>V>Cr>As>Cu>Ni>Pb>Co>Cd。
表11-2 塔中春季PM 2.5和TSP的元素浓度(μg·m-3)
1.沙尘气溶胶元素的富集系数(EF)
为了进一步阐明元素的化学特征,采用Al作为矿物源的参比元素,根据公式EF=(X/Al)气溶胶/(X/Al)地壳计算了所有元素的富集系数。式中(X/Al)气溶胶和(X/Al)地壳分别代表X元素在气溶胶和地壳中的相对浓度。如果EF<5,说明该元素主要来自地壳;如果EF>10,说明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来源;如果10>EF>5,则说明元素部分来自人为源,又有部分来自地壳源。如图11-9所示,矿物元素(EF<5)有Ni、Cr、Ti、P、Fe、Co、Mn、Cu、Na、Sr、V、Mg、Ca、Zn;元素Cd、Pb既有地壳源也有人为污染源。值得关注的是污染元素(EF>10)As、S的EF远大于10。在细颗粒物中,As的EF甚至超过了100,说明人迹罕至的沙漠海洋也有人为活动影响的痕迹。S的EF>50,似应主要来自人为污染,实际上主要来自矿物源,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古海洋源的主要特征,对此会在后续部分详细阐述。
图11-9 塔中沙尘与非沙尘期间元素的富集系数(彩图见下载文件包,网址见14页脚注)
2.沙尘气溶胶的矿物源元素
沙尘暴期间,在PM 2.5中的矿物源元素浓度,是非沙尘期间的1.8~7.7倍;而在TSP中,则是2.9~9.3倍。同时,在沙尘暴期间,这些矿物元素在TSP中所占的比重,比在非沙尘暴期间都有增加,尤其是Al、Fe、Mg、Na等。这些矿物元素在非沙尘暴期间的PM 2.5/TSP比值,均大于0.55,如Ca、Al、Fe、Mg、Na的PM 2.5/TSP比值分别为0.88、0.91、0.92、0.89、0.72;而到了沙尘暴时期,矿物元素PM 2.5/TSP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a、Al、Fe、Mg、Na分别降至0.49、0.53、0.57、0.59、0.40。这一事实表明,在非沙尘暴时期,矿物元素较多地存在于细颗粒物中;而在沙尘暴时期,矿物元素较多地存在于粗颗粒物中。为进一步判别元素的来源,对元素在沙尘与非沙尘期间的EF进行了分析(图11-10)。值得注意的是,元素Zn在所有PM 2.5和TSP样品中的EF<5,但在非沙尘时期,无论是在粗颗粒物中还是在细颗粒物中,其EF值均大于5。通过比较塔中周边表层土的元素浓度,Zn的浓度与全球地壳中的平均浓度相比,并无异常,这说明,非沙尘时期的人为活动,如沙漠公路往来的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石油天然气在沙漠里的加工过程排放的Zn,富集于塔中沙尘气溶胶之中。(www.xing528.com)
图11-10 塔中沙尘与非沙尘期间元素浓度的比较(彩图见下载文件包,网址见14页脚注)
3.沙尘气溶胶中的污染源元素As、S、Pb、Cd及其来源
元素As、S、Pb、Cd的EF>5。尤其是As,在PM 2.5中的EF高达120。根据元素PM 2.5/TSP的比值判断,这些污染元素主要分布在细颗粒物中(0.88~1.00);在沙尘暴期间由于粗颗粒物增加,比值会有所降低(0.55~0.99),但还是主要存在于细颗粒物中。我们收集了塔中及其不同方向上表层土的元素,表11-3中列出了元素As、S、Pb、Cd相对于地壳平均浓度的倍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城市街道及郊区的表层土中,元素Pb、Cd、As的倍数为1.4~6.6、5.5~6.6、3.7~8.3;而在沙漠与绿洲的过渡带为1.2~3.1。这说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污染元素,可能来自周边的绿洲如库尔勒、和田等地的工农业活动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在中国西部杳无人烟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气溶胶和尘土中均含有某种程度的污染元素As、Pb、Cd。这些发现强烈地提示,燃煤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经由大气颗粒物的长途传输,已经污染了中国几乎所有地区的大气和土壤。中国各地区、各城市的大气污染,不仅来自本地污染源,同时也都来自外地沙尘及污染源的长途传输。气溶胶的长途传输,成为中国大气气溶胶来源和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必须指出的是,元素S中可溶性的S与总硫的比值接近1,说明塔中表层沙土中的S,主要是以可溶性S存在。元素S在塔中的浓度是地壳平均浓度的1.2~4.0倍。关于S的富集原因,将在11.3节详细讨论。
表11-3 塔克拉玛干沙漠表层沙砾中污染元素As、Cd、Pb、S相对于地壳浓度的倍数
S w表示SO2-4中可溶性的S,S t表示气溶胶中的总S。“人口”栏为2004年的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