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挥多学科优势,努力为追求不同成才目标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基础上的学术精英、高端应用、跨学科复合及面向国际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
武汉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均是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批准的“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率先对这些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为其他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示范和引导作用。2010年,学校以这些基地为基础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组建了“弘毅学堂”,共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数理经济与金融、国学7个学科班。“弘毅学堂”自开班以来,坚持高起点、高层次、少而精、开放式、国际化培养原则,打造高起点教学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拔尖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活动,如:开展小组集体教学,采用全英文教材和全英文教学,加强讨论式教学,实行导师制和班级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培养科研能力训练为导向的实验设计课程,聘请外籍教师,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学,与国外实验室开展合作等等,成为拔尖学生培养的新型试验田。
2.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
学校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培养国家急需的行业领军人才,以国家开展“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建立了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信息化测绘、历史学、理论经济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多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共6个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各实验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各具特色的培养途径,综合为“一个中心、两个依托、三个结合、四个平台”的培养路径,即: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以优秀师资为依托、以优秀教学资源为依托,使学生的学习处在较高的起点上;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和科研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营造有效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开放实验平台、自主学习平台、学习创新平台和产学研互动平台,为学生强能力和高素质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学校积极申报教育部“卓越教育计划”,有14个专业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专业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法学专业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极大地促进了相关专业的建设。(www.xing528.com)
3.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学校发挥多学科优势,深入推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先后开办了WTO试验班、七年制法语医学试验班、国学试验班、法语法学双学位试验班、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试验班等11个跨学科试验班。这些跨学科试验班按照“打通培养”原则,打破单一专业界限,加强多个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重新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学校还通过拓宽专业口径、设置跨学科专业、推行主辅修和双学位制度、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等,进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现已形成多种途径并举、各种方式共生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新局面。
4.面向国际的人才培养
学校积极推进本科教学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与多所国外高校开展本科生互换及学生联合培养,每年选拔近300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2005年,学校在数理金融、生物学、中西比较哲学、护理学专业开办了4个国际班,单独制定培养方案,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授课,实施专业课全程英语教学。2010年起,在9个有条件的专业开展学科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建设,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教学管理均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操作模式和通用标准。学校自2004年起每年举办的暑期国际英语口语培训项目、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的暑期海外游学项目,对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文化能力和国际交流沟通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