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大校史新编:三创教育引领本科教学改革

武大校史新编:三创教育引领本科教学改革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001年出台的“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三创”教育的理念,强调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三创”教育理念提出后,得到了全校师生和高教同仁的高度认可,其内涵也通过不断的改革实践逐步丰富和完善。武汉大学获国家“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览表以上三项改革计划各有重点,逐步深入。

武大校史新编:三创教育引领本科教学改革

学校于2001年、2005年、2007年、2012年共召开了4次全校性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确立了“三创”教育理念和“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先后推出“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卓越工程”、“武大课程2010——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等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本科教育不断发展前进。

在2001年出台的“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三创”教育的理念,强调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创造、创新、创业三者都具有独创性,都含有“创”的成分,但创造强调原创性,创新为推陈出新,而创业则注重把创造与创新的东西变成现实,开创出新事业。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不仅具有方向上的一致性,在实践上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人才培养过程。“三创”教育理念提出后,得到了全校师生和高教同仁的高度认可,其内涵也通过不断的改革实践逐步丰富和完善。

2005年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后经过多方讨论,达成以下共识:本科教育是人才精英品质形成最重要和打基础的阶段,本科教育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立校之本,本科教育是我们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突破口。武汉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它强调人才培养的四个基本要求——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三创”精神和能力、全球视野,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两种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为人才质量的核心要素,国际竞争力作为人才质量的检验标准。学校努力探索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特色,努力建设以通识为基础的培养模式、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能力为取向的实践模式、以人格为核心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07年,学校结合教育部“质量工程”制定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卓越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追求卓越品质,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发展战略。该方案的内容包括: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课程资源建设工程、“三创”教育实施工程、名师与教学团队建设工程、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工程、教学管理现代化建设工程、开放教育与国际交流实施工程、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工程等8大工程、26项改革计划。“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卓越工程”实施以来,极大促进了学校在专业、课程、名师、团队等方面的教学资源建设,截至2012年12月,学校入选国家精品课程71门、国家教学名师15位、国家教学团队13个、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9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www.xing528.com)

2010年,学校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制定为契机,制定了“武大课程2010——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规划”。该规划立足于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拟通过改造学科专业、调整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国际化建设,探索建立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新体系。

武汉大学获国家“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览表

以上三项改革计划各有重点,逐步深入。“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是吹响质量提升行动的号角,注重的是理念的提出、资源的整合;“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卓越工程”是质量建设的奠基工程,注重的是优质资源的建设、对卓越品质的追求;而“武大课程2010——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则是质量全面提升的攻坚战,注重的是模式、机制和制度的创新。三者内容虽不相同,但都是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致力于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