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决定了大学的地位、水平和声望,是推动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合校以后,学校在人才队伍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高端拔尖人才为引领,打造珞珈人才方阵。学校根据学科发展要求,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为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研究、宏观管理,下设工作协调组与专家顾问组,负责人才相关事务的协调落实和重大人才项目的论证咨询。实施院系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一把手负责制”,将人才工作作为院系(科研单位)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特别是2009年以来,学校多次召开全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先后出台《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在今后五年内引进10~20名杰出人才、80~100名学科带头人和一大批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全面提升学校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使一批杰出人才引领学科发展,学科团队在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青年骨干教师活跃在国家战略需求领域和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实现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百万年薪全球招聘院长
武汉大学地处我国中部,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不具备区位优势。为保持发展后劲,合校以来,特别是2003年以后,学校在全国高校较早启动高端人才引进工作,高级教师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同时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大海外杰出人才的引进力度。学校将计划引进的“杰出人才”定位于海外著名大学的教授、海外著名研究机构资深研究员、国内“两院”院士、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外公认的拔尖人才、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入选者以及相应层次者。对于杰出人才,除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外,薪酬采用协商制,最高可达每年百万元人民币。
从2003年开始,学校拿出学院院长、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关键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这一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玛萨教授受聘担任我校HOPE护理学院院长,这也是学校首位“洋院长”。此后,学校于2004年和2005年又以百万年薪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国际软件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和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以后,学校陆续拿出药学院院长、城市设计学院院长、A3实验室主任、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社会学系主任、国际软件学院院长、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来自美国、中国香港等地的著名教授成功加盟。2013年又面向全球招聘生命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在实际过程中虽然许多引进来的杰出人才婉拒了学校的“百万年薪”,但“武汉大学百万年薪引进院长”的举措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学校人才工作的“大手笔”。
2.大力实施“引智计划”
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综合竞争实力,加大引智投入和工作力度,学校通过实施院系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一把手负责制”、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大幅提高引进人才待遇、构建良好的人才服务体系、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岗位、加强与国际学术界顶尖学者的合作和交流等特色举措,引进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合校以来,武汉大学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50余人,其中来自海外的占一半以上。聘任兼职教授450余人,名誉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350余人。目前,担任我校名誉教授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多达10人。同时,充分利用“111”创新引智计划、“海外名师计划”、湖北省“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等聘请国际高层次人才。2005年,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学校抓住这一契机,积极组织申报,以生命科学学院舒红兵为学术带头人的“细胞功能的分子基础”创新引智计划项目得到批准,成为全国首批获准的26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之一,资助经费五年900万元。此后,以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何炎祥(2007年)、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秦金贵(2008年)、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2012年)为学术带头人的创新引智计划先后得到批准。学校还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校进行科学研究。
2005年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美国引进郭林教授。2006年,郭林教授在生命科学领域被聘为“长江学者”。过敏与免疫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通过平台建设组建了一支科研团队,2006年获评湖北省创新群体,同时在平台基础上又建立了海外留学开放实验室,吸引美国耶鲁大学尹芝南副教授等一批海外学者定期回国讲学或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对学校在过敏与免疫领域开展突破性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才支持。2009年,学校引进了邓子新院士团队,以该团队为基础,申报并获批一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和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校引进的章晓联教授、雷爱文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中央“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实施后,学校积极组织、广纳英才,截至2012年底已有20多人入选,加盟我校人才队伍。
2010年以来,学校引进人才规模不断扩大,包括杰出人才、学科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等;引进层次明显提升,包括引进院士1人,海外正教授或相当职务的百余人,其中19人入选“千人计划”;引进结构朝均衡化方向发展,引进人才中来自海外的占70%以上,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的占60%以上,人文社科及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引进力度加大,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科取得突破。(www.xing528.com)
3.扎实推进院士队伍建设
“两院”院士是代表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科技顶尖人才,处在一个单位人才金字塔的塔尖。学校坚持从培育科技领军人才着手,扎实推进院士队伍建设工作。截至2012年底,学校共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查全性、卓仁禧、李德仁、邓子新、张俐娜、龚健雅和舒红兵,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宁津生、刘经南、张祖勋、茆智、朱英国、李建成、李晓红。2004年1月5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03年当选的58位院士名单,我校张祖勋、茆智教授当选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2005年初,生命科学学院朱英国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也是湖北省当年新增的唯一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张俐娜、龚健雅、舒红兵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晓红、李建成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俐娜是中国科学院2011年新增院士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武大历史上第一位女院士;李建成则是当年中国工程院当选的最年轻院士。2011年新增5名院士中理学2人,工学1人,信息2人,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青年科学家占新增院士数量的80%,进一步优化了我校院士的学科分布和年龄结构。2011年我校一次新增5位院士,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提振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士气,增强了学校发展的凝聚力。
4.特设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岗位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实力雄厚,在学校占据“半壁江山”。为进一步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巩固和彰显我校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全国高校的优势,2004年学校设立“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遴选站在学术前沿、把握研究方向,通过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一流学者。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遴选每两年进行一次,入选者被学校正式授予“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称号,待遇比照“两院”院士。设立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不仅是对入选者崇高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在于大力倡导求实、求真、求新的优良学风。我校这项举措,在全国高校尚属首创。截至2012年底,学校共遴选出12位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分别为韩德培、谭崇台、马克昌、彭斐章、石泉、陶德麟、李龙、冯天瑜、刘纲纪、宗福邦、胡德坤、马费成。
5.加大拔尖人才培养力度
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在重点学科、传统优势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着力支持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学科带头人。一是以“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奖励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等人才计划为抓手,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二是以“351人才计划”为重点,加大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和资助力度。该计划是在原有单一的“珞珈特聘教授”评审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即在五年时间内遴选30名左右学术造诣高深,已取得所在学科国内外公认重要成就的“珞珈杰出人才”;遴选资助50名左右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珞珈特聘教授”;遴选资助100名左右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珞珈青年学者”。加大对“351人才计划”入选者的扶持力度,学校为“珞珈特聘教授”提供10万元/年的岗位津贴,支持和鼓励他们冲刺“长江”和“杰青”;为“珞珈青年学者”提供6万元/年的岗位津贴和自主研究经费(理工医科20万~30万元,人文社科6万~10万元),支持和鼓励他们冲刺“珞珈特聘教授”和“青年拔尖人才”。“351人才计划”实施以来,遴选200位“珞珈特聘教授”和“珞珈青年学者”。合校以来,学校共聘任“长江学者”特聘和讲座教授54人、“珞珈特聘教授”112人。“351”人才计划的实施,为稳定校内优秀人才,支持他们专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