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大学校史新编:文化大革命中的办学成果

武汉大学校史新编:文化大革命中的办学成果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取推荐与选拔的方法招收工农兵学员,更注重有实践经验,因此招收的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普遍下降。尽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学校要继续实行“开门办学,厂(社)校挂钩”,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以革命大批判和典型产品带动教学等,但是,武汉大学努力排除干扰,恢复正常的教学工作。

武汉大学校史新编:文化大革命中的办学成果

1.“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从1966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都停止了招生。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其中规定,废除以前实行的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录取新生的制度,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16字办法,招收的对象,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而不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学制缩短为3年。这些经推荐进入高等院校的工农兵学员,在读书的同时,还被赋予“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当时简称“上、管、改”)的任务。

1970年,武汉大学仿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做法,开始在湖北省内试点,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中招收学员入学。这年7月底,从湖北省恩施地区选拔招收70名学员先期入校,从其他地区选拔的学员900余人于8月底先后入学,其中赴襄阳分校的文科学员160人,其余留在校本部。首届工农兵学员分别安排在17个专业学习,学制为两年半至三年,设置“以毛泽东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业务课,以备战为内容的军事体育课;同时学习清华大学创办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的经验,把革命大批判作为“教育革命的一门主课”,实行“开门办学”,打破过去基础课与专业课分开的界限,突出重点,急用先学,边干边学,因此课程门数和教学内容大大减少。采取推荐与选拔的方法招收工农兵学员,更注重有实践经验,因此招收的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普遍下降。

1971年,学校继续在省内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学员入学。1972年招生范围扩大至全国,招生办法有所改进,采取推荐与文化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招生,并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招收了一部分学生。学员入校后,增加了半年文化课的补习期,有重点地补习必要的基础知识。可是,这些措施却被“四人帮”指责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复辟’‘回潮’”。1973年8月,“四人帮”推出辽宁省知识青年张铁生“反潮流”、“交白卷”的典型,煽起一股否定文化学习的歪风。因此,武汉大学对1975年后入校的学生再没有进行集中的文化课补习。据统计,1970—1976年,武汉大学共招收工农兵学员7届,共5500人。其中绝大多数通过在校几年的学习,专业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教学秩序逐步恢复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全国开展“批林整风”。1972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进一步开展批林整风,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尽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学校要继续实行“开门办学,厂(社)校挂钩”,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以革命大批判和典型产品带动教学等,但是,武汉大学努力排除干扰,恢复正常的教学工作。1972年初,学校鉴于前两届工农兵学员专业学习时间不到50%的状况,将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调整到不少于70%,并将学军学农列入政治学习时间。将文科原定两年半的学制改为三年。4月,学校召开政治工作座谈会,要求各级党组织加强对教学的领导,相继撤销全校原大队、连队的建制。机关分设三个党总支,系和分校设党委。全校共设中文、历史哲学经济、外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图书馆等10个系(其中哲学、经济两系在襄阳分校办学)。学校先后任命了各系、教研室、系办公室正副主任,教学管理逐步得到恢复。

3.注意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

197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指出“这件事不能再拖延了”,“学校的基本理论课太少了”。1972年5、6月间,全国召开了综合性大学和外语院校座谈会,着重讨论了教学中的问题。武汉大学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和座谈会精神,在1972年、1973年两年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抓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一是努力从思想上消除“抓政治保险、抓教学危险”的顾虑,划清提高教学质量和“智育第一”的界限。二是正确认识教师在教育革命中的作用,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老教师的专长。一批老教师陆续被安排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一些教师被安排担任系、教研室、研究室的领导职务。为激励教师勤奋大胆工作,教书育人,1973年5月召开全校教师代表大会,授予数学系教师黄绚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教师”称号,号召教师向黄绚国老师学习。三是整顿教学秩序,包括恢复教学班级编号制度,图书馆采用借书证、卡制度,恢复和组建研究室,开展学术活动等。1972年和1973年,学校还分别召开文、理科教育革命座谈会,交流了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的经验。四是调整专业,使专业方向内涵与外延更加科学。如将化学电波及化学加工改为物理化学广播电视改为无线电技术,撤销磁性材料植物生理等专业,将部分相近专业合并,调整专业近20个。

4.科学研究、校办工厂与多种形式办学(www.xing528.com)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几年,学校的科学研究几乎处于停顿状况。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作出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指示之后,学校科研工作开始逐步正常开展。1973年,学校设专职科研编制100人,1976年进一步健全科研机构,配好科研班子,实行专职科研人员定岗定任务,保证5/6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71—1975年,武汉大学理科先后承担259项科研课题任务,其中直接为农业服务的35项,为工业服务的185项,为国防建设服务的22项,属基本理论研究的17项,均取得了一些成果,有19项成果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获奖。校办工厂有所发展。主要有物理系无线电厂、半导体厂,化学系玻璃厂、电池厂、灭火剂厂,生物系生化微生物工厂,数学系专用机厂等。这些系的相关教研室被并入校办工厂,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基地。1971年,校办工厂生产任务归口省有关工业局管理,列入产供销计划。1973年,校办工厂职工达到623人,研制产品25项。

在此期间,学校还举办各种短训班。这些短训班有的是应单位的要求办的,有的是新技术或科研成果推广学习班,有的是结合当时运动进展情况开办的理论骨干培训班,也有大量的业务培训班。如为武钢1米7工程上马办的386人的外语培训班,为武昌造船厂办的造船数控培训班,为大冶钢厂办的分析化学研究班,为湖北地方中学办的英语、数学培训班等等。

5.襄阳分校

1965年底至1966年初,高等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半工(农)半读工作会议,提出对高等教育进行半工(农)半读试验。根据此次会议精神,武汉大学决定进行半工(农)半读试点,并着手在省内选择试验地点。1966年3月,湖北省批准武汉大学在鄂西北襄阳隆中建立分校作为半工(农)半读试验基地。分校实行武汉大学和襄阳地区共同管理、以武汉大学为主的管理体制。当时划定校园面积(包括三座山林)为1.5万亩。

襄阳分校的办学始于1970年。1970年2月,根据省革委会文件,学校把襄阳分校作为“创办社会主义文科大学”的基地,并于同年在中文、历史、哲学、经济等4个文科系招收工农兵学员160人。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1972年,学校将襄阳分校中文、历史两系调回总校。1976年7月,襄阳分校哲学、经济两系也调回总校。1978年,襄阳分校所有校产全部移交当地。襄阳地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襄阳师范专科学校(现湖北文理学院)。

6.沙洋分校

为了贯彻落实毛泽东主席1968年的“五七”指示,在湖北省委的统一安排下,1970年5月武汉大学接收了湖北省干校二团在沙洋七里湖驻地并把它作为筹建沙洋分校的基地。该地面积近3000亩。沙洋分校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学校安排的干部、教师轮流进行劳动锻炼。一大批未被“解放”的干部、教师以及“黑帮”劳改队都曾到那里进行劳动锻炼和改造。沙洋分校实质上成为生产粮食与副食品的农场,也开办过一些为地方培训中学教师的师资训练班。1974年3月,学校专门向省委提交申请报告,建议停办沙洋分校,或改为省宣传教育战线“五七”干校。

1974年底1975年初,全国推广“朝阳农学院的教育革命经验”,沙洋分校正式设系招生。1975年6月,校党委议定,要把沙洋分校办成“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式的学校。同年9月,新筹建的农用化学、农业机械两个专业招收学员共80人,均为社来社去,学制为两年和一年两种。1976年沙洋分校招收第二届“社来社去”工农兵学员55人,学制一年。1976年12月,根据省委关于停办两分校的精神,沙洋分校人员陆续迁回总校。沙洋分校校产移交荆州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