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大学院系调整史实揭秘(20世纪50年代)

武汉大学院系调整史实揭秘(20世纪50年代)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1年11月,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提出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1952年开始,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工作,调整的高校占全国总数的3/4。1953年8月3日,中南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成立了南昌、桂林、长沙、武汉四个调整分会。按照中央和中南区的部署,1953年9月武汉大学开展了全面的院系调整工作。到1953年10月武汉大学的院系调整工作顺利完成。

武汉大学院系调整史实揭秘(20世纪50年代)

1951年11月,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提出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1952年,中央教育部草拟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草案)》,规定院系调整的总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1952年开始,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工作,调整的高校占全国总数的3/4。

中南区全面调整高等学校院系的工作是从1953年开始的,调整方案由中央高等教育部和中南高等教育管理局共同制订。1953年7月2—8日,中南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将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调整为综合性大学。1953年8月3日,中南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成立了南昌、桂林、长沙、武汉四个调整分会。按照中央和中南区的部署,1953年9月武汉大学开展了全面的院系调整工作。

根据中南区1953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武汉大学的机械系、电机系、土木系及外文系英文组的教师80余人、学生700余人,分别调往新组建的华中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中山大学等院校工作和学习。与此同时,湖南大学数学系、生物系、物理系、化学系、中文系历史系等,南昌大学物理系、化学系、中文系、历史系及外文系俄文组等,华南工学院水利系及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等的教师50余人、学生800余人调整到武汉大学工作和学习。

在此之前武汉大学也曾进行过部分院系调整。1950年8月,武汉大学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划归中南卫生部领导。武汉大学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所属的教师107人、学生146人,从珞珈山迁至武昌东厂口附属医院原址,1950年10月又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后改为同济医科大学,现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附属医院与汉口协和医院合并,改为教学医院。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与湖北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华中农学院。农艺系全体师生于9月底以前迁往武昌宝积庵华中农学院本部。因校舍不够,园艺、农化、森林等系暂留本校。1952年武汉大学工学院矿冶系同湖南、南昌、广西等大学矿冶系和中山大学地质系合并成立中南矿业学院,全系师生及家属于10月中旬迁往长沙。武汉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全系师生20余人于10月1日前后离校北上。华中大学经济系合并到武汉大学经济系。武汉大学原有的法律政治两系合并为政法系。1950年春,湖南大学水利系划归到武汉大学,与土木系水利工程组合并,成立水利系。1952年河南大学等校的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水利系合并成立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12月1日,高教部批准成立武汉水利学院,张如屏任院长,张瑞瑾任副院长,水利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

另据有关资料显示,武汉大学有关专业人员曾调至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该系于1958年由南京工学院分离,组建成无锡轻工业学院。(www.xing528.com)

到1953年10月武汉大学的院系调整工作顺利完成。调整时系(科)变动情况见下表:

续表

经过院系调整后的武汉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理论或基础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从事研究工作或教学工作的人才。全校共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文、俄文、历史、法律、政治经济学等9个系以及图书馆学专修科。设有数学专业、物理专业、有机化学专业、分析化学专业、动物学专业、植物学专业、中文专业、俄文专业、历史专业、法律专业、政治经济学专业、图书馆学专业等12个专业。1953年共有教师327人,学生2084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