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学堂早期,由于招收人数较少,招生方式是先由各省报名推荐,然后集中到武昌督署,由张之洞亲自面试收录。1896年自强学堂实行改革后,张之洞于次年4月9日正式发布《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该章程关于招生方式的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实行自由报考。规定:“凡有华文精通,年在二十四岁以内十五岁以外者,无论本省外省,悉准报名与考,听候本部堂派员考试,录取复试,挑选入堂学习。”教育家评价说:“这样的公开报名招考方式,同京师同文馆严格限制家庭出身、采用保送的办法相比,实在是一大进步。”
第二,招生年龄限定在15~24岁。“过二十四岁或不及十五岁者,均不录取。”15~24岁,是学习外语的黄金年龄段,张之洞等深明此点,这样规定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第三,要求新生“口齿较灵,志气渐定”,而且“先考华文一次,照定额加倍挑取,再行面试。并相其器宇端正,口齿灵敏,体质壮实,确无嗜好者,录取入堂”。这是对培养外交人才的特殊要求。
第四,要求新生“必须以华文为根底,以圣道为准绳。……此次挑取学生,非华文精通、义理明白、根基已立者,断不收取”。体现张之洞一贯主张的“中体西用”方针。
第五,规定每届招满后,中途不再收录,避免新旧掺杂而“令教者窘于指授”。即使中途出现“或有因事撤退者,只可任令虚额,不能陆续收补。即使来堂求学者众,亦只能俟下届考新生之时令其投考,另作新班教授,不得中道收补掺入旧班”。教育家评价说:“这与同时期其他同文馆‘遇缺即补’的做法大相径庭,实为我国实行分级教学制之先河。”(www.xing528.com)
第六,实行试读制。挑取学生时,除“先考华文一次,照定额加倍挑取,再行面试”。挑定后,还规定“于定额之外,备取三四十名,俟入堂以后甄别一次,将不堪造就者剔去,仍照旧额留堂学习”。这一做法,类似现代教育的“试读制”,既为学堂挑选到素质高、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对学生也有鞭策与督促的效果。
第七,录取的新生必须德、智、体健全。凡华文根底浅薄、根基未立、体弱多病、有嗜好者不录,还专条规定“吸洋烟者断不收录,毋庸投考”。
自强学堂改革后的招生方式,不仅被当时的湖南浏阳算学馆等仿效,也为后来专治中国外语教育史的学者李良佑、高晓芳等所赞赏。他们认为对外语学校的招生提出诸如年龄、外貌的条件,还作出先考汉语、再进行面试等具体的明文规定,这是当时其他同文馆所没有的。应该说,张之洞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1902年,自强学堂改名为方言学堂后,明确规定新生应从中学毕业生中选考。但是,晚期的湖北方言学堂,像其他同文馆一样,开始日渐腐败,在招生方面,营私舞弊,无奇不有。1904年11月7日《警钟日报》曾以《方言学堂招考之异闻》为题进行专门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