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部纷争导致中央帝国军事指挥权调整,施琅获得统一指挥权

内部纷争导致中央帝国军事指挥权调整,施琅获得统一指挥权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姚、施二人激烈争论,并各自将意见向朝廷反映。至此,施琅终于争得统一指挥权。康熙帝得知了前线纷争的情况,为了统筹全局、加速决战,再次调整了人事格局。此次作战事务全部归施琅负责,后勤供应则委托给姚启圣。施琅熟谙东南沿海地理、军事,屡次提出台湾不能轻易抛弃,应该尽早收复。

内部纷争导致中央帝国军事指挥权调整,施琅获得统一指挥权

按理说,万正色调任陆路提督,攻台事务应该进展得比较顺利,但二人犯了窝里斗的毛病。施琅心里的算盘是自己包揽攻台一切大权,但姚启圣可不想被架空,于是双方的矛盾集中在出兵日期上。

姚启圣主张利用冬季的北风,这样水军舰船可顺风而行,分兵多路,直取台湾岛——当年“国姓爷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依靠的也是三月的北风。但施琅认为,“北风刚硬,骤发骤息,靡常不准,难以逆料”,不但不利于航行,变幻莫测且强度较高的冬季风还会导致士兵晕船,战力丧失;而夏季“南风成信”,届时“风轻浪平,将士无晕眩之患”,可先乘南风攻取澎湖,“上风上流,势如破竹”,再图台湾。双方的分歧,导致清军无法顺利出兵,攻台计划也一再迁延不行。

姚、施二人激烈争论,并各自将意见向朝廷反映。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七月十三日,施琅上疏:

倘荷皇上信臣愚忠,独任臣以讨贼,令督、抚二臣催趱粮饷接应,俾臣整搠官兵,时常在海操演,勿限时日,风利可行,臣即督发进取,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何难一鼓而下。事若不致,治臣之罪。

——《靖海纪事·决计进剿疏》

同年十月初六日,康熙帝征询诸大臣意见,权臣武英殿大学士明珠认为:

若以一人领兵进剿,可得其志。两人同往,则未免彼此掣肘,不便于行事。照议政王所请,不必令姚启圣同往,着施琅一人进兵,似乎可行。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初六日

康熙帝遂决定由施琅统一指挥。(www.xing528.com)

十月二十日,姚、施接到兵部密札:“……总督姚启圣停其进剿,提督施琅如无机会,仍操演兵丁,若有可进机会,统伊所派船兵,相机进取台湾可也。”至此,施琅终于争得统一指挥权。

康熙帝得知了前线纷争的情况,为了统筹全局、加速决战,再次调整了人事格局。此次作战事务全部归施琅负责,后勤供应则委托给姚启圣。

同年十一月初三,施琅率领约21000人,238艘军舰前往福建兴化府训练军队,为接下来的渡海作战做好准备。兴化的这次训练军容甚盛,可谓集结了清朝水师的精锐,看上去台湾唾手可得。

然而,被架空了去搞后勤的姚启圣心里岂能乐意,自然不会安心配合施琅。于是,他转而与台湾郑氏谈判,以免战功被施琅独占。不过,巧合的是,台湾郑氏执掌军事的刘国轩不接受清朝剃发易服的要求,因此,由姚启圣操刀的海峡两岸谈判最终破裂,一切又回到了原点,还是要靠施琅解决郑氏问题。

施琅先前立场摇摆不定,曾两度降清,而今态度坚决,上《边患宜靖疏》,强调不能容许郑经等人顽抗,盘踞台湾,而把五省边海地区划为界外,使得东南地区人民愈加贫困,赋税缺减;必须速讨平台湾,由是可裁减江、浙、闽、粤的水陆军队,恢复地方经济,赋税得以增添,民生得以安宁,边疆得以安定。

施琅熟谙东南沿海地理、军事,屡次提出台湾不能轻易抛弃,应该尽早收复。当然,这样做的原因也不排除施琅本人对郑氏集团的私人仇恨。在施琅降清以后,他的父亲、弟弟等亲属被郑氏杀害,可谓是不共戴天之仇。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上旬,施琅调集各种战船300余艘,官兵21000余人,在福建漳州府铜山岛(今东山岛,与澎湖隔海相望)集结,迅速完成战前编组工作,十三日祭江,十四日辰时(上午七时)乘南风向澎湖出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