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想到,这个在过去为巩固边防再平常不过的举措,却遭到康熙帝的严厉驳斥:蔡元所奏,未谙事宜。——《清圣祖实录》康熙三十年五月壬辰等到二十多年后的康熙五十六年,康熙帝又一次提及这个问题: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可是,曾经兵强马壮、剽悍善战的蒙古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臣服于清代统治者,与其共同打造一个“满蒙一家”的新帝国?
任逸飞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正当大清帝国与雄踞漠北的噶尔丹准备一决雌雄的关键时刻,古北口总兵蔡元向康熙帝报告:“古北口一带边墙倾塌甚多,请行修筑。”
没想到,这个在过去为巩固边防再平常不过的举措,却遭到康熙帝的严厉驳斥:
蔡元所奏,未谙事宜。帝王治天下,自有本源,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
——《清圣祖实录》康熙三十年五月丙午
“修德安民”固然不假,但像康熙帝这样的雄主是不会真以为只靠儒家的德政就能确保边境平安的,那么,他不需要修长城的自信又从何而来呢?康熙的回答是: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建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www.xing528.com)
——《清圣祖实录》康熙三十年五月壬辰
等到二十多年后的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康熙帝又一次提及这个问题:
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丙子
原来,在康熙帝眼中,蒙古就是他的“长城”。依靠对蒙古的有效控制,曾经困扰中原王朝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问题,在清代可以说彻底解决了。可是,曾经兵强马壮、剽悍善战的蒙古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臣服于清代统治者,与其共同打造一个“满蒙一家”的新帝国?从成吉思汗时代到康乾之世,蒙古人的世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一代天骄”的伟岸身影又会在其生活于清代的子孙中间激起什么样的回响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