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内斗严重的“表象”先体现在益州人的地位上。晋朝时,巴西人龚壮曾言:“豫州入蜀,荆楚人贵。”也就是说,在那时就有不少人认为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人占据了蜀汉政权的主导地位,而益州本土人则备受打压、不被重用,官职不居显位。
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属实。从《三国志》及各种史料的记载看,不管是在刘备入蜀还是诸葛亮治蜀时期,蜀汉政权实施的用人政策都是广纳贤才,大力招揽包括益州本土人在内的四方有志之士,不存在刻意打压本土势力的行为。
有学者统计,《三国志》中记载的蜀汉官员有籍可考者189人,其中荆州人士66人,而益州籍的官员92人,很明显,后者在整个蜀汉集团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了数据统计,具体到个人,更能反映益州人士不但没被轻视,反而被刘备和诸葛亮两位创业不易的当家人极尽拉拢和团结。比如:
黄权,巴西阆中人,刘璋帐下大将,曾竭力劝阻刘璋邀请刘备入蜀,甚至后来在大多数人都已归属刘备时,独自“闭城坚守”。但刘备入主成都后不仅没怪罪他,反倒拜他为偏将军,后来他官至镇北将军,成了刘备军事上的一大帮手。(www.xing528.com)
李邈,益州广汉人,为蜀中名士,对刘备强占益州的行为非常不满,曾当面嘲讽刘备背信弃义,“有司将杀之,诸葛亮为请,得免”,后来历任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
其他人,诸如:犍为人杨洪为蜀郡太守;犍为人张翼为车骑将军;犍为人费诗为牂牁郡太守;梓潼人李福为巴西太守、尚书仆射;广汉人秦宓为大司农;成都人张裔为巴郡太守;巴郡人张嶷为荡寇将军;巴西人王平为镇北大将军、汉中都督,还统领蜀汉一支精锐部队“无当飞军”;巴西人马忠为镇南大将军、庲降都督,一度“平尚书事”……这些都是处于蜀汉权力中枢的益州人士,其比例和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大家眼中的特权集团“荆楚人士”。
所以,只凭一句“豫州入蜀,荆楚人贵”而不做具体分析,便得出益州人士在蜀汉政权中遭受打压的结论,其实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真正的情况是,益州人正是蜀汉政权的中坚力量,而且被刘备和诸葛亮等最高领导人重视和重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