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了国家层面的利害关系,最后再来谈谈争论最大的个人因素——关羽的影响。
很多人都认为,在东征这种关乎一国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面前,刘备如果还考虑和关羽的个人情感,也未免太狭隘了。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有些先入为主。
事实上,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进行这次声势如此浩大的东征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关羽复仇。
先主……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
——《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
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
——《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
而诸葛瑾劝阻刘备东征的首要理由也是:
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
——《三国志》卷五十二《诸葛瑾传》
当然,出兵总得有个理由,于是很多人又说这不过是刘备打出的政治口号,用以掩盖其真实的意图而已。这种说法也有道理,但还是先入为主了。
据《三国志·刘晔传》载,其实早在魏黄初元年(220年),魏帝曹丕刚一登基,面对蜀、吴荆州事变,迫不及待地做起了“吃瓜”群众:“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
是的,曹丕直接问的是刘备会不会为关羽报仇而伐吴,而不是问会不会为荆州之失而伐吴。
试想,如果说为关羽复仇只是刘备东征一个假惺惺的口号,那么,作为蜀汉死对头的魏国君臣为何没有不留情面地扯下这块遮羞布,反而很认真地把它当作国事来讨论?由此可见,刘、关之情,天下共知。
因此,当魏国群臣几乎都说“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认为刘备会因蜀汉虚弱而不敢出兵的时候,还是那位顶级预言家刘晔给出了正确答案:
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三国志》卷十四《刘晔传》
为了这“始终之分”,刘备东征势在必行。
还记得《三国演义》里的那句桃园结义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吗?世人皆以为此乃罗贯中凭空虚构之语,却不知其早有来源:(www.xing528.com)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
其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败走麦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东征。
【编者按】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关张三兄弟的誓言,不仅存在于小说中,更是真真切切的历史。这段义薄云天的恩情激励了当时的蜀汉君臣,更流传千古,成为中国人精神文化的内核之一。刘备东征,并非他一意孤行,更是当时蜀汉君臣人心所向的共识——无论是感情上,还是理性上。
但是,天不遂人愿。刘备失败后,他面临的是蜀汉内部已隐隐呈现出来的矛盾和裂隙。在白帝城的病榻上,他该如何以他最后的理性面对这个危局?下一章的内容,我们会先从刘备托孤讲起,细数曹魏、蜀汉、孙吴三国是如何由兴而衰的——三国凝聚的人心,究竟有什么隐患,又是如何散失掉的。
参考文献:
史料:
[晋]陈寿:《三国志》。
专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注释】
[1] 曹操灭袁绍后,便将邺城作为自身势力的一大基地。建安十八年曹操授封魏公后,也将邺城作为自己封国的都城。——编者注
[2] 建安二十五年三月,献帝改元为延康元年;十月,曹丕称帝代汉。——编者注
[3] 孙坚之死,史书有两种说法。据《典略》载,初平三年(192年),孙坚征讨刘表时,被刘表部将黄祖伏击,“祖部兵从竹木间暗射坚,杀之”。而据《英雄志》载,初平四年正月初七,孙坚遭吕公伏击,“公兵下石,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编者注
[4] 长江在流经今安徽境内时,由西南流向东北,因而划分出了“江东”与“江西”,淮泗地区在当时即被称作“江西”。——编者注
[5] 吕布、孟达均曾自比乐毅。据《英雄记》载,琅邪国相萧建驻于莒城,“保城自守,不与布通”,吕布给萧建写信,欲与其交好,信中提及:“布虽非乐毅,君亦非田单,可取布书与智者详共议之。”据《魏略》载,关羽被杀后,刘备迁怒于刘封、孟达不救,欲降罪二人,孟达惧而奔魏,临行前向刘备上表,表中曰:“子胥至忠见诛于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乐毅破齐而遭谗佞,臣每读其书,未尝不慷慨流涕,而亲当其事,益以伤绝。”而《傅子》中也记载,当时“孟达去刘备归文帝,论者多称有乐毅之量”。——编者注
[6] 义阳郡为荆州属郡,汉末治所在安昌县,即今湖北枣阳市南;棘阳县在今河南南阳市南;汝南郡汉末郡治平舆县,即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从今南阳市到平舆县,距离约250千米,由此可见迁徙路途之远。——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