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门市革命老区发展历程

天门市革命老区发展历程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践证明,三中全会后县委提出的“稳定生产粮食,按定购合同生产棉花,按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工商企业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展开。会议对有关工业改组、经济联合、企业整顿、加强经营管理工作,以及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配套发展的布局等问题分别作出了安排。

天门市革命老区发展历程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四个方面的任务,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调整是当时经济全局的关键和中心。为认真贯彻这个方针,县委于 1981 年 1 月中旬组织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县直各部、办、委、局负责人和各公社、镇、场党委书记进行传达学习中共中央 〔1981〕1 号、2 号文件后,又于 2 月 11日至 18 日,2 月 21 日至 28 日分两期培训县直各部、委、局、办一级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各公社、镇、场党委成员、管理区总支正、副书记等共 1228 人。每期分三段进行,第一段 2 天时间,传达学习中央文件精神;第二段 4 天时间,联系实际,开展讨论,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重解决对三中全会和中央指示的态度认识问题,明确经济上调整,政治上安定的重要性,总结1980 年的工作,讨论落实1981 年的工作任务和措施;第三段 2 天时间,研究贯彻执行中央文件的具体措施。会议要求, 通过培训学习,把全党全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圆满完成经济调整任务。3 月上旬,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市直各科局和各公社、镇、场又分别培训干部 2300 多人。通过传达学习文件精神,澄清了许多糊涂思想,统一了对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识, 从而进一步落实生产规划和生产责任制,开展春耕生产大检查, 扎扎实实地贯彻调整方针和各项政策,在全县形成高潮。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天门是全省全国粮棉生产大县,过去侧重扩大农田面积抓棉花生产,却忽视了多种经营的发展。从1980 年农业产值的五业比例关系看,农业总产值为 34056 万元, 粮棉产值占79.67%,林业占0.97%,牧业占10.92%,副业占 7.77%, 渔业占 0.66%。其中棉花种植 77.68 万亩,总产皮棉 75.3 万担( 由于受涝灾),产值 11698 万元,占粮棉产值 49.35%,通过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好农业的变型,在粮棉不减产的同时,其他各业都有较大提高。到 1985 年农业产值为 52983 万元,粮棉产值 33872 万元( 其中棉花产量 99.47 万担,产值 16727 万元),林业产值 452 万元,牧业 9590 万元,副业1230 万元, 渔业 709 万元, 按比例分别增长 77.39%,0.85%,18.1%,2.32%,1.34%。在种植面积上棉花为 64.38 万亩, 比1980 年减少 13.3 万亩,其他种植面积分别有所扩大。产量产值都有较大提高,尤其是牧业、渔业的产量产值分别比 1980 年增长 8.8% 和 0.68%( 另除开乡镇企业的产值)。实践证明,三中全会后县委提出的“稳定生产粮食,按定购合同生产棉花,按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通过农业内部的粮棉、油、杂等作物面积进行调整,农作物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他各业也日益发展。

工商企业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展开。1980 年 6 月13 日和 15 日,县革委会先后以天革 〔1980〕32 号、33 号文件, 出台《天门县扩大国营工交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天门县扩大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交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开始在国营和集体工交企业中试行一些经营管理自主权。县委对工业企业进行改革试点,使工业企业逐步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企业按责、权、利相结合,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原则,确定经济责任和计酬标准。1981 年 7 月 11 日至 14 日,全县工交城镇工作会议召开,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工业工作会议和地委工交城镇工作会议重要精神,总结交流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经济联合,财政、银行支援工业生产的经验。会上,重点讨论研究了大力推行经济责任制作为企业管理整顿的重点问题,尤其以农业“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等责任制形式在部分工业企业中推广试行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讨论。对小城镇建设,县委提出了农业、工业一齐抓,城镇、小集镇一齐抓,切实把城镇建设纳入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会议对有关工业改组、经济联合、企业整顿、加强经营管理工作,以及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配套发展的布局等问题分别作出了安排。县委在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中,调整工业结构, 优先发展城市轻纺工业,尤其是纺织工业。要加快发展机械工业和燃化工业,要改革经营机制,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此,县委在1982 年提出:用两三年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点面结合地分期分批对所有国营企业进行全面整顿。1983 年 4 月 18 日,县委、县政府以天发〔1983〕19 号文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流通的意见》,1984 年 8 月 7 日,印发了由县经委研究提出, 经县委、县政府审定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同年 9 月,又以天发〔1984〕36 号文件批转县财贸党组、财办《关于财贸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为进一步放宽工业企业和财贸企业经营政策,搞活经济,推动改革,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在管理体制上,由于一系列的政策出台,1980 年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82 年开始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和综合治理。(www.xing528.com)

1984 年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一些乡镇试点成功。1985 年在部分国营企业继续扩大自主权,初步解决了过去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的弊端,增强了企业活力;在经营管理体制上开始在部分企业打破计划管理体制,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打破等级,定额记工,按件计资,加级差补贴”等责任制,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率。1981 年后,全县各工厂重视横向经济联合,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了三种形式( 工技联合,工贸联合, 城乡联合)的经济联合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3 年至 1985年,全县部分工业企业与 54 所大专院校 43 个科研机构挂钩,引进技改项目 57 个、科技人才 96 人,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发展。塑料花厂与外贸联营,出口产值 95 万元,工贸双方各分利润 21 万元;国营企业和城镇集体工厂与大、中城市合办的企业有 25 个,为大型企业配套生产的有 26 个工厂,生产 73 个产品;乡镇企业与外地大中城市、大专院校、大型工矿企业联合的有 34 家,产值 5120 万元,与本县工业企业联合的有 12 家,产值 1050 万元。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都有显著提高。1984 年7 月,天门机械一厂 ( 湖北棉机总厂)和美国拉玛斯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共同经营湖北拉玛斯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40B 型扎花机组和其他成套棉花加工机械及配件,开始了与外资企业技术合作。1985 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 688 个 ( 其中全民所有制 134 个,集体所有制 554 个),比 1978 年增长 97%,工业总产值 75959 万元 ( 包括国营、集体、联营、个体工业产值),比1978 年增长 252%,比 1980 年增长 2.78 倍,税金比 1978 年增长2.6 倍,利润增长 3 倍,全县劳动生产率增长 50%。全县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35.34% 上升到 58.9%,有108 个产品获国家、部、省优质奖、创新奖,有 40 多个产品行销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2 年县供销社系统经营机制实行改革,扩大商品经营范围, 除国家明文规定的专卖产品( 如棉花、农药化肥食盐、卷烟) 以外的所有商品,放活商品价格,实行自行定价;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改革分配制度,普遍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使工资和效益直接挂钩,1983 年商业系统理发业率先实行“大包干”承包责任制,饮食服务业开始试营承包经营。1984 年县商业局陆续将经营、计划、物价、人事、工资、奖励等权限下放给所属企业。由长期实行的统收统付改为利润留成的经营方式,废除商品按“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零售”的分配方式,以及固定区域,固定对象,固定倒扣率的批发办法。

商业体制进行改革后,实行开放式商品流通,采取多种经济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纠正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形成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的局面。购销两旺,促进了市场繁荣。1985 年,全县有商业网点 ( 户)13370 个,营业员 43297 人;社会商品零售额为 51305 万元,比 1978 年增长 1.46 倍;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 32292 万元,比 1978 年增长 88.35%,全县 30 个公司中,除粮食、油脂、外贸、农机 4 个公司有政策性亏损 2667 万元外,其余 26 个公司共为国家提供税利 2 亿元。当年外贸出口商品有 11 类,品种 75 个,主要是棉花、大活猪、早黄豆、蛋品、浴巾、服装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