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使用人民币,稳定金融市场。县委、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竟陵后不久,一些投机资本家和不法商人,趁新生政权立足未稳,凭借手中的物资和货币扰乱金融秩序,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刮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物价暴涨之风,给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困难,直接威胁到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为了稳定物价,控制货币市场的混乱,县委、县人民政府一方面加大征收公粮和收购余粮的力度,坚决执行银圆兑换中州券,缩进筹码,多进少出,促使银圆出笼,关闭银圆黑市;另一方面通过城关国营交易所有准备地抛售货物,平抑物价,抑制投机商银圆黑市交易,使人民币在市场流通中初步站稳了脚跟。不久,刚成立的县人民银行以县人民政府名义向各区镇发出《为统一金银圆牌价及再加强禁止银圆在市场活动的通知》。通过工商、税务部门鼎力协作和宣传部门大力开展“拒银拥币”的宣传,银圆计价流通得到有效禁止, 人民币得以正常流通。至当年 12 月止,县人民银行按国家统一牌价收兑各类银圆计 2.3 万枚。由于人民币的兑换和推行,金融市场得到稳定。
平抑市场物价, 稳定物资供应市场。1949 年 7 月至1952 年间,投机资本家在“银圆之战”失败后,转而囤积粮食、棉花、油料等生活物资,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生活物价不断飙升,对市场供应造成极大的困难。党和政府为了对付不法商人的挑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大批粮食、棉花、煤炭等物资的集中调动。天门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上级指示,在配合大城市调运粮棉的同时,一方面在城关、岳口、皂市等地建立 10 个粮食交易所,通知各地加强县内粮食收购;另一方面县财政拨粮 165 万斤,从外县调进大米 127 万斤,以充实粮食供应市场。对私营粮行实行佣金不得超过 5% 的控制,促使全县每天交易 2000 斤左右。国营商业购销粮食 4100 万斤,占全县粮食上市量的 39.4%,私营商购销占 60.6%,两类购销量初步平抑粮食物价。1949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 255.8 万石,至 1952 年总产量达 425.73 万石,国营商店后来所占比重成为主导。1951 年 8 月,县委发出“爱国购棉储棉运动”号召后,仅一个月完成购棉 6.2 万斤,储棉 7.2 万斤。9 月, 县棉纱布公司除委托供销合作社代购棉花外,还在岳口、城关设点收购,全县收购棉花 10 万担。1952 年共收购棉花 20.8 万担,国营收购总量占 80% 以上。工商部门对粮、棉、油、纱、布、盐、煤、车等 8 个公营行业和私营工商业办理登记,价格平稳制度逐步形成。
加强全县财经工作。1950 年 3 月,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天门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贯彻中央和省、地委指示中,于 9 月成立县财政经济委员会,由县委书记兼主任,一名副县长为副主任,财粮科、人民银行、税务工商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认真贯彻中央决定和省、地委的指示精神, 在全县实行统一财政收入,集中使用财力,确保收支平衡;统一物资调配,统一现金管理,集中调度使用;建立统一的金库和预决算等制度;加强税收工作,开通政府财政源流。到 1950 年底,全县基本上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 1950年的 3695 万元上升为 1953 年的 4472 万元;财政收入由 1949 年的 174.15 万元,上升到 1952 年的 1049.8 万元。(www.xing528.com)
平抑市场物价,推进人民币使用,稳定物资供应,建立统一的财政经济,是党和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必要手段,也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所进行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的胜利属于党和人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