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我们考察了禹王在日中两国的各种传承情形、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存续的形态,有的地方甚至追溯到了四千年前。从本章开始,让我们重新返回现代,思考现代日本所保留的禹王信仰及其价值。
我们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角度出发,弄清楚一些来源于禹王的日语词汇,这些词曾经都拥有丰富的内涵。除了在第二章已出现过的“平成”外,我们来介绍一些非常具有禹王特点,且与治水相关的词汇。
“疎通”的策略
先列举“疎通”这个词。我们根据全日本的具体事例来详细分析一下。大家都知道,我们所熟悉的河与禹王相关,大家可能会对此感到意外。
所谓“疎通”是什么意思?在目前的日本,以“思想沟通”的用法占绝大多数,“疎通”也可以写成“疏通”,两者的意思是相同的。
京都有名的琵琶湖疎水,就使用这个“疎”字,疎和疏都具有“(把堵塞的地方分开)通畅”的意思。在上一章中所提到的把涂山和荆山分开让水畅通,是禹王在治水方面的功绩。也就是说“疎通”是指让某个地方“通畅”的意思。在治水上,阻止水流是很重要的,但“疎通”的意思与此恰好相反。这是为什么?
在治水上,其实“放水”十分重要。这里列举的来源于禹王治水的“疎通”就足以说明疏通的重要性。下面将讲到的利根川、淀川、信浓川等,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河流,在对其的治理上都采用了疏通水流的方法,就是让水流顺其自然地流动,而不至于堵塞,这很明显受到禹王“疏通”的治水方法的影响。在《孟子》“滕文公”中有这样的记载,禹王疏通黄河下游的九条支流,治理济水,让济水的洪水流入大海,打通汝水、汉水水路,疏通淮水、泗水,把水流引入长江。“滕文公”中的这段话概括了禹王治水的方法。在这段话里的确使用了“疎通”这个词。
对这个词的理解与运用,最好的例子就是前一章叙述过的对广岛太田川的治理。广岛市位于太田川的河口处,而太田川是一条由六条支流汇合后流入濑户内海的超大河流,故又名“七条河”。河口在广岛平原延伸,“七条河”曾经分流穿过广岛市中央部的市街区。所以自江户时代开始,这里便有洪水泛滥的记录,每隔几年广岛就会受到洪水的侵袭。在洪水泛滥的记录中,以1919年的洪水灾害最为严重,以此为契机,开始对河水进行整治。
然而,虽然太田川入选了国家直属的治理工程,但因需要整治的河川太多,所以,太田川的整治是进入昭和之后才开始的。整治的理由十分明显,河口处因为有七条河水的分流,要排泄突然上涨的河水是很困难的,因此治水工程采取了分流的方式,大规模地改变河水流向。在平原部分的河流分流中,把西部的两条河合并为一条直线性的的大河,但由于战争,工程一度被中断。在这期间,广岛市于1943年、1945年均遭受了洪水灾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8月,又遭受到原子弹轰炸,同年9月又一次遭受洪灾,真可谓多灾多难。
广岛市民没有向灾害低头。1967年修建了从河口到上游大约10千米的放水路。这是长年深受水害的市民的夙愿。这条放水路就是现在太田川的主流。两年后,旧太田川的截流也竣工了,这样就消除了市民对流向市街的湍急的河水的担忧。此外,调节主流水量的高濑堰也于1975年竣工。自整治太田川河道呼声高涨之后,经过了近六十年的岁月,沧海终成桑田,广岛平原的景观由此大大改观。
继续迫切要求应对太田川河水上涨的,是作为泻洪地的佐东町(当时)的居民。1972年5月在此终于修成了一大水利工程,从而造福于后代,为纪念此事,当地居民在面对高濑堰的河川公园里修建了“大禹谟”石碑。
日本的河川短小,河源至河口的落差较大,并且有降雨量大的独特问题,所以水害频繁。太田川的治水主要采用了把河水的主流置换到放水路的这种“疏通”方法。经过对很多河流的治理,证明了对于泛滥的河川,采取这种方式可以控制洪灾。
比如对利根川的治理,也是如此。把关东的这条大河改变流向,使河水流入东京湾,这是在江户初期开凿的水路,这条水路便是现在河水的流向。当时这条河洪灾一直不断,被称为“坂东太朗”。为了治理这条洪灾不断的河流,幕府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工程最终顺利竣工。
在关西,发源于琵琶湖的宇治川,在大阪、京都附近与木津川、桂川合流形成淀川后流经大阪市。大阪的历史可以说是治理淀川泛滥的历史,自古以来这条河一直洪灾不断。据说仁德天皇下诏修建了“茨田堤”,丰臣秀吉下令修建了从京都到大阪的“文禄堤”,但都没有治理好淀川的洪水。
以1885年的大洪灾为契机,大约10年之后,明治政府开始了在治水方面的首个国家级别的工程,即淀川水路的改造工程。为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而作出卓越贡献的桥房太郎留下了美名。淀川流入大阪市内,被分流成佐堀川、堂岛川注入大阪湾。由于流向的改变,淀川河水主流分流进入大阪湾,变成了现在的放水路。1907年,在流向街市的旧淀川(大川)的河口,毛马闸门竣工,水路改造工程也几乎接近尾声。这里所说的改变水流的排水,就是为了在河水上涨时,保证上涨水量的疏通。
同样的放水路方式也被用于日本最长河流的治理。这条河就是使人感受到浓浓“旅情”的信浓川,该河全长376千米,上游在长野县境内,被称为“千曲川”,流经新潟县时就与中津川、清津川等合流,低洼的湿地在河口附近延伸,自古以来洪水频发、洪灾不断。分水工程于1875年中断,1909年重新开工,并采用了淀川治水工程的经验,1922年初步完工,但因沙土的流量显著,再次追加了另外的分水工程,水路改造工程于1931年竣工。
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禹王为了治水,十三年来无暇顾及家庭,足迹踏遍了全中国,为治水呕心沥血。在没有挖土机等大型机械的年代,只有凭人力对抗洪水。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禹王治水为何能取得成功?那就是因为他在治水方面尊崇水的自然流向,而平时则以防汛为基础。拥有具备对抗自然的力量的科学技术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但是,即使是现在,自然的力量依然强大。
不直接与强大的水流对抗,而是以开放水路的办法来防止洪水灾害。我们平时无意使用的“疎通”这个词,却在治水方面承载了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
“禹步”与“反閇”
大家是否知道“禹步”这个词?这个词虽然不是经常出现,但它在日语与汉语之间的词意差别十分耐人寻味。
从中国传播到日本的词语中有“禹步舜趋”这个词。字意是“禹王行走的方法、舜帝奔跑的方法”,其意思是“仅模仿圣贤的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在现代汉语中,与其意思相同的词有“禹行舜趋”。
但是,在汉语中说到“禹步”时,毫无例外指的是道教的咒语“禹步”。这是一种独特的行走方法,即在行走时,先迈出一只脚,另一只脚不立即迈出,是指在寻找仙药时,为消除地上的邪气,或者为避免战祸而进行的一种法事。“禹步”为什么有除邪的效果?对此众说纷纭,此种步法之所以被称为“禹步”,据传是来源于禹王走路的样子,这在史书上有相关的记载。
《荀子》“非相”篇是说以貌取人不是学问之人的行为,在文章中是以这句带有告诫意义的话开篇的。在书中有“禹跳汤偏”这个词,据说如果相信了这个说法的话,禹王的脚就会变得不自由,殷的汤王会半身不遂。意思是只以外表来判断人的价值是错误的。禹王因为专注于治水工程,走遍了全中国,脚因为劳累而出现了毛病。模仿禹王走路的样子,即模仿伟人的禹步,由道教传承了下来。
这句话传到了日本后,发生了演变,就具有了日本式的独特的含义。关于“禹步”的用法及词意众说纷纭,阴阳师的“反閇”的别称就是“禹步”,这可以理解。所谓“反閇”据说是指天皇、贵族外出时,为了消除所要去的目的地的邪气,一边念咒语,一边尝试着把脚踏在地上。这种做法,在避免邪气的意思上与道教的效果是同样的。
如果进一步展开表现“禹步”的场景的话,那就是出现在日本表演艺术中的特殊步行方法。在神事礼仪方面有“三番叟”这个舞曲,它被人形净琉璃、歌舞伎、神乐、田乐收录。这个舞曲的特点是轻快的曲调和舞步,这种舞步也称为“反閇”。“反閇”这个词原先是指“禹步”。
另外,大家可能都知道力士在相扑比赛中所踏出的四股,这种姿势也被称为“禹步”。传说这是禹王治水时,在修建堤防之际,通过这种姿势踩踏堤坝来加固土堤。关于这个词的来源,我曾从福泽神社的神主那里听说过,这个神社位于酒匂川河岸,神社里供奉着文命东堤碑。在以前的相扑比赛中,这个姿势被称为“地踏”“地固”,据说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地中的邪气,使大地平息。在福泽神社,与这个传承相关的活动是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孩子们都要进行相扑比赛。这个活动时至今日依然持续着。
用脚踏地,以除地上的邪气——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可以断言,禹王的步伐之所以能被传承至今日,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平成年号
日本的“平成”年号来源于“地平天成”这个词,“地平,天则成”,这是舜帝称赞禹王治水功绩的话,这句话在碑林博物馆的开成石经《尚书》“大禹谟”上可以看到,平成天皇和皇后于1992年参观了这些碑林,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已叙述过。
在执笔本书时,“平成”已过了26个年头,刚改成这个年号时,这个词多少让人觉得有点儿疑惑、陌生,但现在它已扎根于日语之中,回想起来让人不禁产生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鲤鱼旗·鲤鱼登龙门·登龙门
在日本,每年五月五日的端午节,大概没有不挂画有鲤鱼旗幡的地方。大多数日本人都知道与鲤鱼旗同源的词有“鲤鱼登龙门”“登龙门”。这些都是来源于禹王治水的相关词语和风俗习惯,简要概括如下,禹王创造的登龙门就是鲤鱼如果能越过那里,游向上游(登龙)就可以变成龙。这个习俗据说就是来源于这个寓言故事,人们传承这个习俗的目的是希望把男孩培养成像鲤鱼一样坚强,并且将来能出人头地,人们把对孩子所寄予的愿望寄托于鲤鱼旗中。(www.xing528.com)
禹王最大的功绩是治理黄河。黄河流经陕西省、山西省后流向南方,流入河南省境内,呈直角形往东弯曲,恰好在中国的中心地附近,河两岸悬崖耸峙,宛如宫阙,黄河流经峡谷,水流湍急,鱼要从这里逆水游向上游十分困难,据传说能够跳跃过龙门的鱼就能变成龙,可以升入天宫。禹王为了治理黄河的水害,劈开这个峡谷,实现了黄河水的分流。
以这个传说为基础,龙门两侧的东西两岸修建有几座成对的禹王庙,这里成为一组寺庙群。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建筑群,自1939年后,被侵华日军破坏殆尽了。现在已经没有如此珍贵的建筑群了。
日本江户时期的四大节日之一便是端午节。这个节日作为男孩节盛行于武士之间,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像龙一样出人头地。因为这样的愿望带有一定普遍性,因此,不久之后,接力棒就从武士阶层传到市民阶层,然后开始在全日本普及。就像现在大家经常会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样,端午节悬挂的鲤鱼旗幡已演变成日本初夏时节的风物诗,这成了日本社会的重要节日活动之一。
在汉语中“鲤鱼跳龙门”与“鲤鱼登龙门”是同源的表达。这个词作为吉祥的象征,至今也深受现代人的喜爱。对于中国人来说,象征吉祥的事物种类多种多样,多到日本无法与之相比。他们相信喜庆的东西存在于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动植物、身边的器皿中。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多彩多样的吉祥图案了。
说到“正月”装饰的东西,在日本是门松、稻草绳、镜饼,而在中国(在所谓的正月春节)通常是年画。年画是中国人坦率表达幸福愿望的吉祥画,在书店设有特别的专柜,过年前人们争相购买,热闹非凡。
年画有抱着手持象征多子多福的莲花的孩子的母亲的画,也有象征富贵的牡丹和象征长寿的猫的组合图。也有福、禄、寿组成的“三星图”。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张就是“鲤鱼跳龙门”(图4-1)。
在中国年画的特产地天津市的杨柳青,为保持传统,每一幅都是手工画成的,或者是用木板画印刷。现在,可以通过胶版大量印刷。印刷的方式虽然变了,但人们寄予年画的愿望却丝毫没有改变。
图4-1 “鲤鱼跳龙门”的年画。(来源于《中国象征·印象图典》)
图4-2 殷代的青铜鼎。特征是三个脚、两个把柄。
与鼎相关的词汇
鼎是中国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大多数是用青铜制作的(图4-2)。其在殷商时代最有名,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特征是三足,在杂志等书刊中,若是三个人一起谈话的话,就叫做“鼎谈”。鼎是三足相向,把三个人相互对着说话的座谈比喻成“鼎谈”,这很容易理解。把三个人相互的对立称为“鼎立”也是同理。
禹王命人铸造的“九鼎”是这个词的来源。所谓九是指九个州(国),也就是指全中国,据传说这里的牧(长官)们收集青铜铸造鼎。从这里演变,九鼎就变成了帝王的象征。
有“问鼎轻重”这个成语故事。在周王朝衰落之后的春秋时代,楚国的庄王询问周国的定王,周王室的宝贝九鼎的大小及重量,暗地里是想铸造比九鼎大的鼎,暗示自己将成为王,结果被周王的使者王孙满劝阻。另外,也有别的说法,就是庄王想废掉周王,在将来自己即位时把这个鼎搬运到自己的国家,所以才询问鼎的大小和重量。总而言之,都是藐视周王之意,意欲夺其王位(《春秋左氏传·宣公·宣公三年》)。
日本人一边如饥似渴地积极引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地增加词汇量。日本人毫无遗漏地接受了与禹王相关的词汇,并使这些词汇成为了日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意棒
《西游记》这个神话故事在日本可以说家喻户晓。这个故事原本是中国的,但传播到日本后被改编成戏剧、小说、电视剧、漫画等,经过无数次的改编,在日本业已妇孺皆知,甚至到了已然忘记这个故事原本是来源于中国的程度。
通常一说到西游记,人们首先想到的人物或许就是孙悟空。说到孙悟空,就会出现筋斗云及孙悟空从不离手的如意棒。实际上这根如意棒是禹王的道具,关于这点有多少人知道呢?
在中野美代子的翻译中,有如下内容:
悟空边笑边说道:
“自古以来不是传说龙王爷没有宝贝吗?想再找一次,如果有我喜欢的宝贝的话,我会付钱的。”
“已经说过没有了。”两人正在争吵的时候,龙王的夫人和公主从龙宫里走了出来,并介入二人的争执,对龙王说道:
“大王,据我所知,那位仙人(孙悟空)不是一般的人。在我家的宝物殿里,喏,不是有根插在天河河底的神针吗?那根神针这几天一直闪闪发光,冒出瑞气。会不会就是神针要面世,要与那位仙人相遇的征兆啊?”
“那件宝物呀,是禹王治水时,用来测定江湖深度的镇宝之物,是块神铁。可挪用不了。”
(中野美代子译:《西游记》第三回)
这是孙悟空成仙后,变得自信满满,为了找一件称心如意的武器,去拜访大名鼎鼎的东海龙王时的一个片断。在试用了几件武器之后,对用不同寻常的铁制作的叫作“神针”的“铁棒”产生了兴趣。龙王觉得那根定海神针对悟空来说太大了,悟空也对大神针感到疑惑:
“这不管怎么说也太粗,太大了。要是能再短点,细点就可以用了……”
悟空这样一说,那宝物转眼间就变短了几尺。也变细了一圈。
孙悟空就在这天得到了能随意耍弄的如意棒。
“神针”在禹王治水时用过这句话非常值得关注。在第一章里葛饰北斋的《夏禹治水图》中,禹王插在波浪里的棒就是这根如意棒,他随身携带的锄柄部分也被看作是如意棒。伴随孙悟空点缀武戏的道具原本是禹王治水的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