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禹王碑与玉藻和狐的联系

禹王碑与玉藻和狐的联系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禹王相关的狐的组合已经变成了各种文物。图3-7广岛市的禹王碑“大禹谟”,位于从安佐南区八木的高濑堰面向下游的右岸。但是,尊崇治水的禹王的传统意识和祭祀象征其妻子的“狐”的意识,即使被假定源自同一个人或者是其共同生活的族人,也没什么不自然的。同行的弟子曾良作了如下俳句:石の香や夏草赤く露あつし岩石溢芬芳夏草茂盛露红妆露珠重重现禹王碑与“玉藻”城在香川县的高松市,有现存最古老的禹王石碑,这在第一章

禹王碑与玉藻和狐的联系

禹王碑与狐狸

在中国大禹陵参道两旁的五对神兽中有九尾狐,关于这点前面已经叙述过了。这些神兽都是在大禹治水功绩中帮助过他的幕后英雄,也可以解释为是对禹王妻子女娇一族的图腾九尾狐的怀念。与禹王相关的狐的组合已经变成了各种文物

那么,在中国看到的禹王与狐的组合,在日本也能看到吗?只要仔细观察一下禹王碑的四周,就会有出乎意料的发现,在几个与禹王遗迹毗邻的地方,至今还流传着与狐相关的传说。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在广岛市和香川县的高松市。

位于广岛市的禹王石碑非常大。高1.8米、宽3.8米、厚1米。在这块巨大的石碑上刻有“大禹谟”几个字(图3-7)。关于这句文言文,在前面已经详细叙述过了,是“伟大的禹王的宏伟计划”的意思。流经广岛市的太田川,与矗立在“原子弹爆炸的半圆形建筑物”共同构成广岛市具有代表性的靓丽风景,但河水的泛滥也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灾难。

1969年,“太田川排水水路”工程竣工,使得太田川的河水通过别的路径流入广岛湾。这对广岛市民而言是多年的期待,但这也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为了纪念工程的竣工,广岛于1972年在太田川的右岸设置了“大禹谟”石碑。在这块碑的背面刻有当时的佐东町(1973年与广岛市合并)町长池田早人氏当时所说的话:“祖父辈们所付出的努力和吾辈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项伟业的完成是我们全町的喜事。为了纪念治理好黄河水的夏禹王的宏伟计划,修建大禹谟,追溯太田川的历史,颂扬治水的伟业。”

图3-7 广岛市的禹王碑“大禹谟”,位于从安佐南区八木的高濑堰面向下游的右岸。(照片提供:绿井城市规划株式会社

从“大禹谟”石碑往东北走1.2千米,有一所名为八木小学的学校,在学校的一隅有块用狐狸名字冠名的岩石,这令人感到意味深长。这块叫做“狐狸岩”(图3-8)的岩石高近三米,形状呈饭团样。

据刻在石板上的文字解说,这块岩石以前位于比现在更靠近“大禹谟”石碑的地方。在当地收集乡土史资料的原高中校长福谷昭二氏介绍,狐狸岩被称为“太田川的罗勒来”(大协良夫、植村善博编著《治水神禹王探访之旅》,2013年)。所谓罗勒来,是出现在德国民间传说中的美丽妖女,每当夜晚有船只穿过莱茵河时,船只上的船夫因受到由岩石幻化成的美女的诱惑,使得船只撞上河中的岩石后沉入河底,这个传说在德国家喻户晓。

图3-8 狐狸岩。(照片提供:绿井城市规划株式会社)

所谓罗勒来或许是因为人们对潜在水底下令船只遇难的岩石的恐惧转换而来的。太田川的传说也是同样的。据说在当地流传以下的故事:

在城山的东端附近,在大河的旋涡急流之中,巨大的岩石伸出了头,堵住下行的船头,尤其是在夜晚,是个巨大的障碍,令人恐惧。且说要是船靠近岩石的话,美女就会出现,一边发出“哈哈哈哈”的笑声,一边跳舞。划船的人眼睛一花,船就撞在岩石上覆没了。(前揭书)

类似的故事虽然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但在太田川流经的地方,依旧有人一直在收集相关的故事。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在乡土史录《乡土秘史 黄鸟笛子》(辻治光著,1955年)中,列举出一些所挖掘到的巨大岩石与美女相关的传说故事。

在太田川流传着岩石上的美女是古代狐狸化身的传说,这不禁让人想到九尾狐。福谷氏在《治水神禹王探访之旅》里写道:一直让船家苦恼的美女被制伏后,其所现出原形的岩石就被称为“狐狸岩”。

太田川的水路有了较大的变化。其结果,不久之前,太田川的水流避开了狐狸岩。经改造后,狐狸岩现在变成了一块从地面上只能看到一个角落的岩石,在1974年的行政调整中,被搬迁到现在的位置。如果仅仅只是块岩石的话,把它搬到什么地方,或者可以直接把它捣碎了也无可非议吧。之所以把它保留下来,那肯定是有保存的价值。

在这里也可以想象是“恐惧报应”的日本式信仰在起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说到此处,我想起了一事,纪念太田川改造竣工的“大禹谟”石碑是在两年前才修建的。在离彰显禹王功绩的大石碑大约1千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块带有狐狸之名的岩石——所以,在这里发现与禹王相关的(九尾)狐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由来的。

为何把岩石和狐狸的化身结合在一起呢?虽然难以追根溯源,但可以做如下分析。

关于这块狐狸岩石的传承者,毋庸置疑,可以认为是一位具有玉藻前传说知识的人。关于在那须变成杀生石的玉藻前的前身,在《下学集》《本朝高僧传》等书中能找到相关记载。另外,记载在日本室町时代这个传说的《神明镜》、《御伽草子》、《玉藻的草纸》、谣曲《杀生石》等,常常被列为木偶戏、歌舞伎、木偶净琉璃等的曲目。

那须原的杀生石之所以会喷出毒气,是因为其真身本来是九尾狐,之后便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即被玄翁和尚捣碎的石块飞散在日本各地。

这样一来,人们便把使船遇难、令人毛骨悚然的岩石暗礁看作是之前的狐狸在作祟,出现狐(美女)诱惑人这个有关“罗勒来”的传说故事也自然符合逻辑。

接下来,再追溯一下这些传说依然在今天的日本流传的理由。简而言之,应该就是仍然有通晓中国古典文化的日本传承者。正如前面所叙述的那样,玉藻前的真身是九尾狐,禹王所娶的妻子来自于把狐作为图腾的氏族等,与禹王相关的很多记录,有很多保留在中国的古典文献中,这对于曾经热衷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日本传承者来说,都属于一种常识。所以他们知道这些东西也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的事。

令人遗憾的是,关于这一点在今天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尊崇治水的禹王的传统意识和祭祀象征其妻子的“狐”的意识,即使被假定源自同一个人或者是其共同生活的族人,也没什么不自然的。

也就是说,即使实际上开始于1970年代,大禹谟碑的建立和狐狸岩石的祭祀,相互之间可能没有多少关联。地区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在保管这样的文物时,会把这个地区的古文献、传说追溯数百年进行调查,其彰显的影响力就会更大。(www.xing528.com)

江户中期,到日本各地旅游的松尾芭蕉也走访了有杀生石的那须原。

杀生石在温泉涌出的山峰背面。岩石喷出的毒气依然没有停止,蝴蝶蜘蛛之类宛如看不见的细纱一样,尸骸重叠。

同行的弟子曾良作了如下俳句

石の香や夏草赤く露あつし

岩石溢芬芳 夏草茂盛露红妆 露珠重重现

禹王碑与“玉藻”城

在香川县的高松市,有现存最古老的禹王石碑,这在第一章已论述过了。石碑上的碑文是“大禹谟”。石碑一直在香东川的河边,1912年被发现后,移到了现在的栗林公园(图3-9)。

图3-9 高松市栗林公园内的“大禹谟”石碑。与广岛的石碑相对比,这是座只有58厘米高的小碑。制作于1673年,1912年被再次发现。(照片提供:香川县观光协会

碑文出自叫西屿八兵卫(1596—1680年)的技术人员之手。他是伊势的水利技术人员,且名声远扬,被讃岐招聘。他为治理水患,对香东川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在这过程中,1637年,他为了工程的顺利而进行了祈祷,效仿禹王的治水功勋,把刻有“大禹谟”的石碑埋在地基里。把禹王和自己重叠在一块。可是,在这一往事即将被人们遗忘的1912年,再次进行河川治理工程时,当地的居民发现了这块石碑,并在50年后的1962年移到栗林公园的商工奖励馆的中庭。

时至今日,每年由当地显彰会举办、颂扬其治水功绩的“八兵卫茶会”上,也对“大禹谟”石碑敬献茶(图3-10)。

图3-10 给“大禹谟”石碑献茶。(照片提供:西屿八兵卫显彰会)

安放有“大禹谟”的栗林公园也叫“玉藻城”,在离高松城大约2千米的地方。

“玉藻”这个来的词源可以追溯到《万叶集》。柿本人麻吕在诗句里吟诵过“玉藻美,讃岐之国,举国百看不厌”。“玉藻(よし)”是“讃岐”(日语诗歌中常用的词,表示诗中的修辞法之一)的枕词,或许与此相关,即在高松附近的濑户海被称为“玉藻浦”。在阳光的反射下,很多时候水面波光粼粼、美丽无比。人麻吕选择“玉藻”这个词作为其背景,毫无疑问引自《礼记》。另外,之所以以“玉藻”为讃岐的枕词,是为了使高松人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背景。高松的“玉藻”和九尾狐,即“玉藻前”的故事并非没有关系。

高松因为有“大禹谟”石碑,第三届全日本禹王节(禹王峰会)就在这里举办,配合这次峰会还宣布成立了“治水神·禹王研究会”。我也成为了这个研究会的顾问,我对禹王和九尾狐的姻缘浮想联翩,为此我专门趁着皎洁的月光眺望了玉藻城(图3-11)。

图3-11 高松城下的玉藻公园。(照片提供:相沢瑠璃子)

对今后研究的期待

今后,我还计划就广岛和高松的禹王与狐(玉藻)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挖掘。在本书中,基于现有与此相关的日本残留的史迹,我没有直接展示禹王与狐,以及玉藻前的关系。但是若想一想日中共同的汉字文化数据库,不能说没有关联。对于其关联性,我认为有必要对乡土史、民俗学的文献进行研究。

在《礼记》“玉藻”中,有“君衣狐白裘”这样的记载,关于大禹和九尾白狐(女娇)的邂逅,日本人是怎样理解的?我认为有必要提炼出独特的形态进行分析。日本百姓对禹王的认识,与其说认为他是圣贤,倒不如说是“治水神”,禹王与女娇的关系也可以推测为经过了日本独特的加工、改编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本章中,关于传播到日本的禹王的真实形象,被传承的形式多种多样,超越了古代圣贤的范围,可以说禹王的形象在日本已经被生活化了,是一种带有亲切感的“治水神”的形象,是在治水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的神。关于九尾狐变成玉藻前的经历,前面已叙述过,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日本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兼容性,这种兼容性是由兼容对象所具有的高深的文化造诣来支撑的。这些高深的文化来源于中国古籍,对日本人的知识结构和精神层面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