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驾驶员培训教材:检测发动机气缸压力

汽车驾驶员培训教材:检测发动机气缸压力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以气缸压力表检测为例讲述发动机气缸压力检测方法。按照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第五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在用车辆的发动机气缸压力不得低于原厂标定的75%。常见几种车型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的标准值如表6-2-2所示。

汽车驾驶员培训教材:检测发动机气缸压力

气缸密封性与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垫、活塞、活塞环和进排气门等零件组成的气缸活塞组的技术状况有关,这些零部件组合起来成为发动机的心脏。在发动机使用过程中,由于这些零件磨损、烧蚀、结焦或积炭,导致气缸密封性下降,使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气缸密封性是表征发动机技术状况的重要参数。根据热力学的有关结论,气缸压缩压力与发动机热效率和平均指示压力有直接的关系。检测活塞到达压缩终了上止点时气缸压缩压力的大小,可以表明气缸的密封性。

检测方法有用气缸压力表检测和用气缸压力测试仪检测。下面以气缸压力表检测为例讲述发动机气缸压力检测方法。

一、发动机气缸压力检测方法

(一)检测条件

(1)蓄电池存电充足,启动系统工作良好。

(2)发动机应预热至正常的工作温度,水冷发动机温度为75℃~95℃,风冷发动机机油温度为80℃~90℃。

(3)拆下空气滤清器,用压缩空气吹净火花塞孔处的灰尘。

(4)拆除所有火花塞或柴油机喷油器,并按气缸顺序放置。

(5)将汽油发动机点火系高压总线拔下并可靠搭铁,以防止电击或着火。

(6)拆下电喷发动机油泵继电器或熔断丝,防止检测时出现燃油喷射。

(二)检测方法

(1)将气缸压力表的橡胶接头插在被测缸的火花塞或喷油器孔内,并扶正压紧;或将压力表接头旋入被测缸的火花塞或喷油器的螺纹孔内。

(2)将节气门、阻风门置于全开位置,用启动机转动曲轴3~5s(不少于4个压缩行程),汽油机转速应大于或等于130~250r/min,柴油机转速应大于或等于500r/min(或原厂规定),待压力表头指针指示并保持最大压力后停止转动。

(3)取下气缸压力表,记录读数,按下单向阀使压力表指针回零。

(4)按上述方法依次测量各缸,每缸测量2~3次,并计算出各缸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和各缸压力与各缸平均压力的差,将数据记录在表6-2-1中。(www.xing528.com)

表6-2-1 气缸压力测量记录表

在检测柴油机气缸压力时,应使用螺纹接头的气缸压力表。如果该机要求在较高转速下测量,此种情况除被检气缸外,其余气缸均应工作。其他检测条件和检测方法同汽油机。

二、诊断参数标准

气缸压缩压力标准值一般由制造厂提供。按照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第五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在用车辆的发动机气缸压力不得低于原厂标定的75%。根据GB/T 15746—2011《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附录B的规定:修理竣工的汽车发动机的气缸压缩压力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其压力差汽油机应不超过各缸平均压力的5%,柴油机应不超过8%。

常见几种车型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的标准值如表6-2-2所示。

表6-2-2 几种常见车型气缸压缩压力值

气缸压力的测量结果如高于原设计值,并不一定表明气缸密封性好,要结合使用和维修情况进行分析。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燃烧室内积炭过多、气缸衬垫过薄或缸体与缸盖结合平面经多次修理加工过甚造成。气缸压力测得结果如低于原设计规定,说明气缸密封性降低,可向该缸火花塞或喷油器孔内注入适量(一般为20~30mL)机油,然后用气缸压力表重测气缸压力并记录。

(1)若第二次测出的压力比第一次高,接近标准压力,说明是气缸、活塞环、活塞磨损过大或活塞环对口、卡死、断裂及缸壁拉伤等原因造成气缸不密封。

(2)若第二次测出的压力与第一次相近,说明是进、排气门或气缸衬垫不密封(滴入的机油难以达到这些部位)的原因。

(3)若两次检测某相邻两缸压力均较低,说明该两缸相邻处的气缸衬垫烧损窜气。

以上仅为气缸组不密封部位的故障分析或判断,并不能十分有把握地确诊。为了准确地测出故障部位,可在测量完气缸压力后,针对压力低的气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确诊:

拆下空气滤清器,打开散热器盖、加机油口盖和节气门,用一条3m长的胶管,一头接压缩空气气源(600kPa以上),另一头通过锥型橡胶头插在火花塞或喷油器孔内。摇转发动机曲轴,使被测气缸活塞处于压缩终了上止点位置,然后将变速器挂入低速挡,拉紧驻车制动器,打开压缩空气开关,注意倾听发动机漏气声。如果在进气管口处听到漏气声,说明进气门关闭不严密;如果在排气消声器口处听到漏气声,说明排气门关闭不严密;如果在散热器加水口处看到有气泡冒出,说明气缸衬垫不密封造成气缸与水套沟通;如果在加机油口处听到漏气声,说明气缸活塞配合副磨损严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