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仪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仪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V.A.G1552故障诊断仪的主要作用是调用带有自诊断功能的车载计算机系统的故障信息,并将汽车的各种数据通过屏幕显示,帮助分析故障。

汽车故障诊断仪俗称解码器,它是一种通信式计算机测试设备,通过汽车上的专用诊断接口在一定协议支持下与汽车计算机进行互相通信,交流各种信息,从而获取计算机工作的重要参数。

当前广泛使用的汽车故障诊断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专用诊断仪,如通用公司的TECH-Ⅱ,福特公司的Super StarⅡ、克莱斯勒公司的DRB-Ⅱ、奔驰公司的HHT、奥迪公司的V.A.G1552、日产公司的Consult等是为各车系设计的故障诊断仪器。这类诊断仪只适用于单一系列车型,且价格昂贵,汽车制造厂一般仅向代理商或特约维修厂提供,从而其使用的范围受到限制。另一种是通用汽车故障诊断仪,如美国SNAP-ON公司生产的MT2500,国产的元征、金奔腾等,特点是使用的通用性,即使用范围不局限于某一系列车型,特别适合维修汽车种类比较多的综合型汽车维修厂。这类诊断仪还一机多用,具有读码、解码、清码、数据扫描等功能,有的解码器还具备传感器输入信号和执行器输出信号检测、调整以及系统匹配、标定和防盗密码设定等功能。

1.专用汽车故障诊断仪

V.A.G1552是德国大众公司为本公司生产的汽车配置的非车载式故障扫描诊断仪,主要应用于大众系列轿车,属于专用型故障诊断仪。V.A.G1552故障诊断仪的主要作用是调用带有自诊断功能的车载计算机系统的故障信息,并将汽车的各种数据通过屏幕显示,帮助分析故障。V.A.G1552可以进行信息的双向传递,不仅可接收信息,还可以向车载计算机传递信息。

(1)V.A.G1552组成V.A.G1552组成如图1-20所示,诊断仪可折叠,上壳体有液晶显示屏,下壳体上有操作键,壳体旋转部有插座,用于与信息传递导线连接。标准配置两根连接导线,可用于不同的大众系列汽车。诊断仪壳体两侧有程序卡插槽,程序卡内装有各种汽车的数据,新车上市后,应对程序卡进行升级以获得新车的数据。诊断仪后面还配有打印机接口。

(2)操作键功用 操作键由一组0~9的数字键和几个功能键组成,用于功能选择。

1)“Q”键表示确认,当显示屏出现某一测试功能,按“Q”键,则进入该功能。

2)“C”键表示取消输入,按这个键可以退出当前的测试状态,退回到上一操作阶段或中断运行中的程序。

3)“HELP”键提供操作信息。

4)“→”键用来向前运行程序或屏幕翻页。

5)“↑”和“↓”键用来上下移动光标,以在列表中选择测试功能,也用于改变匹配设置。

(3)V.A.G1552与汽车计算机连接及操作方法

1)将适配接口一端与V.A.G1552连接,打开位于变速器操纵杆前的诊断插接口盖板,如图1-21所示,将与诊断插口适应的适配接口插紧。

978-7-111-43466-5-Chapter01-24.jpg

图1-20 V.A.G1552及附件示意图

1—显示屏 2—测试线插座 3—诊断仪 4—测试线

978-7-111-43466-5-Chapter01-25.jpg

图1-21 连接V.A.G1552故障诊断仪

2)接通点火开关,但不起动发动机,这时显示屏将显示:

978-7-111-43466-5-Chapter01-26.jpg

按“01”键,进入“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按“Q”键确认。显示屏显示控制单元的标识和代码:

978-7-111-43466-5-Chapter01-27.jpg

各代码含义如下:

800907559 B—控制单元的零件号

1.8L—发动机排量

R4/5V—发动机的结构形式,直列四缸5气门

MOTR—系统标识

HS—手动变速器、AT—自动变速器

D01—程序状态号

Cording 04001—控制单元代码

WSC—V.A.G1552上的维修站代码。

按→键,V.A.G1552进入“快速数据传送”的地址代码选择模式。

978-7-111-43466-5-Chapter01-28.jpg

这时需输入测试控制器的地址代码,用数字键输入一个两位数,这个两位数表示汽车上不同控制器的代码。如果不知道控制器地址代码,可按帮助键“Help”,显示屏上将显示控制器地址代码表。故障诊断仪的地址码见表1-3。

表1-3 故障诊断仪的地址码

978-7-111-43466-5-Chapter01-29.jpg

3)输入控制器地址代码后,按下确认键“Q”,代码及系统名称将显示出来。例如输入01代码,则显示:

978-7-111-43466-5-Chapter01-30.jpg

如输入系统错误,可按修改键“C”后,重新输入代码。

控制器代码表中的“00”代码与其他代码不同,它用来起动自动检测程序:

978-7-111-43466-5-Chapter01-31.jpg

如按下“Q”键,检测仪将顺序地显示控制器地址代码,如果控制器内存有信息,该信息将被显示在屏幕上。此后存储器内的故障码将一个接一个自动显示在显示屏幕上,故障码全部输出完后,结束与该控制器对话,开始转入下一个代码所指的控制器。直到故障诊断仪扫描检测完所有的控制器及故障码,它将返回到初始运行状态。

4)测试功能的选择。通过数字键输入“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地址码“01”,并按确认键“Q”,显示器上将显示:

978-7-111-43466-5-Chapter01-32.jpg

这表示已经进入发动机控制系统,WSC00000表示经销商代号。按下→键,显示器将显示功能代码及功能列表供选择。诊断功能代码见表1-4。(www.xing528.com)

表1-4 诊断功能代码表

978-7-111-43466-5-Chapter01-33.jpg

2.通用型汽车故障诊断仪

X431是元征公司最新一代汽车诊断计算机,采用开放式汽车诊断技术。开放式诊断平台,可与计算机联机,支持随机打印,全中文操作,触摸屏,随机有帮助信息,操作简单易学。

(1)X431的基本结构 解码器X431主要由测试主机、随机外挂打印机、诊断测试盒组成,其外观如图1-22所示。X431的三大件可以分开,它们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作用,可根据需要和配置情况进行工作。除此之外,X431还配有一些进行汽车诊断所需的附件,如测试主线、电源线、开关电源、CF卡、CF卡读写器以及各种测试接头等,配置如图1-23所示。

主机正面有带触摸屏的LCD显示器和开机、关机微动按键。左侧装有CF卡,右侧设有RS-232串口、RJ-45电话线接口、外接键盘接口、耳机接口。主机可单独使用,在它单独使用时,就是一台标准的手持计算机,具备如个人数据管理、游戏等功能。诊断盒担负着汽车诊断的主要功能,可以网上下载升级,不用像以前的解码器那样升级需要换卡。打印机与主机是标准接口相连,用于打印测试结果。诊断测试盒分拆后,可用作PC的上位机进行诊断,也就是说在不用主机的情况下,同PC配合相应的软件也可进行诊断,这种软件可直接从网上下载。

978-7-111-43466-5-Chapter01-34.jpg

图1-22 解码器X431整机结构

(2)X431的使用

1)测试条件如下:

①汽车蓄电池电压应在11~14V,X431的额定电压为12V。

②节气门应处于关闭位置,即怠速触点应接通。

③散热器和变速器温度应达到正常温度(冷却液温度90~110℃,油温50~80℃)。

2)测试基本步骤如下:

①找到发动机的诊断接口。

②找出与该接口相对应的解码器配套接头。

③连接解码器与发动机接口,如图1-24所示。

④接通电源,打开点火开关。

⑤打开解码器电源开关,启动诊断程序,如图1-25所示。

⑥选择车型,确认进入,如图1-26所示。

⑦解码器与发动机ECU对话完毕后,屏幕停留在可操作的主菜单上,如图1-27所示。

978-7-111-43466-5-Chapter01-35.jpg

图1-24 解码器与发动机的连接

978-7-111-43466-5-Chapter01-36.jpg

图1-25 启动诊断程序界面

⑧选择进入“读取故障码”;如有故障码,屏幕将显示故障码,如图1-28所示。

⑨点击进入清除故障码,如图1-29所示。

⑩起动发动机,点击进入“读取数据流”功能,如图1-30所示。

⑪如要读取某项数据,可点击选择。屏幕随即显示所选项目的即时数据,如图1-31所示。点击打印,随机附带的打印机可打出屏幕数据。

978-7-111-43466-5-Chapter01-37.jpg

图1-23 X431配置示意图

1—主机 2—打印机 3—CF卡 4—USB电缆(连接CF卡读写器和计算机) 5—CF卡读写器 6—测试接头 7—电源转接线 8—点烟器线 9—双钳电源线 10—开关电源 11—测试主线 12—诊断测试盒

978-7-111-43466-5-Chapter01-38.jpg

图1-26 选择车型

978-7-111-43466-5-Chapter01-39.jpg

图1-27 主菜单界面

978-7-111-43466-5-Chapter01-40.jpg

图1-28 故障码显示界面

978-7-111-43466-5-Chapter01-41.jpg

图1-29 清除故障码

978-7-111-43466-5-Chapter01-42.jpg

图1-30 读取数据流界面

978-7-111-43466-5-Chapter01-43.jpg

图1-31 所选项目与即时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