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各个维度与网络成瘾倾向总分和各个因素之间都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其中,大学生的积极问题解决倾向、理性问题解决与网络成瘾倾向总分以及各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消极问题倾向、回避型问题解决、冲动型问题解决与网络成瘾倾向以及各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状况可以预测个体网络成瘾倾向。其中,回避型问题解决是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最强有力的预测变量。它与消极问题倾向可以显著地预测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以及网络成瘾倾向;它与冲动-疏忽型问题解决可以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的时间管理因子。另外,不同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说明个体越是能积极、理智地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他们就越是倾向于健康正常地使用网络。相反,个体如果倾向于消极、回避和冲动地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他们越倾向于网络成瘾。这与以往有关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和行为失调,如酒精和药物摄入(EIliott,1997;Godshall,1997)、酒精中毒(Nixon,1992)、病态赌博(Sylvain,1997)等的相关研究一致。另外,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选择沉迷于网络本身就是选择用一种逃避、消极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倾向于网络成瘾的个体在实际生活中倾向于采用逃避、消极或者冲动的方式处理问题,而倾向于采用积极、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个体能够处理和应对自己的问题,因而不同网络成瘾倾向的个体在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各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www.xing528.com)
结合Davis(2001)提出的认知-行为模型来进一步地分析本研究结果。Davis(2001)认为适应不良认知是病理性网络使用发生的充分条件,个体存在的认知症状会加重网络成瘾倾向;而个体的易感素质是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必要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作为一种认知-情感过程可能是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充分条件;另一方面,它可能作为引发个体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易感因素成为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必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