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网络方面的研究发现了网络对人的影响是双面的。Parks和Floyd(1996)发现,个体可以通过网上与人交流获得社会支持,特别是那些害羞、孤立或者是在某些方面残疾的个体。另外,研究也发现,通过网络与人交流也存在有利的一面。Kraut,Patterson(1998)的研究表明网络使用会占据原本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间,网络使用与个体逐渐增加的抑郁情绪和孤独感有关。
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个体社会性的关系研究比较多。研究者关注网络成瘾者的社会交往状况,研究中发现被试由于上网交友而导致更高的社会孤独感和焦虑感。Young(1996)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每星期花40~80小时在网络上的网络依赖者,网络对其生活有负面影响,例如睡眠障碍、持续疲劳、人际关系障碍等。Kraut(1998)通过对73个家庭的169名被试进行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被试上网的最初一两年内,过多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会导致他们社会卷入的减少,同时还会导致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正是这种社会卷入和社交联系的减少影响了个体的社会性发展。
国内的学者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状况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崔丽娟、刘琳(2003)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显著影响了社会疏离感,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谢静波、汪玲(2004)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考察表明成瘾者在人际关系方面与非成瘾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存在更多的社会交往问题。王滨(2006)对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者比非网络成瘾倾向者更容易形成孤独感。个体对网络的依赖性越强,上网时间越长,其社会孤独感也越强。冯承芸、熊敏(2007)对贵州省1497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网络使用的等级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这些研究都表明了网络成瘾会对个体的社交状况产生负面的影响。
另外,研究者发现具有较高焦虑和抑郁水平的人,越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感。Young(1998)指出,焦虑和抑郁的个体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困难,而互联网的特性能让使用者避免体验不良情绪,从而导致无节制地使用。Kandell(1998)特别指出具有社交焦虑倾向的大学生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与他人建立很好的社交关系,很容易转向网络寻求网上友谊。(www.xing528.com)
与之一致,钱怡铭(1999)在谈到哪一类人容易网络成瘾时指出:那些社交焦虑比较严重的人有可能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遇到较多的困难,而网络具有的匿名性,有限的感官接触等特殊性质,使他们在网上社交中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网上社交游刃有余和现实生活中不断遭遇挫折,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最终导致网络成瘾。这一点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证实。
这在实证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国外学者Loytsker和Aiello(1997)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网络成瘾的发生。Young(1998)的研究还指出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网络成瘾发生的原因。
吴汉荣(2006)总结了一些关于网络成瘾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研究,两者的关系密切,其中个体感受到的来自网络的吸引力、男性、母亲、文化程度较高、焦虑性因子、抑郁性因子、社交恐怖性因子是个体对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国内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江楠楠、顾海根(2005)对上海市6所高校370名大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网成瘾的大学生在上网的行为和态度上明显不同于非成瘾的大学生,他们表现出高开放性、社交性、胜任能力和匿名性,并且更认可网络交流的便利性。另外,上网成瘾的大学生比非成瘾的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孤独、抑郁和焦虑的人格特质。周涛(2003)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总分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之间呈极显著相关,社交焦虑越高的大学生其网络成瘾的倾向性越高。王滨(2006)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孤独感各因子与网络成瘾倾向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并且前者对后者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此外,有关网络使用动机的研究表明,人际情感性动机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形成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即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形成病理性网络使用行为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