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档控制技巧,极致动力与经济性

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档控制技巧,极致动力与经济性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自动变速器变速杆位于前进档位时,自动换档控制是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最基本的控制内容。自动换档控制就是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选择最佳时刻换档,即选择最佳的换档车速,以使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最佳。因此,换档控制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控制。电控自动变速器将不同使用要求下的最佳换档规律以自动换档图的形式存储在电脑的存储器中,当使用者选择不同的模式时,电脑会按给定的换档规律进行控制。图6-24 自动换档控制框图

自动变速器变速杆位于前进档位时,自动换档控制是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最基本的控制内容。自动换档控制就是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选择最佳时刻换档,即选择最佳的换档车速,以使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最佳。

最佳的换档车速与节气门开度、变速杆的位置、模式开关的位置有关。最佳的换档车速与节气门开度的关系可用自动换档图来表示(图6-23)。由图中可知,节气门开度越大,升档和降档车速越高;节气门开度越小,升档和降档车速越低,这种规律十分符合汽车的实际使用要求。变速杆的位置和模式开关的位置不同时,对汽车的使用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其换档规律应作相应的调整。因此,换档控制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控制。

978-7-111-42469-7-Chapter06-23.jpg

图6-23 自动换档图

1.不同模式下的换档控制

电控自动变速器在一定节气门开度下行驶到一定车速时,自动变速器电脑会向换档电磁阀发出指令,由电磁阀控制机械滑阀的动作,打开或关闭换档执行元件的油路,从而控制变速器升档或降档。前面讲过,自动变速器的电脑是根据节气门开度和车速信号及存储在电脑内部的控制程序(换档时刻曲线图)选择最佳换档时刻,当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杆或模式开关处于不同位置时,即对汽车的使用有不同要求,换档规律也不同。

电控自动变速器将不同使用要求下的最佳换档规律以自动换档图的形式存储在电脑的存储器中,当使用者选择不同的模式时,电脑会按给定的换档规律进行控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可以使汽车在任何行驶条件下都能按最佳换档时刻进行换档,从而获得最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现代自动变速器一般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倒档由手控阀控制,所以,至少采用两个换档电磁阀才完成有4个不同的ON、OFF组合,故四速自动变速器一般有两个换档电磁阀,其控制过程如图6-24所示,五速及以上自动变速器需用3个换档电磁阀。

一般自动变速器的维修手册都给出一个不同模式下的换档曲线图或表格,它其实是给出该自动变速器在不同模式和行驶状况下的换档点,所谓换档点就是在一定的节气门开度下,自动变速器升、降档的车速范围,这是我们进行变速器路试,判断自动变速器升、降档控制是否正常的依据。

2.重叠换档控制

某些电控自动变速器(如4HP-16自动变速器)内部没有单向离合器,在换档时,如果需放松的执行元件放松过早或待接合的执行元件接合过晚,会造成换档时有空档间隙;如果需放松的执行元件放松过晚或待接合的执行元件接合过早,会使换档执行元件过度磨损。显然,这种换档方式增加了换档控制的难度,要求需放松的执行元件和待接合的执行元件的工作要有一定的重叠,同时,通过调整发动机转矩来使换档更加平顺。(www.xing528.com)

3.“模糊逻辑”控制

目前,一些新款汽车自动变速器取消了换档模式开关,而是采用计算机“模糊逻辑”控制技术,“模糊逻辑”的英文含义是“目标确定得不精确”,电控单元根据以下因素确定最佳换档时刻。

1)行驶阻力。即路面状况,如上坡、下坡、风向造成的不同空气阻力等。

2)行车状况。如车速、节气门位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油温等。

3)驾驶习惯。驾驶人踩下加速踏板,就产生了一个运动参数(如踩加速踏板的深度和变化的速率),模糊逻辑识别出该参数,即能识别驾驶类型,适配出最佳的换档规律,从而按驾驶人的意愿确定最佳换档时刻,这是模糊逻辑控制的关键。

对于采用“模糊逻辑”控制的自动变速器,变速杆在D位时,如果自动变速器电脑检测加速踏板被踩下的深度和变化的速率较低,则会自动选择经济模式,将换档点提前;如果电脑检测到驾驶人迅速踩下加速踏板,则自动将换档点推迟,相当于自动进入动力模式,换档点的推迟量根据节气门开度的深度及变化速率决定。这也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和“动力”模式两条换档曲线被无数条曲线代替,因而对不同的行驶情况和驾驶人反应更灵敏。

978-7-111-42469-7-Chapter06-24.jpg

图6-24 自动换档控制框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