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开始,由海南省资源环境调查院主导,部分地勘系统兄弟单位参与,在石碌矿区及矿区近外围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勘查实践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找矿勘查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矿区深部找矿理论,建立了矿区深部立体勘查模式。
石碌式铁多金属矿床赋存于元古代青白口系石碌群浅海-泻湖相含铁火山-碎屑沉积岩和碳酸盐岩建造中。石碌群自下而上共分为6层,其中铁多金属矿体位于第六层(QnS6),矿体下部为石碌群第1层至第5层的片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岩石组合,其上与震旦系石灰顶组(Zs)呈假整合接触。此外,铁多金属矿体尤其是富厚矿体一般定位于向斜轴部及向斜轴部相互叠加部位,这些位置由于应力相对集中,岩石破碎,裂隙及断层相对发育,含水量大时,构成厚大的低阻层,虽然不利于区分铁矿体,但非常有利于构造形态的圈定。这些矿体赋存的岩层和构造特点使得铁多金属矿体与上下围岩物性差异明显。
根据前期工作成果,石碌式铁多金属矿体具有低阻、中~强磁性、高密度等地球物理特征,而矿区大部分围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石英岩、花岗岩等)的地球物理特征表现为高阻、无~弱磁性、中低密度,矿体与大部分围岩在电性、磁性、密度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圈定区域化探异常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瞬变电磁法(TEM)、磁法、重力等物探手段,可以有效的寻找铁多金属矿。(www.xing528.com)
基于以上充分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条件,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铁矿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创新建立了“石碌式”铁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立体勘查技术模式,既在地质找矿模式基础上,增加高精度磁测(ΔT)、重力异常(ΔG)、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瞬变电磁法(TEM)和化探元素异常组合等“五值合一”部位,是富矿体的产出部位。通过找矿实践工作,在成矿预测和找矿方向上提出了5处找矿重点靶区,在矿区近围提出了2处找矿预测区,在矿区外围提出3处找矿远景区。
通过近8年的理论研究和勘查实践,累计探获铁矿石资源/储量达2亿多吨,钴矿金属量3千多吨、铜矿金属量1万多吨和伴生组分有镍、银、硫等。净增铁矿石资源/储量6千多万吨等。所取得的资源/储量成果已为矿山设计和基建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