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内仅发育中、晚元古界,主要分布在峨文岭、戈枕、叉河、公爱、昌江、什运、吊罗山等处,在屯昌、陵水也有这种古老地层零星出露。岩性以中深及浅变质的砂泥质岩石为主,次为火山岩及碳酸盐岩。自下而上分为中元古界长城系抱板群,晚元古界青白口系石碌群,震旦系石灰顶组。
图2.1 海南岛构造单元分区图
(1)中元古界长城系
抱板群(ChB):区内出露最老的地层,主要分布在峨文岭、戈枕、叉河、公爱、什运、吊罗山等处,在屯昌、陵水也有这种古老地层零星出露。岩性主要由一套中深变质的变质云母石英片岩、长石石英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组成,自下而上分为戈枕村组(Chg)和峨文岭组(Che)。其中,戈枕村组(Chg)岩性主要以黑云斜长片麻岩或混合质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下部为混合花岗闪长岩、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斜长混合片麻岩,与上覆峨文岭组整合接触;峨文岭组(Che)岩性以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为主,夹数层长石石英岩及石墨矿层,与上覆青白口纪石碌群或奥陶系南碧沟组呈断层接触。抱板群是金矿的重要矿源层。
(2)上元古界青白口系
石碌群(QnS):分布范围仅出露于昌江县的石碌矿区。(www.xing528.com)
石碌群由一套浅变质的细粒碎屑岩、碳酸盐岩夹铁矿层组成,共分6层:第1层为红柱石绢云母石英片岩、片理化石英岩、含炭质红柱石白云母石英片岩,厚度大于900 m;第2层主要为蛇纹石化大理岩、镁铁橄榄石大理岩、二透岩化大理岩,其中发现火山凝灰岩,厚度在15~100 m之间;第3层以石英绢云母片岩为主,间夹千枚岩、石英片岩和绿泥石、红柱石斑点石英绢云母片岩及硅质条带,并夹少量火山岩物质,见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厚约300 m;第4层分为两段,下段为石英片岩、石英岩;中部为石英绢云母片岩及千枚岩;上段为石英片岩、石英岩。本层夹少量火山岩,可见不完全干裂及水平层理和微波层理。厚度80~140 m;第5层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片岩类,夹火山凝灰岩及少量硅质岩,可见韵律型水平层理、斜波层理、波状层理,局部可见微斜层理。厚度大于450 m;第6层是铁-钴-铜主含矿岩系,厚度大于800 m。自上而下可划分为3个3段:上段主要由白云岩、含泥质或炭质白云岩(即不纯白云岩)、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组成,夹炭质板岩或千枚岩,含Chuaria-Tawuia(宏观藻类)化石,残余沉积结构发育,但不含其他金属矿产;中段是含铁主要层位,由条带状二透岩(透辉石透闪石岩)、含长石眼球的条带状二透岩、含石榴子石条带的二透岩、条带状二透岩化白云岩或白云质铁英岩及铁质千枚岩或铁质砂岩组成,局部夹火山凝灰质岩、石膏和碧玉等,中夹赤铁矿(局部含磁铁矿、假象赤铁矿)多层;下段是重要的含钴铜岩性段,以二透岩化白云岩、白云岩和条带状二透岩为主,夹硅质岩、石英绢云母片岩等。
石碌群第6层是富铁矿及钴铜矿的含矿层位,以大型富铁矿著称于世的石碌铁矿床即赋存于该层中;在铁矿层下部尚有中型钴矿床及小型铜矿床。
(3)上元古界震旦系
石灰顶组(Zs):仅出露于昌江县石碌矿区。
石灰顶组由一套浅变质的砂泥质岩石组成。以含赤铁矿石英砂岩、石英岩、赤铁矿粉砂岩为主,间夹泥岩、硅质岩,与上覆早石炭世南好组及下伏石碌群呈不整合接触。
石灰顶组局部含1~2层含锰赤铁矿层,是石碌大型富铁矿床的次要含矿层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