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安逸生活中的酒,来自距今4000年的陶器

四川安逸生活中的酒,来自距今4000年的陶器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四川人的安逸生活中自然少不了酒。东汉画像石《酿酒》不过,巴、蜀两地的酿酒业或者是各自独立肇起的,说不上谁影响谁。这当中的陶器,最早的距今约4000年。这些酒器诞生的时代,相当于中原的春秋时期,亦即蜀国的杜宇王朝时期。东汉画像《羊尊酒肆》据考察,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川酒发祥地,大都分布在四川盆地以内,而且沿着盆周山区底部边缘形成一个U字形分布地带。

四川安逸生活中的酒,来自距今4000年的陶器

在四川人的安逸生活中自然少不了酒。酒是一种非常奇特而美妙的饮料,世界上几乎没有不饮酒的民族。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对世界酿酒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而特殊的贡献。而四川酿酒,历史悠久,素有名“酒之乡”的美称。

华阳国志·蜀志》载:“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这表明,在开明五世时,古蜀国在礼乐文化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建立起一套为巩固国家政权所必需的宗庙祭祀制度。此处专讲“以酒曰醴”,说明酒在古蜀国社稷宗庙中的重要性。把酒统称为“醴”,并不是说这时古蜀国才有醴酒。事实上古代蜀国酿酒历史悠久,蜀人早就能够酿酒了。

又据《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与古蜀国相邻的古巴国,早就有“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这样的酿酒诗。那时的巴国、蜀国分别居四川地域的东部与西部,但交往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巴人善酿酒,古蜀人也自然会酿酒。

东汉画像石《酿酒》(新都县出土)

不过,巴、蜀两地的酿酒业或者是各自独立肇起的,说不上谁影响谁。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古蜀酿酒历史十分悠久。举世瞩目的广汉三星堆遗址,埋藏着许多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历史文物。在数以千计的珍贵出土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陶器、青铜器属于酒器,如盉、觚、觯、瓮、罍、钵、尊、爵等。这当中的陶器,最早的距今约4000年。青铜器的年代,则相当于中原的商、周之交,距今约3000年。

1959年和1980年,在彭州竹瓦街发现了两处相距仅10米远的青铜器窖藏,共出土40件铜器。其中酒器12件(罍9件,尊1件,觯2件),兵器28件(戈18件,戟3件,矛1 件,钺5件,锛1件)。可以推测,这些青铜器的主人,可能是古代蜀国一位喜欢饮酒的武士。据专家考证,酒器中的两件觯,分别有“覃父癸”“牧正父己”铭文。[1]其形制、纹饰与殷器完全相同,很可能是蜀人通过战争或交换而得到的殷器。而酒器罍则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其中有两件蟠龙饕餮纹罍器,最宽腹在器中部,类似圆壶。器盖上蟠有一龙。器身密布云雷纹、蝉纹、弦带纹、牛首纹、象纹、鸟纹、饕餮纹、夔纹等,几乎包括了中原地区殷周之际常用的纹饰。这些酒器诞生的时代,相当于中原的春秋时期,亦即蜀国的杜宇王朝时期。

考古工作者还在四川其他地区发现大量商周至战国末期的酒器,包括陶器、漆器和青铜器,其中既有盛酒器,又有饮酒器。这足以说明上古时期巴蜀地区酿酒业的发达和饮酒之风的盛行。

古代蜀地酿酒业的昌盛,固然与得天独厚的水性、土质和气候条件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农业的发展。蜀地农业发展很早,到了殷周之际,成都平原就已盛产水稻等各种栽培作物。《华阳国志·蜀志》说“杜宇教民务农”,说明在杜宇时代,采取了某些改革措施而推动了蜀国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增多,才能为酿酒提供丰富的原料,因而才有酿酒业的兴旺发达。

四川的酒文化内容厚重,历经数千载而不衰。在司马迁笔下的司马相如卓文君爱情故事(见载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文郡当垆”、相如“涤器于市中”,讲的就是这对才子佳人于临邛(今邛崃市)闹市中开酒店的逸事。这条至今还令人津津乐道的趣闻表明那时开酒店是很时兴、很热火的事业,亦说明蜀地酒文化的氛围很浓郁。因为卓文君“当垆”的故事,唐朝诗人李商隐剑南东川节度使幕下当判官时,为审理案件到成都出差,上街喝酒,见到当炉的多为女流,于是写诗说:“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杜工部蜀中离席》)因为这个故事,邛崃有了据说是汲取文君井井水而酿造的“文君酒”,至今仍是名酒。

东汉画像《羊尊酒肆》(彭县出土)(www.xing528.com)

据考察,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川酒发祥地,大都分布在四川盆地以内,而且沿着盆周山区底部边缘形成一个U字形分布地带。这个U形地带的外圈西起广元、江油绵竹都江堰、邛崃一线,向南经过乐山、犍为、宜宾、泸州、合江,然后向东延伸到重庆市的涪陵万州云阳;它的内圈西起绵阳、德阳、广汉、成都、彭山、眉山,南过荣县、自贡富顺,东连合川、广安、渠县乃至达州,构成一条逶迤千里、十分壮阔的经济链条。更为有趣的是,如果从泸州、合江两点通过叙永、古蔺和赤水、仁怀,把川酒分布与贵州西北部赤水河流域的黔酒分布连接起来,于是,在祖国大西南的地图上,伫立着一只标准的高脚大酒杯:以赤水河流域的酱香型酒茅台、郎酒等玉液琼浆为坚实的底座,高高托起浓香型泸州老窖特曲、宜宾五粮液、成都全兴大曲、绵竹剑南春以及各种黄酒、果酒、啤酒、滋补酒等系列名酒。从历史的角度看,不用说,这是对巴蜀数千年酒业史与酒文化悠久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今天的贵州赤水河流域在《华阳国志》中属南中地域,入宋以后长期归于四川治下。

川酒文化从历史中走来,延至近现代,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的历史文化值得一说。

五粮液产于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这里水质纯净,适宜酿酒,素有“名酒之乡”的美誉。唐代诗人杜甫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在戎州所写的《宴戎州相使君东楼》诗中有“重碧拈青酒,轻红臂荔枝”句。据《叙州府志》记载,宋朝王公权用三种原料造“荔枝绿”酒:“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于六物,三危露以为味,荔枝绿以为色。”文中“六物”即六种粮食。明代,对采用多种谷物酿酒也有记载。《本草纲目》第二十五卷《谷部》中说:“秦、蜀有咂嘛酒,用稻、麦、黍、秫、药曲,小罂封酿而成,以筒吸饮。”1929年,这种以谷物酿成的酒被改名为“五粮液”。

泸州老窖特曲是真资格的“老窖”,包括营沟头在内的陈年酒窖池竟达10086口,经国家轻工部组织来自全国的有关专家考察,认定其中百年以上老窖池有1619口,其中4口老窖的建成时间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这是世界酿酒史上的奇迹。所以,“泸州老窖”宣称拥有我国建造最早、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老窖池群,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窖”。 [2]据考察,泸州老窖特曲始创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所产曲酒已闻名遐迩。泸州老窖特曲素以“醇香浓郁,清冽甘爽,回味悠长,饮后尤香”的独特风格,闻名古今

剑南春酒产于四川绵竹,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绵竹县早在唐代就有闻名遐迩的名酒——剑南烧春,为皇族贡品。唐代中书舍人李肇所撰《唐国史补》卷下记载了开元至长庆年间(公元713—824年)的天下名酒:“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旧唐书·德宗本纪》亦记载德宗李适继位当年(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曾罢“剑南岁贡春酒十斛”,这是唯一载入正史的作为宫廷御酒的四川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延续下来的唐代名酒。相传李白为喝此美酒曾在这里竟把皮袄卖掉买酒痛饮,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佳话。当代的剑南春前身为绵竹大曲酒,创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

全兴大曲原由“福升全”烧坊(在成都东门外大佛寺附近的水井街)于元末明初烤制(一说始酿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即1786年),初命名为“薛涛酒”(因取用邻近薛涛井之水酿制)。清道光四年(1824年)移址成都暑袜街,更酒坊名为“全兴成”,改薛涛酒为全兴酒,1951年改建为成都酒厂,生产全兴大曲。进入21世纪,由于跨国企业帝亚吉欧与上海糖业烟酒集团先后控股,全兴大曲遂成为中低端酒,新兴的水井坊酒则成为高端酒。

水井坊酒的命名得益于1998年成都全兴股份有限公司改造水井街厂房时发现的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的遗址。其呈“前店后坊”布局,延续六百余年从未间断生产,是我国现今发现的古代酿酒作坊和酒肆的唯一实例,有力地佐证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烧酒》中“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之”的观点。此考古发现被考古界、史学界、白酒界专家认定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整、最古老、最具有民族独创性的酒坊,并被国家有关部门誉为“中国白酒第一坊”[3],又被誉为“中国白酒的一部无字史书”。由于它填补了我国酒坊遗址专题考古的空白,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成都水井坊遗址老烧坊蒸馏器基座(图下部环形处)

郎酒产于古蔺县二郎滩镇。该镇地处赤水河中游,四周崇山峻岭,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甘甜,人称“郎泉”。酒因取郎泉之水酿酒,故名“郎酒”。古蔺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酿造历史,初以小曲酿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曲酿酒,取名“四沙郎酒”。郎酒以酒液清澈透明、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入口舒适、甜香满口、回味悠长等特点誉满中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