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它的创立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天师——张陵。张陵创立的道教被称为“五斗米道”或“正一道”。作为创教祖师,后世道书对其生平和创教事迹有着远较正史更为丰富详细且充满神异色彩的描述。据《汉天师世家》《神仙传》等道书记载,张陵(后改张道陵)字辅汉,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据说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人。一日,其母梦神人从北斗魁星中下降并授其香草,衣服居室异香四溢经月不散,其母感而有娠,于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夜生张陵于吴天目山。张陵出生之时,黄云覆室,紫气满庭,充满着神秘祥和的色彩。张陵从小就聪慧颖悟,喜欢研读《道德经》并通晓其意,对于天文、地理、谶纬之书皆能贯通,对于三坟五典的古代典籍皆有涉猎,从其学者有千余人。张陵后入太学,博通五经,25岁时,以“直言极谏科”拜江州(治所在今重庆江北区)令。不过心慕长生、志趋大道的他终归与官场缘浅,没多久就辞官归隐,于洛阳北邙山修炼长生之术。朝廷闻其才学名声,欲征其为国所用。章帝时即征其为博士,他称疾不起。和帝继位,征其为太傅,并封冀县侯,他皆不为所动,三诏不就。
张陵拒绝了朝廷的征召,带领弟子王长周游四方,修炼长生之道。二人来到江西贵溪县龙虎山(当时还叫云锦山),修炼九天神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龙虎山之名由此而来。后世天师道也把龙虎山视为其祖山。曹操招降张鲁以后,天师道的一支就回迁龙虎山继续传衍,时至今日,宗脉未绝。后来,道法日益精进的张陵愈感“世道失宁,妖厉不戒”,而自己于世无益,未立分毫道功;又听闻巴蜀沴气成灾,且蜀人淳朴敦厚,容易教化;况蜀中多名山,利于修道,因此携弟子不辞辛苦,跋涉千里,由河洛入蜀,来到大邑鹤鸣山。
张陵在鹤鸣山造作道书,精修道法,其至诚之心感动了太上老君。老君于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上元夜亲自降临鹤鸣山,并让其建立二十四治,分别命仙曹主掌世人罪福生死,并告之今蜀中鬼神各据其所,人鬼不分,命其统一治理,分别人鬼。为使其顺利完成“任务”,老君特赐他道教的符箓经文、斩邪雌雄剑、都功印、二仪交泰冠、通天玉简等重器,命其代天为师,替天行道,斩妖除魔,造福百姓。时值蜀中鬼怪横行,百姓凄苦。传说当时青城山有鬼城鬼市鬼众,且各有鬼帅带领,为百姓之大害。张天师与之多番大战,大败鬼卒,并于青城山皇帝坛下订立盟约,使人处阳明,鬼处阴暗,违者必诛!由此才有了青城山的安宁。西城白虎饮人血以人为祭,天师召而戒之。梓州有大蛇,鸣则山谷震,嘘气则中者死,天师诛之。陵州有毒龙、神女危害百姓,天师驱除毒龙得盐井,并以计策将神女诱入井中以法术令其永做井神,从此陵州百姓得以免除祸害。
李远国教授认为,这些离奇的传说,曲折地反映了张陵吸取改造当时巴蜀氐羌的原始巫教,创立中国道教的历史事实。所谓“鬼魔龙虎”,即是指古代巴蜀地区的土著氐羌族的巫师。[1]
张陵扫荡蜀中群魔,使蜀中恢复了宁静,“于是百姓翕然,奉事之以为师,弟子户至数万”。此后,张陵又建立了二十四治以更好地统领教区民众,并设立“祭酒”一职分领各教区。张陵在各教区带领弟子、民众开山修路,发展生产,百姓争先恐后随其清整道路、挖掘河道。惠利百姓的同时,张陵也治民有术,利用百姓的羞耻心,建立制度,不施刑法。比如百姓如遇疾病,都要把自己有生以来犯过的罪过写在纸上,然后扔到水里,与神明盟约永不再犯;再犯则死。于是百姓们就记住这条制度,生病时就要把自己的罪过都交代出来,一是为了使病能痊愈;二是由此产生羞愧心,不敢再重犯,因为惧怕天地神灵而改过自新。从此以后,凡有罪过者,都改恶向善了。
东汉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张陵在鹤鸣山羽化,其所创立的天师道自此汇入中华民族跌宕起伏的历史洪流之中。(www.xing528.com)
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其孙张鲁先后继承其事业,道门中人称张陵为“天师”,张衡为“系师”,张衡为“嗣师”。经过张陵祖孙三代的努力,天师道在川北、川东和汉中发展迅速,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汉中政权。
对于天师道在蜀地汉中的发展稳固做出极大贡献的是张陵之孙张鲁。张鲁起初投身益州牧刘焉帐下。史书说其母“有姿色”“兼挟鬼道”“往来焉家”。凭借其母同刘焉的密切关系,张鲁顺利得到刘焉的信任。随后,刘焉任张鲁为都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领兵攻打汉中太守苏固;灭苏固后又截断斜谷道,杀害朝廷使者。张鲁顺利拿下汉中以后,又杀掉张修,兼并其部众。刘焉死后,刘璋因张鲁不听其调遣,杀掉张鲁母亲及家室,张鲁以此为契机摆脱刘璋在汉中割据,并夺取巴地,将汉中、巴地连成一片,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地方割据政权。
张鲁在汉中的统治,因袭天师道旧法且有增益。张鲁自称“师君”,前来学道者,初称“鬼族”,后号“祭酒”。“祭酒”各领部众,领部众多的称为“治头大祭酒”。“祭酒”算是天师道的基层管理者。由此建立起从祭酒到治头大祭酒再到师君的金字塔权利结构。张鲁在汉中教民诚信不欺诈,凡有病者,则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可以宽恕三次,三次后再犯则加以惩处;如果有小的过错,就命其修路百步以为惩罚;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禁酗酒。同时,张鲁还设立义舍,放置米肉于其中,凡路过者皆可取食;但腹饱则可,若贪食则令鬼神使之生病。张鲁的治理颇有成效,史书记载“民、夷便乐之”。在张鲁治下,汉中地区相对安定,成为许多灾民逃亡的首选地。史书记载,韩遂、马超之乱以后,有数万流民进入张鲁治地,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势力。
汉末,朝廷自顾不暇,力不能征,遂封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贡献而已。民有地中得玉印者,群下欲尊鲁为汉宁王。鲁功曹巴西阎圃谏鲁曰:“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子,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势足斩断,不烦于王。愿且不称,勿为祸先。”张鲁从之。不过,张鲁的保身之策最终还是未能持久。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征汉中。张鲁愿降,但其弟不肯,以数万众拒守阳平关,为曹大败。张鲁遂降曹。因张鲁本有降意,又将府库宝物尽数封存,曹操便封其为镇南将军、阆中侯。张鲁降曹后,大量天师道道众随其北迁,天师道的势力遂发展到北方;后又进一步发展到南方,继续扩大其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