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以及“西风东渐”萌生的新因素,中国文学逐渐地具有了“世界”视野:在表现符号体系上开始逐渐地通俗化和白话化;在思想内容的表现上,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意识渐渐浓郁;文学体式方面,传统的格律诗词逐渐消隐,小说戏剧逐渐成为文坛主流形式。面对西洋文化的影响加剧,京城、成都、重庆等地四川文化人组织“蜀学会”,创办《蜀学报》《蜀报》《四川》等刊物,借以重造中国文化。廖平学术生涯“六变”创造轨迹和学术思想,影响着康有为、梁启超等的“变法”理论并作用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也成为“五四”时期吴虞、郭沫若等新文学作家的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思想前提,并开了现代“新儒学”的先河。廖平的《诗学质疑》与《四益诗说》等文学理论著述、宋育仁的《三唐诗品》以及新闻学传播思想等,都呈现着近代中国文化嬗变期的鲜明特征。
巴蜀近代文学的最初构成,就由京都“同光诗坛”中蜀籍诗人赵熙与林山腴、维新派杨锐与刘光第的诗文创作、旅日留学生邹容、雷铁崖、吴玉章等的“反满革命”文学,还有状元骆成骧为代表的成都“五老七贤”诗文,以及巴蜀竹枝词与民间创作等为主要内容。赵熙与林山腴以及成都“五老七贤”还有留日学生群体的反满革命作品,继续沿着传统诗、词、文的路子行进;邹容、李宗吾、刘师亮、吴虞、曾兰、李劼人等则开始着“由雅趋俗”的文体变革和新思想宣传的尝试。汪辟疆在论述晚清全国诗坛情况时指出:“近代诗家,可以地域系者,约可分为六派: 一湖湘派;二闽赣派;三河北派;四江左派;五岭南派;六西蜀派”,“今蜀中诗人之卓然自立者,并能本山川之灵秀,发轶世之清辞”。[1](www.xing528.com)
荣县人赵熙是京都“同光诗坛”重要作家与“西蜀派”代表人物,诗、词、文、戏剧等创作,都以鲜明的特色和精美的艺术风格,以及充满时代特征的情感书写,卓然而立。其作品多汇录于《香宋词集》(1917年)、《香宋诗前集》(1956年)等。富顺人宋育仁于1897年创办四川的第一份现代型报纸《渝报》,介绍世界政治经济新潮,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他出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副使),考察西方政治、经济、工商业、社会和思想文化,在回国后撰成《法意钞案》。他《三唐诗品》论述唐代诗作的研究著述。其著作有《问琴阁文录》《问琴阁诗录》《哀怨集》等。此外,这一时期集辑行世的川人作品有骆成骧的诗文集《清漪楼遗稿》、徐炯的《霁园丛书》、吴之英的《寿栎庐丛书》、刘咸荥的《静娱楼诗文存》、方旭的《鹤斋诗存》、顾印愚的《顾印愚诗集》、顾复初的《顾复初诗文集》等,都是沿着传统格律行进的旧体文学。灌县羌族文人董湘琴著有《百花潭诗集》《腕腴精舍词赋》等,其长篇歌行体记游诗《松游小唱》,语言通俗、行文畅达,写景状物叙事,极富形象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