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历史上政治最为混乱和黑暗的时代之一。由刘焉、刘璋父子割据的四川,文化教育已经衰敝,史书说是“丧乱历纪,学业衰废”。这种状况,直到刘备集团入蜀建立蜀汉,国家政务由丞相诸葛亮所掌管、处理后才得到改观。
《三国志·尹默传》载:“先主定益州,领(益州)牧,以(尹默)为劝学从事。”劝学从事这一官职仅见蜀汉所置,具体负责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的安排。可见,刘备集团入蜀伊始,即针对蜀中文化教育衰敝的情况,着手于整个益州教育的恢复和学校的开办了。经过几年的努力,蜀中各级学校已普遍恢复开办。《三国志·先主传》载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时官员们劝刘备称帝的“劝进表”,其中竟有张爽、尹默、谯周三人共同担任劝学从事这一官职,这在历史上是鲜见的,这说明当时对教育十分重视。由于州郡各级学校迅速恢复开办,主管教育的劝学从事若仅一人难以适应,故而需同时设置三人。
正是因为蜀汉统治者尤其是诸葛亮对教育的重视,使仅处西南一隅,在三国中最小最僻远的蜀汉国,在教育与文化方面都有所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诸葛亮作为丞相而身体力行,不仅在学校教育上有成果,而且在自身修养、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四川最早的系统的“家训”就是诸葛亮留下的。
诸葛亮对子女的严格教育一直为后代感佩。他的《诫子书》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4]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诸葛亮是以政治家的胸襟、远大的眼光,要求子弟从修身养德做起,苦志成学,将来做一番事业的。他特别告诫子弟不要虚度年华,否则到头来后悔莫及。诸葛亮这通书中的一些话,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等,为后世人当作座右铭来传诵。
诸葛亮还写有《诫外甥书》,文中有“志当存高远”“绝情欲”“忍屈伸”等句,意为从小要树立远大志向,有了明确目标,虽然身在浊世也可以出淤泥而不染,终成大业。
诸葛亮塑像(在成都武侯祠)
诸葛亮不仅口头上这么说,也要求子弟在行动上这么去做。诸葛亮早年无子,过养其兄诸葛谨之子诸葛乔为继子。诸葛乔娶了皇家闺秀,拜为驸马都尉。可是,诸葛亮却不让他安荣乐贵,平步青云,不但平常教育他俭朴度日,立志成学;就是外出打仗,也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和诸将子弟“宜同荣辱”, 在山谷中做运输工作,一道过艰苦生活,经受锻炼。可惜这位经诸葛亮精心培养的继子在25岁时就去世了。当时亲生儿子诸葛瞻已出生,诸葛亮对他也从不骄纵,时时关注幼子的成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直到死的那一年,还写信给他在东吴的兄长诸葛瑾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但是,纵观诸葛瞻一生的作为,特别是在蜀亡时能阵战身殉,应该说还是成了“器”的。更可贵的是,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亦同时壮烈牺牲。无怪乎后世对诸葛祖孙“三世忠贞”赞叹不已。
诸葛亮一生忧国治家,严于律己。《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在生前给后主刘禅的一通表文中,谈到他的家庭和个人生活时说: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这可以说是四川,也是中国最早的“官员财产公示”。诸葛亮在表中说他家在“成都有桑八百株”云云,是指在占领益州之后,用刘备赐给他的那笔钱所购置的一份产业,一家人就靠此过活。至于他自己在外任职,并没有过多的开销。诸葛亮不因身居高位而随意增加私产这一点,为历代特别称颂。《三国志》本传称诸葛亮死后,“如其所言”。
在诸葛亮这种公忠体国的思想和作风影响下,蜀汉任事的官吏多能廉洁自律,从而在蜀汉军政界出现了一个廉洁群体。董和参与机要二十多年,忠勤治事,死后家无余财。尚书令刘巴身自清俭,不治产业。蜀郡太守杨洪忧公如家。邓芝做将军二十多年,素俭作风不变,不敛私财,乃至妻子不免挨饿受冻。大将军费祎雅好节俭,家不储财,对待子女极为严格,不让摆将军公子的架子,让他们布衣素食,出入步行,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继任者姜维忠于职守,好学不倦,清素节俭,住宅简陋,资财无余,不娶小妾,不置声乐,饮食节制,从不浪费,堪称蜀中楷模。
四川最早的家训、家风来自诸葛亮,而影响中国近千年的《官箴》则来自后蜀的孟昶。
后唐应顺元年(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半年后孟知祥病死,第三子孟昶继位为帝。
孟昶继位时只有16岁,史称其“好学为文”,《十国春秋·后蜀二·后主本纪》载他批评因荒淫而失政的前蜀皇帝王衍说:“王衍浮薄而好轻艳之词,朕不为也。”他在继位之初,很有一番旰食宵衣、励精图治的精神,尤其是在得到花蕊夫人之后。花蕊夫人的才思帮助和激励他做了不少闻名于历史的政绩。孟昶实行的扫除权臣,安定内部,阜财节用,起用才士,整饬官箴,发展经济等政治、经济措施的成效是显著的。(www.xing528.com)
在孟昶的前期政绩中,最值得提说的是他为整饬吏治而著《官箴》,颁刻于全国衙署。其箴为: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安绥。
政在三异,道在七丝。驰鸡为理,留犊为规。
宽猛所得,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赋舆是切,军国是资。
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为民父母,罔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
孟昶的这首《官箴》,最早见载于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成都人景焕所作《野人闲话》一书,以后又为宋人张唐英《蜀梼杌》、洪迈《容斋随笔》所载,亦见载于清人吴任臣的《十国春秋·后蜀二·后主本纪》。其虽然只有96字,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它是封建统治者对廉政的公开倡导,十分难得,故有人将孟昶的《官箴》称为“廉政公告”。
《官箴》文中有典故四例:“三异”是指因施行德政而出现的三种祥瑞——害虫不犯境,鸟兽受教化,儿童有爱心;“七丝”指七弦琴,意为国泰民安,可以“鸣琴而治”。换言之,天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不必多加操心,就可以治理好国家。“驱鸡”一语即孟昶把“御民之方”比作赶鸡,主张缓急宽严要适度,过急过严会导致鸡飞,过缓过宽则会导致散漫。“留犊”典出三国故事——魏国的时苗带着一头牛到淮南寿春县上任,后来这头牛生了小牛,时苗离任时执意留下牛犊,他以为牛犊是“淮南所生有”,应是寿春县的财富,不应自己占有。由此可见其居官清廉。
孟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自己提出的“官箴”能以身作则,践行不苟。为以通下情,广开言路,体恤民瘼,他还建立了“匦函”制度,即在公共场所设立铜铸的“匦”箱,号召民众检举贪官污吏,鼓励人们朝廷施政的得失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孟昶曾采良家女子以充后宫,民间惊忧,枢密副使郭保贞谏以不可。他欣然接受,当即下令放归民女。
后来宋朝虽然灭了后蜀,但北宋皇帝对孟昶这首《官箴》却极为推崇。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录出(一说为宋太祖录出)《官箴》原文中的“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16字,颁行天下,作为警戒官吏清正廉洁的《戒石铭》。这16字的意思是:官员们所领的俸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百姓们虽然好欺负,天理却难以容忍。
16字的《戒石铭》被刻石立于各郡县官署“厅事之南”,凡坐堂理事,即可见其16字,“使守令僚佐,触目惊心”,“自修操检,勤政爱民”。宋哲宗亦曾御书《戒石铭》赐郡县。南宋的宋高宗也推崇《官箴》,绍兴二年(1132年),他诏令要求将黄山谷所书16字的《戒石铭》“置之座右”,“以为晨夕之戒”。
两宋以后,《戒石铭》遍布全国各州县流传日广,成为名言警句。明朝朱元璋称帝后,明令各府州县俱立“戒石”于衙署堂前并建亭保护,故有“戒石亭”之称。到了清代,因戒石亭居甬道正中出入不便,遂改为牌坊,架在甬道之上。牌坊无定制,大多是四柱三门的木牌坊或石牌坊,故又称为“戒石坊”。乾隆《武安县志》记载的衙署图在大堂前则标有“触目惊心坊”“圣谕坊”“天语坊”等名称。尽管名称不同,其目的都是起警示作用,以进出熟规,铭记不忘。
据说,旧时地方官在上任时,要在戒石铭下举行祭拜仪式,并带领僚属宣读戒石铭内容。戒石铭的设立,对为数不多的奉职守法的官吏,也确实起过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