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文化简史:盐火井出现时间

四川文化简史:盐火井出现时间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封苑火井”在哪里呢?其实,用“火井”熬煮卤水,让“火井煮盐收倍利”是蜀人的创举。成都人扬雄于出蜀前的汉成帝永始二至三年间作有《蜀都赋》,其中有“铜梁金堂,火井龙湫”句,这里的“火井”,大概指的是今邛崃火井镇的“火井”。东汉墓中多次出土盐井画像砖说明那时的“火井”煮盐已很普遍,也说明扬雄《蜀都赋》“火井”之说不虚。

四川文化简史:盐火井出现时间

在四川盆地,地下不仅蕴藏有大量的盐水,还有大量的天然气;天然气、石油往往和盐卤伴生在一起,贮藏于地下的不同深度。凿盐井,不仅会发现可以煮盐的卤水,也会大概率地发现可以燃烧的天然气,即“火井”;古人往往是通过开凿盐井而发现天然气,这种盐井称为“盐火井”。既然汲卤煮盐需要大量的燃料,那么可以燃烧的气体被用来煮盐是太正常、太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关于四川以外的“火井”,较早的记载有东汉班固的《汉书·郊祀志》:汉宣帝神爵元年,“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在《汉书》的《地理志》中,班固又自注:“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也。”

汉宣帝神爵元年为公元前61年。“天封苑火井”在哪里呢?郦道元水经注》卷三《河水》引东汉应劭《地理风俗记》说:“圁阴县西五十里有鸿门亭、天封苑、火井庙,火从地中出。”鸿门、圁阴均位于今陕北神木县与内蒙古接壤处。

不过,从上述记载看,四川之外的人乃把天然气的燃烧看作是神灵显示,并未加以利用,更不用说与煮盐相结合了。

其实,用“火井”熬煮卤水,让“火井煮盐收倍利”是蜀人的创举。一般认为,真正把天然气当作能源加以利用的明确记述首见于西晋张华的《博物志》,说的就是古称“临邛”的今成都邛崃市。张华《博物志》卷二说:“临邛火井一所,从(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热。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以家火即灭,迄今不复燃矣。”

随着盐井的深凿,埋藏在地下含量丰富的天然气自然得到了开发和利用。晋人左思《蜀都赋》有“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之句,这是古人对四川火井的着意描写,可见当年火井之盛。唐人刘良《蜀都赋注》说:“蜀都有火井,在临邛县西南。火井,盐井也。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许,隆隆如雷声,烂出通天,光辉十里。以筒盛之,接其光而无炭也。”文中提到用竹筒盛装天然气很奇特,类似于今天的储气罐或者天然气管道。从这些资料,我们至少可知,在晋代前,成都人民就已将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用火井中的天然气来熬煮盐井中的卤水。

东汉画像砖《盐井》(郫县出土)

晚明科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第五卷《井盐》记载说:“西川有火井,事甚奇。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

将《天工开物》的记载译为现代文,即是:四川西部有一口火井,事情非常奇怪。那口井的水居然是冷的,绝对没有热气。不过用剖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用曲管接到锅底正中,再往里倒入盐水,只见热烘烘的,水立即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它,竹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没有看见火花,却起到火的作用,这真是世界上少见的奇怪事情!

张华《博物志》写于西晋,它的记载还不是天然气使用的最早资料。成都人扬雄于出蜀前的汉成帝永始二至三年间(公元前15—前14年)作有《蜀都赋》,其中有“铜梁金堂,火井龙湫”句,这里的“火井”,大概指的是今邛崃火井镇的“火井”。(www.xing528.com)

在四川成都东汉墓中,多次出土盐井画像砖,例如1954年成都羊子山、1980年郫县(今郫都区)、2014年邛崃花牌坊的出土。

井盐的生产,需先凿井取卤,而后设灶煎制。成都羊子山、郫县、邛崃花牌坊出土的画像砖都有相似的画面。它们形象地再现了东汉时期蜀地的自然生态和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画面上群山耸立、植被繁茂,其间歇息着禽类和哺乳动物,还有猎人追射的场面。左下角盐井上高矗着井架,架分两层,每层各有二人正用滑车和吊桶汲卤;右下角放置一灶,下有四根管排列,灶上有五口大锅,灶前一人正烧火熬盐;井架和灶间架有枧筒,盐卤经枧筒至灶上的大锅内;山麓有两个运盐者背负盐包行进。

这些画像砖的内容,可以用作汉代四川临邛等地开发利用天然气来煮盐的证明:画像砖上灶门处并排的直通锅底的管子,输送的应该是天然气,其置于盐锅下供燃烧用以煮盐。

东汉墓中多次出土盐井画像砖说明那时的“火井”煮盐已很普遍,也说明扬雄《蜀都赋》“火井”之说不虚。

治《华阳国志》集大成者任乃强先生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这样说:“(临邛)火井场,公元前二世纪时曾出火井。盖作陂池盐井者掘出天然气。……此说明两千年前我国巴蜀地区已能利用天然气,载此科学奇迹的历史文献,甚可珍贵。”[1]公元前2世纪是西汉前期。我们认为,蜀人利用天然气的时间或许比之更早。

我们来看《华阳国志·蜀志》关于临邛县的记载:

临邛县 郡西南二百里。本有邛民。秦始皇徙上郡民实之。有布濮水,从布濮来合火井江。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光,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气然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有古石山,有石矿,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因置铁官,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山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故王孙赀累巨万亿,邓通钱亦布天下。王孙女文君能鼓琴。时有司马长卿者,临邛令王吉与之游王孙家,文君因奔长卿。汉世,县民陈立,历巴郡、牂柯、天水太守,有异政。陈氏、郑氏为大姓冠盖也。

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讲历史地理部分,乃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从古蜀—秦—汉—三国讲到晋。根据这条脉络,常璩“临邛县”下所记之事,不用说,汉文帝以降自是汉代之事;汉文帝以前,包括古蜀有邛民,秦代移民于此,布濮水、火井江,临邛有火井等事应为汉之前事。这里面也许就有秦代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