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冰穿广都盐井:四川文化简史

李冰穿广都盐井:四川文化简史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说李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他受到川东盐泉溶于水涌出地面而成盐水的启示,推测到盆地下层会有盐卤,遂有“穿广都盐井”之举。关于李冰开凿广都盐井诸陂池的具体操作情况,虽然在《华阳国志》中没有记录,但由“诸陂池”之意,可推测当时所穿凿盐井只是一种浅井。而汉宣帝地节三年,则有一次大规模“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的生产活动。

李冰穿广都盐井:四川文化简史

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古人将其称为“食肴之将”“百味之祖”。长期以来,它都是历代王朝须臾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由朝廷专管专营。远古时代的巴蜀人所需之盐,主要来源于川东地区。但川西、川南区在漫长的地质结构演变中,也沉积下数万年的盐质,而且含盐层距地面并不远,从而为井矿盐的开采发掘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川东地区在地质变化中,其岩盐层逐渐被地下水溶解,从山麓间涌出地面便形成盐泉。战国时代,盐泉相继在奉节云阳、开县、忠县、巫溪(今均属重庆市)等地发现。不过,在一段较长时期内,川东夔巫地区属于楚国辖制。秦惠文王之时,秦国的战略目标是先征服巴蜀,再乘胜东进入楚统一全国。可是,当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征服了巴蜀后,巴东盐泉还在楚国手中,尚不能解缺盐之急。于是,秦国蜀郡的第二任(或说第三任)郡守李冰便自己来解决。

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说李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东迳广都县,……李冰识察水脉,穿县盐井,江西有望川原,凿山崖度水,结诸陂池,故盛养生之饶。”

将《华阳国志》与《水经注》对勘,可知“识齐水脉”当为“识察水脉”。这里的水脉,不仅是河流走向,也包括地下盐水,即盐卤矿脉走向。四川盆地数百万年前是内陆湖,地下蕴藏有大量的盐水。那时的川盐开采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多依赖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使他能够辨识到蕴藏有盐卤矿的地脉。他受到川东盐泉溶于水涌出地面而成盐水的启示,推测到盆地下层会有盐卤,遂有“穿广都盐井”之举。广都县治位于今成都市的双流区境。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五引《益州记》称,汉广都县东南有盐井:“官有两灶,二十八镇,一日一夜收盐四石,如霜雪也。”广都盐井的具体位置,大致在今龙泉山脉南侧,即今双流区籍田镇和仁寿县交界的高家场。

关于李冰开凿广都盐井诸陂池的具体操作情况,虽然在《华阳国志》中没有记录,但由“诸陂池”之意,可推测当时所穿凿盐井只是一种浅井。根据成都羊子山和邛崃市(古临邛)花牌坊等地汉墓先后出土的画像砖和有关汉代盐井的史料,可证实早期开凿的盐井都是大口浅井,其特点是井口(径)大,“纵广三十丈”,其小者亦能容一人下至井底猫身作业;井身浅者数丈,深者不过数十丈;井壁裸露,一般尚无固井装置;吸卤采用滑轮、绞盘等简单提升工具。在历代史籍中记载较多的陵州古盐井,大体代表了这种原始井型。(www.xing528.com)

关于李冰开凿广都盐井的记载,是四川,也是我国有文献以来最早的开凿盐井的记录。虽然不能肯定凿井取盐是李冰首创,但四川的井盐业在这以后才大大发展起来,使四川成为两千多年来国内的重要产盐区,则是无可争辩的。

李冰开凿的大口浅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揭开了中国井盐开发史的序幕。自此以后,全川各地相山识脉,凿井采卤活动此起彼伏,相继生产出井盐。秦代,四川开凿盐井有三个县;到了汉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四川产盐地区不但扩大到十余州县,而且还出现了在一地区内大面积凿井的现象。据《华阳国志·蜀志》的记载,汉安县(今内江西)就“有盐井鱼池以百数,家家有焉”。而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则有一次大规模“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的生产活动。当时四川很多富商因开凿盐井致富。据《汉书·货殖传》及《华阳国志》记载,西汉成帝年间(公元前32——前7年),成都罗裒“擅盐井之利”,“赀至巨万”;川东临江县(今重庆忠县)大开盐井,为“一郡从仰,其豪门亦家有盐井”;川西广都县“大豪冯氏有鱼池盐井”;什邡县“杨氏为大姓,美田有盐井”……

大口浅井采卤技术一直持续到北宋时期。也就是说,李冰创造的凿井汲卤煮盐法,延续了120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