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盘山古羌人及四川文化简史

营盘山古羌人及四川文化简史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营盘山遗址还发现了多座墓葬及殉人坑,其中两具骸骨十分完整。研究者大多认为,营盘山文化居民属于古羌民族,他们与后来长期居住于成都平原的四川人在血缘上相通。它的发现证明,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岷江河谷,有许多依山傍水的高原坡地、平坝与草场,是古羌民族进行农耕与放牧牛羊的好地方。由此看来,无论是史前营盘山文化,还是历史时期的三星堆—金沙文化,其活动主体都应该是古羌民族。

营盘山古羌人及四川文化简史

在巴蜀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在活动。1951年3月修筑成渝铁路九曲河大桥时,考古工作者便在资阳县(今资阳市)城西流入沱江的九曲河(河口一段称黄鳝溪)中发现了一块较为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属老年女性个体,其基本特征与现代人相似, 但也还有若干较原始的性状。它后来被命名为“资阳人”。科学测定表明,“资阳人”属于距今3万年的晚期智人。它是否历史时期一直居住在巴蜀地域的四川人的直接祖先呢?这尚待进一步研究。不过,许多考古工作者、历史学家和民族学专家倒比较认同古羌族(或言古氐羌族)是四川人的先祖。较早主张此说的任乃强先生认为,上古西南的大部分民族以及西北各民族都是居住于古康青藏大高原(包括今四川甘孜、阿坝两个自治州、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全部地区)的古羌支派。古羌族是亚洲最早创造牧业文化和进入农业生产的民族。古史记载中关于“神农生于姜(通羌)水”“黄帝长于姬水”“昌意降居若水”“青阳降居江水”“禹生于石纽”等传说所涉地段,在远古都属于古羌地域。他们向东经甘肃、陕西进入中原,“与土著的华族杂处,共同发展农业,从而孕育中华文化”。他们向东南从岷山而下,循岷江河谷进入四川盆地,进入成都平原,并在这一“进入”过程中形成蜀族。[1]

按照学界的主流看法,岷山—岷江河谷应该是古蜀先民的地望,也可以说是古蜀文明的一个主要发祥地。一个可以作为佐证的历史现象是:位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的古蜀人墓葬,都十分奇怪地一律为西北—东南方向成坑成址。这可以说是古蜀人灵魂不死而溯迁徙路线返归故里观念的体现。《华阳国志·蜀志》讲,秦昭襄王时代的蜀守李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去岷山湔氐县(治今松潘县西北)视察,在“两山对如阙”叫作天彭阙的地方恍惚看见有许多鬼魂精灵络绎不绝地从成都平原方向经过这里,去到岷山深处。《蜀王本纪》也提到天彭阙鬼魂过往的情况。这说明,在古蜀人的认识里,湔氐县天彭阙(又称天彭门)是他们从人间返归天国的通口,是“送魂”的关口。古蜀人魂牵梦绕的天国,就是给他们生命、哺育他们成长的岷山群峰与岷江水系。

2000年到2003年岁末,考古工作者在茂县营盘山濒临岷江东南岸的三级台地(位处龙门山主峰九顶山的山脊)上发现距今5500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包括彩陶与染有朱砂的石块在内的各类文化遗物近万件,其器物已有较为细致的专门化的手工业分工,如彩陶器、玉器分工。彩陶器具有明显的马家窑文化风格。一般认为,马家窑彩陶文化是古羌人在距今五六千年时于黄河上游地区创造的。营盘山遗址还发现了多座墓葬及殉人坑,其中两具骸骨十分完整。据考古工作者的调查推算,在营盘山遗址1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应分布有近6万座规格和形态各异的石棺葬,年代主要属春秋战国时期。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营盘山遗址周围发现数十处年代大致接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包括距今6000年的波西遗址及距今4500年的沙乌都遗址。研究者大多认为,营盘山文化居民属于古羌民族,他们与后来长期居住于成都平原的四川人在血缘上相通。

营盘山遗址人殉坑(www.xing528.com)

营盘山遗址陶人面像

营盘山遗址彩陶罐

营盘山遗址地处藏羌彝走廊的核心地带。它的发现证明,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岷江河谷,有许多依山傍水的高原坡地、平坝与草场,是古羌民族进行农耕与放牧牛羊的好地方。他们在这里生产、生活繁衍,形成长江上游面积最大、时间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大型中心聚落(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时候,它们有可能将中心逐渐南移,在成都平原建立起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中心的文化聚落;并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开创了古蜀人的成熟文明——三星堆—金沙文明。由此看来,无论是史前营盘山文化,还是历史时期的三星堆—金沙文化,其活动主体都应该是古羌民族。古羌民族应是后来一直居住于成都平原的古蜀人的祖先,也可以说是古代四川人的祖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